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 税收的形式特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 税收的形式特征

2. 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收区别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剥削阶级国家的税收都具有这种“三性”特征。社会主义税收是否也具备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个问题,早在1956年,王亘坚和王传伦两同志曾经分别在《人民税务》第13期和第16期中首先提出肯定性观点,直到1980年,《财政研究资料》组织第一次公开讨论,仍有人表示赞同。学术界至今观点不一,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表现为所有税收的共性,社会主义税收也不例外。因为: (1) 国家行使征税权凭借的是国家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 并且,国家征税的意志又以税法形式规定下来,对征纳双方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所以,社会主义税收的强制性突出表现为它的刚性和法律约束性。(2)就征纳双方的关系看,国家征税无需向纳税人支付报酬,税款也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因而社会主义税收分配是无偿的。(3) 国家征税之前一般预先规定征税的对象、课征的数量或比例以及纳税时间,在税法不变的情况下,国家不得多征,纳税人不得少纳。因此,税收分配又具有固定、稳定和连续的特点。(4)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特征是同社会主义财政收入的其他形式相比较而存在的,其中只有税收同时具备以上“三性”特征。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剥削阶级国家税收的固有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税收的本质特征则应体现为人民性、合理性和经济决定性。人民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决定了人民是为自己的国家,从而也是为自身利益向国家纳税,提供积累,不可能产生剥削阶级国家税收的那种强制与被强制的关系。合理性是指根据社会产品扣除原理,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表面上税收课征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但它是在更全面、更集中、更有效地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给纳税者予以补偿。经济决定性是指按照生产和分配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在税种的增减、税率升降以及减免税等方面适应经济情况的变化,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保持相当程度的灵活性。因此,社会主义税收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固定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就税收一般而论,笼统提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失之片面,全面理解税收形式特征应当是强制性与自觉性相结合,无偿性与返还性相结合,固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理由是: (1)税收在剥削阶级国家表现为强制性,但在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单位,特别是参与国营企业收入的分配,不存在政治权力强制,相反,社会主义纳税人向国家履行纳税义务应当表现为自觉性。(2)就国家取得收入的角度看,税收分配是无偿的,但就社会主义财政分配的全过程看,税收分配却具有返还性,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就整个税制来看,税收并不固定,而是处于经常调整和变化之中。所谓固定性只有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才有相对意义。
第四种观点承认社会主义税收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但否认具有无偿性特征。认为社会主义税收虽然不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但国家通过税收取得的财政收入最终都会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税收具有返还性。

☚ 1. 税收的概念   3. 税收的本质 ☛
000003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