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涵义
4. “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的涵义
关于这两个概念,我国理论界没有进行大规模讨论,有些观点的分歧也不十分显著。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管理”是“管理科学”要达到的目的。管理只有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才能成为科学。因此,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存在两门独立的“管理科学”或“科学管理”学科。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科学管理是指管理活动本身的特征,而管理科学则是理论化、概念化、范畴化、规律化了的科学管理,管理科学是经过提炼了的理论结晶,因此,具有指导意义。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是由“管理”和“科学”这两个概念构成的,就其内容来讲,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科学管理”,实际上指的是泰罗创立的“泰罗制”管理方法。泰罗制在创立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大量的科学性试验和研究,第一次把科学应用到管理领域,其中包括了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工人的选择与培训、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职能管理、例外原则、协调劳资利益等八方面的内容,其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科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之一,即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综合应用于管理活动之中的一门新兴科学,它与行为科学构成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管理科学是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种观点认为,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是管理学科发展的两个阶段,“科学管理”是资本家力图用最“科学”、最“合理”的方法来管理生产过程,以达到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目的。科学管理不能说是真正科学的,只不过在管理过程中局部地采取一些科学方法而已。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达到真正的科学管理,这是由管理科学的二重性决定的。管理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科学管理。因此,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是管理理论从经验判断到系统化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四种观点是通过对管理科学发展阶段的描述引伸出来的,基本上类似于第三种观点,只不过更明确地认为,科学管理与管理科学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它所采用的方法论不同。众所周知,管理理论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德国的韦伯、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等人的古典管理理论开始的,在他们的著作中,管理的原则、要素、职能和体系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才第一次得到系统的说明。这一阶段称为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以本世纪行为科学与管理理论密切结合为标志的; 第三阶段是以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管理理论迅速融为一体为显著标志。只有第三阶段的管理理论才成为管理科学,因为它有了完整的体系、先进的方法论。在此之前的一切管理理论,均属科学管理的范畴,可以这样说,只有采用了“三论”的管理理论,才最终使科学管理转变为管理科学。
☚ 3. 什么是管理 5. 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划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