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2.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 2.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古代虽有一些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但多数用于保护野外建筑设施。民国时期虽然也提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但没有具体措施和行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河北省政府早在50年代发布了 《河北省护林暂行办法 (草案)》和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护林防火的决定》以及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通知、指示,规定野外火源管理、入山检查、火灾扑救、火灾报告、设施建设实行首长负责、部门单位具体抓,各项预防扑救措施得到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到60年代,中央和河北省进一步加大了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的力度,在设施上建设了一批瞭望台、检查站,割打、翻耕了几百公里的防火隔离带。在宣传上采用各种宣传形式,扩大宣传面,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管理上强调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抓防火,林业部门负有重要责任。规定凡烧毁有林地面积333.33公顷以上的林场,林场场长一律撤职处分。“文化大革命”时期,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基本上处于没人抓、没人管,设施设备没人搞,就连火灾统计都不全,整个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到了80年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以后,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加强了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增加了投入,在严格火源管理的同时,狠抓了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1988年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下发以后,在领导上普遍实行了行政领导负责制,增强了各级领导对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宣传上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的防火意识,把宣传工作作为森林防火第一道工序来抓。在火源管理上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的方针,严格火源管理,对关键节日、关键地段、关键人员死看死守,坚持依法制火,严厉打击野外违法用火,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大检查,实施行政、经济、法律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措施。在火灾扑救上,平时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遇有火情能迅速出动,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在设施建设上,以 “四网两化” 为目标,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1987—1996年,仅河北省政府投入森林防火资金达2 000多万元,加上地市配套,全省用于森林防火建设资金近4 000万元,建立了131座瞭望台,购买了600余部通信电台,购置了362辆防火车,开设了193公里的防火隔离带,购入了1 031台风力灭火机和几万把二号扑火工具。基础设施的改善使森林防火的预防和扑救综合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 1.森林防火组织 3.森林火灾情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