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缓慢发展阶段1966—1976年
在“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影响下,先是贯彻“六·二六”指示,这期间,把省、市(地、州)及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中,约占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20%的技术骨干下放到农村。医学院校被拆散,到农村成立“分校”,影响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还有防疫和妇幼卫生管理不善,疾病流行,新法接生率曾一度下降。
70年代中后期,卫生行政机构逐步恢复。仍坚持以农村卫生为工作重点。1973—1976年,4年时间,卫生事业费共支出2.58亿元,1968年至1976年,8年时间卫生基本建设投资为4074.7万元,这些经费大部分投到农村,重点用于农村乡(镇)卫生院设备的改造和更新,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这对于改变农村卫生面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左”的政策严重束缚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疗水平仍然比较低下,不能适应农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人民群众的健康得不到应有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