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扫除文盲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扫除文盲教育

1.扫除文盲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青海农牧民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经济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全省文盲人数高达9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各地纷纷举办了冬学、识字班、读报组,掀起了农牧区扫盲教育的高潮。仅3年时间,全省就有137 000余人参加了“冬学识字”运动。“一五”期间,全省农牧区经济稳步发展,扫盲教育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除扫盲外,还办起了一批业余高小、业余初中教育班,有178000余人接受了包括扫盲教育在内的各类成人教育。“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全省扫盲教育也随着当时形势的发展,呈现出了极不平衡的趋势。 1958年, 全省有167000余人参加扫盲,307 000人参加业余高小, 10 000余人参加业余初中学习。 1960年后的三年困难时期, 扫盲教育处于停顿状态。 1964年后, 扫盲教育逐步恢复, 参加扫盲人数50 300余人。 “文化大革命” 时期, 扫盲教育遭到了严重破坏, 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新的文盲急剧增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农村经济的日益好转, 全省城乡呈现出了学文化、学技术的热潮, 扫盲教育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83年, 全省有116 000人参加了扫盲学习。1984年以后, 扫盲教育、农牧民文化技术教育稳步发展。 省人民政府把提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作为振兴青海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纳入社会发展规划。 1987年省政府颁布了 《青海省扫除文盲工作条例》, 1990年发布了 《关于加强扫盲工作的指示》, 1995年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颁布了 《关于在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决定》, 各级政府成立了由主管负责人为组长, 教育、 文化、共青团、妇联等单位组成的各级政府扫盲领导小组, 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扫盲教育的发展。 1988年, 省财政以人均0.1元的基数, 建立了40万元的全省扫盲基金。 1995年起, 每年列支专项30万元、 城市教育费附加20万元用于补助全省扫盲及农牧民的文化技术教育, 使全省农牧区的扫盲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 《青海省扫盲教育工作条例》颁发以来, 全省共组织80余万人 (次) 参加扫盲学习, 经考核验收, 近50万人脱盲, 青壮年文盲人数由1980年的98.5万人下降到1998年的23万余人, 有13个县 (市、 区) 达到国家颁布的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标准, 有8个县达到省颁的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 1994年以来, 先后有7个县获 “全国扫盲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10个单位和18名个人获得 “中华扫盲奖” 和“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和扫除文盲先进工作者”称号。

☚ (四)农村成人教育   2.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

1.扫除文盲教育

1.扫除文盲教育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 陕西省人口中文盲率为17.6%, 高出全国15.88%的平均比率。为了加强扫盲工作, 省上成立了由主管省长任组长, 教育、财政、农业、妇联、共青团、军队、民委、文化、科协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扫盲工作指导协调小组, 统筹、协调、指导全省扫盲工作。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扫盲工作条例》和《陕西省扫盲工作实施办法》, 加大了工作力度。到1995年, 全省人口中文盲率降到12%, 青壮年文盲降到4.33%。全省107个县市中, 45个通过了扫盲验收, 占全省总人口的47%。

☚ (三)成人教育   2.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
000276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