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3.底栖生物分布特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3.底栖生物分布特点

3.底栖生物分布特点

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以黄骅岸段海域最高 (31.22克/平方米),代表种软体动物为15.81克/平方米 (如毛坩、蛏、蛤、螺等)占53.9%; 棘皮动物生物量为8.08克/平方米(如蛇尾、海参、海胆、海星等),占27.97%; 甲壳动物的生物量为3.70克/平方米 (蟹、虾等)占12.81%,其他数量极少。秦皇岛岸段海域底栖生物量次之; 乐亭、滦南岸段海域生物量贫乏。
底栖生物量大小,除受底层海水温度影响外,与底质条件关系密切。淤泥底质的底栖生物量最高,如黄骅、海兴县岸段海域的底栖生物量为31.22克/平方米; 营养盐来源广的秦皇岛岸段泥沙相间的海域,底栖生物量为29.54克/平方米; 底质黏硬或由粗沙粒组成底质的海域(乐亭、滦南县岸段)底栖生物量偏低 (约8.48克/平方米)。
此外,由于底栖生物多为鱼、虾、蟹等所摄取的饵料,因而底栖生物量随鱼虾秋后外泛或游入深水而有回升的趋势。
总之,河北岸段浅海水域范围宽广 (指滦河口以西岸段),海底平坦,每年有大量泥沙输入,饵料十分丰富,属营养型海域,生产潜力大 (73万吨/年),是海洋生物回游、索饵、产卵、繁殖的天然场所。具有重要价值的经济鱼类有黄鲫、鳀鱼、孔鳐、斑等; 软体动物有日本枪乌贼、曼乐无针乌贼; 虾蟹类有对虾、毛虾、白虾、虾蛄、三庞梭蟹、日本鲟等。
此外还有文昌鱼、毛蚶、文蛤、青蛤、兰蛤及海参、扇贝等,只要有计划地贯彻养殖与采捕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更新和调节海域生态平衡,生产潜力十分可观,有待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利用。
土地是由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因素组成并具有生产特性、立地构型的自然综合体。河北省海岸带土地资源的立地条件,岸段差异明显。为此,在开发利用时一定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发挥各岸的资源优势;在经营上贯彻 “一业为主,综合开发利用” 的方针,在布局上贯彻适当集中的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体三方面的利益,以适应各岸段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特点,适应我国现阶段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发展水平,做到一定程度的专业化、区域化。

☚ 2.浮游生物及其分布规律   第五节 生物资源 ☛
000237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