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甜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3.甜菜 3.甜菜辽宁甜菜从1958年开始种植,面积较小,单产较低。80年代前平均面积0.57万公顷,单产只有6 960公斤。“六五” 以后全省甜菜面积及单产逐年提高,“七五”期间平均1.9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1.8万公斤。“八五” 时期已达到2.6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1.99万公斤。1996年总产达到59万吨,与1991年同为总产历史最高水平。此期间,单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科技种植水平的提高。甜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建平、阜新、彰武、昌图、康平等县。其中建平县从1994年开始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县,并于1997年末列为国家甜菜生产基地县。 ☚ 2.烤烟 4.芦笋 ☛ 3.甜菜 3.甜菜甘肃种植甜菜历史悠久,但作为制糖原料栽培只有二三十年。产地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陇东和临洮、临夏地区也有成片种植。由于河西地区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种植的甜菜含糖量高达18—19度,超过世界上甜菜平均含糖量2—3度。全省种植面积1965年前仅0.02万公顷,70年代中和80年代面积扩大,1993年全省种植2.37万公顷,总产104.6万吨,平均每公顷44.1吨。 ☚ 2.棉花 4.大麻 ☛ 3.甜菜 3.甜菜甜菜分布于甘肃河西及中部的灌溉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仅有零星种植,从1958年开始发展,到1959年全省种植0.86万公顷,总产达到7.23万吨。1962—1965年,因灾害等原因,面积、总产均大幅度下降。文革期间,为了给黄羊河糖厂提供原料,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76年最高种植面积达到1.2万公顷,总产达到8.7万吨,但每公顷产量却只有5.7吨。单产比1958年下降了50%。甘肃省的河西及黄河沿岸的白银地区是全国甜菜最适宜的产区,含糖量多年均在16%以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充分发挥甜菜优质高产的资源优势,彻底解决甘肃省长期存在的吃不上糖的问题。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首先调整作物布局,把甜菜产区集中在河西,改变过去“满天星”全省各地普遍种植的办法。1980年由甘农大从内蒙引进“工农2号”甜菜优良品种,并于1980—1982年由省农业厅、农科院、黄羊河糖厂协作,在金昌双湾开展甜菜万吨公社试点、示范工作。试点三年,大见成效,全双湾甜菜总产达到2.25万吨,增长5.6倍,单产由20.4吨提高到39.28吨,提高92.3%,全省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33吨。1992年,全省甜菜种植面积扩大到2.13万公顷,总产94.22万吨,每公顷产甜菜44.2吨。完全满足了省内武威、酒泉、张掖三个大型糖厂(日耗甜菜各1 500吨),金塔、民勤两个小型糖厂(日耗甜菜各500吨)对甜菜的需要,实现了全省食糖自给有余。 ☚ 2.油料 4.烟叶 ☛ 3.甜菜 3.甜菜青海甜菜有糖用与饲用两种,主要分布在民和、乐都、平安、化隆、循化、尖扎、贵德、共和、西宁及海西地区。1958年在香日德农场试种33公顷,平均每公顷单产33 850千克。 ☚ 2.胡麻 4.药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