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8.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8.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

28.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

主要有五种观点。一种是一般的提法,认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有五条: (1)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3)旧式分工的存在,城乡、工农、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三大差别还存在。(4)劳动还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5)人们在精神、道德上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理由是: (1)城乡、工农差别是所有制上的差别,它限制了按劳分配规律的作用范围,不是按劳分配的决定因素。旧式分工使生产力不能迅速提高,因而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但也不是决定按劳分配存在的客观依据。劳动差别和谋生手段是以往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现象,也不能作为按劳分配规律的客观条件。(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又是决定分配的物质基础。目前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只能实现按劳分配,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所以必须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理由是: (1)产品的分配原则始终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转移的,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2)社会主义确立了公有制,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共同劳动,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只能是按劳分配。
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决定的。理由是:(1) 社会主义虽然废除了私有制,但劳动力仍然属于劳动者个人私有。社会要使用这种劳动力,必须要支付报酬。按劳分配就是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实现形式。(2)如果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一样属于公有,那么劳动也应属于公有,分配消费品就不需要以劳动为尺度了。
第五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原则的存在不能用劳动力所有制来解释,只能从社会的角度来论证。理由是: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存在劳动力所有制。所谓劳动者以拥有劳动力的所有权获得收入,社会以获得劳动力的使用权而支付报酬的论点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的,是对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地位的贬低和否定。(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运用生产资料进行联合劳动,进而共同分配劳动产品。但由于旧式分工,三大差别存在,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社会产品不够丰富等原因,只能以劳动作为分配的尺度。可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加上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条件,才是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3)把劳动力看成是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势必得出国营企业职工的劳动力是商品的结论。实际上,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没有任何权利把自己的劳动技能作为私有财产向社会提出任何要求。所以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只能从社会的角度加以论证。

☚ 27. 社会主义竞争与竞赛的区别   29. 什么是按劳分配的“劳” ☛
000001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