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3.改革开放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3.改革开放时期

3.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2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责任制,农村的变革,活跃了农村经济,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根据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实行倾斜政策,14年间对农业投入的资金达61.61亿元,比前两个时期之和还多39.87亿元,占43年农业投入总额的73.92%,占这一时期财政总支出564.71亿元的10.91%。其中用于兴修水利、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发展乡镇企业、造林灭荒及扶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的资金占32.56亿元,比前两个时期之和还多20.03亿元; 用于农业事业单位人员机构正常经费的资金占29.05亿元,比前两个时期之和还多19.85亿元。
这一时期,广西各级财政部门确定了必保的投入:一是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二是集中资金,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三是将从农业上征收的部分税再返还农业,进行全面的农业综合开发;四是兴修水利,建设农村小水电站;五是支持乡镇企业建设,以及在畜牧、水产、林业方面大幅度增加投入。

☚ 2.“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财政对农业投入体制与管理 ☛

3.改革开放时期

3.改革开放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集镇文化中心蓬勃兴起。至1985年,全省建成乡(镇)文化中心1 374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70%。这些文化中心均是依靠乡(镇)集体经济力量建立起来的,有一名乡(镇)领导和文化站长分别担任管理委员会正副主任。一般配备一定规模的文化设施,如电影院、录像放映室、书报阅览室、展览室、游艺室、宣传橱窗、球场等,有一支文艺宣传队。有的还自办小型工厂或商店。
1984年恢复省、市群众艺术馆10个,县、区群众艺术馆79个,青少年宫89个。1986年,在乡(镇)文化中心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省建立农村俱乐部、文化室等业余文化组织4万多个。
1995年,全省有群众艺术馆12个,职工398人,县、区、乡文化馆110个,职工1 894人,乡、镇文化站1 482个,集体经营的文化站1 163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 583个,农村文化俱乐部(室)1 561个,图书室3 748个,文化户16 280户,民间职业剧团175个,群众业余演出团(队)1876个,民间零散艺人6 170人。农村电影放映单位2 081个。全省县、区文化馆共举办展览765次,组织文艺活动2098次,举办各类艺术科普培训班1 001次,结业人数3.67万人,录像放映12.74万场,观众人数524.2万人次,收藏文物2 868件,藏书47.51万册。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基层文化组织的普遍建立,现代都市文化正在迅速向农村集镇延伸和拓展。如现代电影放映、录像放映、卡拉OK音乐茶座等,在广阔的农村集镇时兴起来。电视机、放像机、收录机、游艺机等现代化文化娱乐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县、乡、村级的家庭演唱会、个人书画展、盆景展、摄影展、花卉展时有出现。
农村文化的兴起和艺术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艺术开始跨省、进京、出国交流。1984年,张家港兆丰文化中心的文艺宣传队进京汇报演出;1987—1989年,南通民间艺术团、常熟董浜乡农民铜管乐队先后进中南海演出;金坛市农民刻纸、苏州农民摄影作品到北京展出;邳州、如东、六合、睢宁等县的农民画、儿童画出国展览。1985—1990年间,全省有40件群众文艺作品获全国一二等奖和国际金奖。1991—1995年,有80件群众文艺作品获全国金牌、银牌、铜牌和国际金奖。

☚ 2.“文化大革命”时期   二、农村民间习俗及民俗节日文化 ☛
000305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