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县电力局调度室建设过程
1. 县电力局调度室建设过程
1984年7月,河北省电力局在 《关于加强我省各级农电管理工作的若干问题》 中提出: 建立县电力局调度室 (简称县调),完善通讯工具,尽快把县级电力生产调度工作开展起来。
河北省县调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84—1986年底,是建立县调的阶段。保定、衡水、邢台、沧州供电局分别在雄县、景县、安平、临城、肃宁、南皮等县进行建立县调的试点。1985年7月,随着35千伏变电站的下放,各县电力局普遍开始了建立县调的工作。到1986年底,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沧州、衡水、廊坊、张家口等8个地区所属县均建立了县调。
1987—1992年是河北省县调的规范和完善阶段。从硬件上讲,主要是建设50~100平方米左右的调度室,安装通讯设备 (前期主要为无线通讯、后来逐步增加了载波通讯),安装模拟盘。从软件上讲,主要是建立县调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培训县调调度员以及向县调下放35千伏调度权等。
1993年6月,国务院发布《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确定县调是国家五级电力调度之一,自此以后河北省县调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点是开展县调自动化实用化达标,进一步促进了县调建设。
☚ (四)农电县调建设 2. 县调自动化实用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