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我国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原因
27. 我国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由不足转向相对过剩,又由过剩转向供应紧张,出现了波动的发展态势。粮食生产为何不稳定?对其原因的分析有如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条件差。特别是一些地区水利设施遭到破坏以及为粮食生产的服务工作没跟上等原因,更加剧了这种不稳定状况。
另一种观点认为,粮食生产不稳定不在于生产领域,而在于流通渠道不畅,国营商业和收购部门对粮食采取“多了砍,少了赶”,使农民卖粮难,造成粮食生产的不稳定。
第三种观点认为,粮食生产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粮价过低,“谷贱伤农”,农民在考虑比较利益的条件下,宁可务工、经商,不愿种粮,致使一些地区土地荒芜,从而造成粮食产量下降。
第四种观点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对国家是贡品,对城市居民是福利品,对于灾区和贫困地区是救济品,而始终没有真正成为具有灵活的商品化刺激的商品。这样一来,对粮食生产者来说,粮食得益少,抑制了粮食供给的扩大; 另一方面从城市消费者来看,粮食是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因而也抑制了需求弹性的扩大,从而造成在粮食短缺总背景下,供给不足与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供给相对过剩的状况交替出现。
☚ 26.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28. 粮食问题的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