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旱
春旱农业气候指标见表1-2-1。
表1-2-1
类 别 | 时 段 | 降水总量 | 影 响 |
旱作 春旱 | 桂南 桂北 | 2月 3月 | <30毫米 | 播种期间 水分不足, 影响下种 |
水稻 春旱 | 桂南 桂北 | 3月下旬至4月中旬 4月 | <130毫米 | 插秧用水 不足 |
广西春旱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水稻春旱频率由桂西南至桂东北逐渐减小。百色地区和南宁、钦州两地区西部及南宁市出现频率在80%以上,其中百色、田阳两县(市)高达100%;河池地区、柳州地区南部、南宁地区东部、钦州地区南部出现频率为60%-80%;玉林地区和柳州地区中部为40%-60%;柳州地区东南部、桂林地区南部和梧州地区大部分为20%-40%;其余地区小于20%,其中桂林地区东部基本无春旱。
春旱的年际变化。自1957—1980年的24年间,水稻春旱可划分三个时期:
❶1957—1964年为大范围春旱期(共8年),其中1960年有91%的县发生水稻春旱;
❷1965—1970年为局部春旱期(共6年),受旱县数在50%以下,其中1965年仅有8%的县出现水稻春旱;
❸1971—1980年为中等程度春旱期(共10年),各年出现水稻春旱的县数占总县数35%-72%之间。
旱地作物春旱逐年变化有三个特点:
❶1957—1959年,1967—1968年,1978—1980年为基本无旱期,发生旱地作物春旱的县数不足总县数的20%;
❷1960—1966年为轻、重干旱交替出现时期,即一年普遍干旱(50%以上的县旱)、一年基本无旱(旱县不超过20%);
❸1969—1977年春旱范围相对稳定在总县数的26%—6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