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农林牧副渔业内部各业协调发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2.农林牧副渔业内部各业协调发展 2.农林牧副渔业内部各业协调发展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 首先是从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开始的。1983年以前,全省每年种草种树分别只有10万公顷左右,由于实行划分“三荒地”,将陡坡地退耕还林还牧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1983年种草19.06万公顷,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又猛增到34.6万公顷;造林面积1983年14.6万公顷,1984年达到22.4万公顷。这种大发展的势头一直持续到1986年。从1987年起,种草种树继续坚持,保持正常速度。种草种树面积大幅度增加,不但促进畜牧业发展,而且林业也突破了单纯做为保护性的生态措施,向商品性、多功能演变。与此同时,一向薄弱的副业和渔业日益受到重视,发展也很快,在大农业内部的比例都逐步提高。1978年,林、牧、副、渔四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47%、18.14%、3.54%和 0.01%, 1992年分别提高到3.98%、28.30%、5.83%和0.15%,种植业产值比重则相应从75.84%下降到61.74%。产生的相关效果是: ☚ 1.种植业内部作物结构,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提高经济作物比重 3.农村第一二三产业齐发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