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3.质量充实阶段: 农民生活温饱有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3.质量充实阶段: 农民生活温饱有余

3.质量充实阶段: 农民生活温饱有余

从1984—1996年,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在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进入了以建筑房屋和购买新兴消费品为中心内容的质量充实新阶段。此间恩格尔系数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1985年首次达到50.0%,随后逐年下降,到1988年降到历史最低点46.9%,接着又出现回升,到1993年上升为58.4%,随后又降到1996年的52.3%。与数量补偿阶段不同,在这个阶段,农民消费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 消费结构变化加快,消费选择性增强,不但要求一定数量,而且要求一定的质量。
(1)从食品消费来看,基本特点是“饱中求好”。在粮食消费中,粗粮消费进一步减少,细粮消费保持基本稳定,其他高质量食品消费则持续增加。1996年,人均食用油消费量达到5.03千克,比1984年增长58.4%; 蛋类为3.62千克,增长1.2倍; 奶及奶制品为0.31千克,增长3.8倍; 鱼虾为2.01千克,增长4.7倍; 牛羊肉为0.69千克,增长1.1倍。更为重要的是1987年全省农民人均日摄入热量首次突破10 032千焦,它标志着河北农民营养状况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到1996年农民人均热量摄入量达10 906千焦,比1984年增加1 095千焦。从热能营养素的来源看,植物性食物提供的热能占92.6%,动物性食物提供的热能占7.4%,比1984年又提高了1.5个百分点; 脂肪摄入量为53.1克,蛋白质摄入量为66.4克。虽然比前一时期有所增加,但与合理标准对照仍有相当差距。
(2)农民用于衣着支出增加,所占消费比重下降。1996年,人均衣着支出为133.58元,比1984年增加104.55元,增长3.6倍,所占比重由1984年的11.9%下降为1996年的9.5%,下降了2.4个百分点。从衣着消费结构来看,在棉布消费量减少的同时,化纤布的消费量也由数量补偿阶段的急剧扩张变为下降趋势; 成衣率由20.1%上升为52.0%,增加了31.9个百分点。衣着消费的主要变化是: 由追求 “穿暖”变为追求“穿好”。毛料套装、皮衣、羽绒服、金银珠宝等在衣着支出中占到一定比例。
(3)建房投资在经过1985—1988年迅速增加之后,于1989年开始趋于下降,直到1996年才有较大增长。1984年,新建房屋农户比重为6.3%,人均住房支出为34.58元; 到1988年,新建房屋农户比重上升为9.2%,人均住房支出为80.98元,分别增加了2.9个百分点和46.40元。随后建房热开始降温,新建房户比重和住房支出逐年下降,直到1996年新建房户比重趋升,住房支出大增。这时的住房质量显著提高,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1.43平方米,比1984年增长49.5%; 砖木; 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所占比重达92.2%,比1984年增加了8.6个百分点。
(4)高档耐用消费品逐渐进入农民家庭,“老四大件”逐步趋于饱和,“新四大件”逐渐趋于兴旺。1996年,百户农民拥有电视机由1984年的5.29台上升为1996年的108.64台,其中彩色电视机由1985年的1.24台上升为1996年的36.21台; 电冰箱从无到有,1996年百户拥有12.88台; 洗衣机由0.92台上升为47.31台; 电风扇从1.62台上升为124.40台; 照相机由1985年的0.24架上升为2.17架; 缝纫机由62.13架上升为87.95架; 自行车由119.46辆上升为196.88辆; 收录机由1.13台上升为36.57台。
经过1985年以来的质量充实,河北农民总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由低水平的温饱进入到温饱有余的阶段,并有36.2%的农户已达到小康收入水平。

☚ 2.数量补偿阶段: 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基本经验 ☛
000249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