字词 | 4.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风沙侵蚀危害面积大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4.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风沙侵蚀危害面积大 4.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风沙侵蚀危害面积大全省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据陇东、陇中发掘的古文化遗址证明,甘肃系我国黄河上游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首先是滥垦、滥伐,使林、草被覆面积日趋缩小,加上陡坡开荒(全省25°上的坡耕地占总耕地的78.2%)加重了水土流失。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依靠农民组织起来的力量,几乎年年植树种草,或封山封沟育林,并开展了以治山治水为内容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壤改良活动,在土水林草资源的保护和治理上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不少地方的治理速度仍未赶上流失速度,单项的点上的治理抵不过面上的破坏,地力下降和生态恶化的危机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据甘肃省农业资源调查统计,全省土壤侵蚀面积3 961.25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7.2%,其中水力侵蚀主要在黄河、长江流域的河东地区,侵蚀面积1 734.87万公顷,占总侵蚀面积的43.8%;风力侵蚀主要在内陆河流域的河西地区,侵蚀面积2 226.39万公顷,占侵蚀总面积的56.2%。各种侵蚀面积的地区分布状况见表1-1-5。全省水侵输入河流的泥沙总量年均5.79亿吨,内含氮、磷、钾1 300多万吨,为全省年化肥施用量(折纯)的3.46倍。尤为严重的是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4%。全省水蚀治理程度还不到1/4。另据科研部门的调研资料,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全省东北部腾格里、巴丹吉林、毛乌素三大沙漠南移和流沙再起的面积达2 000万公顷,使沙漠边沿的耕地日渐减少,草原沙化面积达20%以上。全省荒漠风沙土总面积已达328.8万公顷。中科院兰州沙漠所的科研资料证明,在沙化面积中85%以上是由滥垦、过牧和采樵引起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是全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表1-1-5 甘肃省土壤侵蚀状况构成 单位:万公顷
☚ 3.土地资源与其他资源条件的组合不协调,集约化程度低,土地生产能力不高 (二) 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析评价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