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恢复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恢复时期

1.恢复时期1950—1952年

甘肃近代教育事业发展很缓慢。学校教育始于清末,1904年对书院更名,改制,始办初等学校,到1937年,全省办起公、私立小学3 156所,普通中学15所,中等师范学校13所,职业技术学校4所,还办起了一所高等学校——甘肃学院。各级各类学校总共学生14万多人。到1949年,高校发展到4所,普通中学66所,中等技术学校10所,中师22所,小学7 299所。各类在校生47.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20.30%,文盲率高达87.50%。
陇东老解放区(今庆阳地区的华池、环县、合水三县及庆阳、正宁、镇原、宁县的部分村镇)实行“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和开展大规模群众扫除文盲工作。从1934年华池县办起“列宁小学”起,到1946年,解放区办起各种小学276所。并办起了陇东中学,该校给解放区培养干部2 700人。
新中国成立前3年,全省经济、文化、教育百废待兴,面临着艰巨的恢复任务。教育工作从1951年起,贯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的“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和1951年政务院提出的“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方针,开展了改造恢复工作。
1950年,根据中央和西北军政委员会的指示,确定了当时学校的工作方针:“先恢复和维持现状,再逐步改造,稳步前进”,开始对旧有学校的接管改造,并开展了群众性扫除文盲工作。到1952年底,普通中学发展到62所,小学7755所,在校学生分别达到19 325人和632 908人,三年扫除文盲33 059人,学习人数达2 475 569人。
这一时期教育事业的恢复是以农村经济的恢复为基础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为新生政权培养了有文化的管理干部,大规模的扫除文盲教育,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能写会算,善于生产经营的农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农业总产值1952年达到7.3亿元(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32.73%,粮食总产量26.77亿公斤,增长29.95%。

☚ (一) 农村教育发展历程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

1.恢复时期

1.恢复时期1949—1952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北、苏南分别建立公路管理机构,确定了“积极恢复,维持通车,稳步发展”的公路工作方针,组织和发动群众,抢修在战争中遭到毁坏的公路。1949年10月—1950年底,全省修复公路2 000多公里。同时,江苏公路养护部门提出 “修好一段,养好一段”的口号,组织道班、养路队及公路沿线群众开展养路工作。1951年,贯彻交通部制定的“支持发展生产,促进城乡交流,以整修恢复为主,重视质的改进”的公路工作方针,苏北地区重点整修干线公路,对扬州至清江、海安至仙女庙、海安至盐城等部分干线路段加铺碎砖石路面,改善通过能力; 苏南地区则对干线公路桥梁进行整修。至1952年底,全省晴雨通车公路里程由 1950年的1 133.9公里上升至1 419.3公里,桥梁状况得到改善,公路通过能力有了提高。

☚ (一) 发展历程   2.改善时期 ☛
000298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