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以“玉米带”为特征的中部地区农作物布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以“玉米带”为特征的中部地区农作物布局

1.以“玉米带”为特征的中部地区农作物布局

这一地区,地处松辽平原,是农业开发最早的地区。早在民国时期就成为吉林省的粮豆主产区。1929年该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091.8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0%,粮豆作物播种面积3028.56万亩,占全省粮豆作物面积的50.5%,占本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8%。种植的主要作物是大豆、谷子、高粱和杂粮。其中,大豆种植面积1060.4万亩,占全省大豆面积的57.2%,占全区粮豆种植面积的35.0%。当时玉米、小麦、水稻、陆稻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更小。到日伪统治时期,该区玉米、高粱、谷子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后期水稻种植面积开始增加。1943年该区玉米、高粱、谷子的种植面积分别比1929年提高12、9. 5和4.4个百分点;以向日葵、青麻、苏子、落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29. 73万亩,比1929年增加1倍。新中国成立后,在粮食作物中玉米种植面积始终居首位。特别是进入80年代,该地区被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经过全面开发和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生产水平的“玉米带”。这一时期农作物布局变化基本特点是,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并于1974年和1990年分别突破2000万亩和3 000万亩,粮食作物生产逐步向“玉米型”结构发展;1990年该区玉米种植面积1819.2万亩,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54. 7%,占本区粮豆播种面积的70.9%;玉米总产量1209. 5万吨,占全省玉米总产量的77.7%,占本区粮豆总产量的79.8%。由于充分发挥了玉米的增产优势,从而使全区粮豆单产迅速提高。1990年全区粮豆公顷产量达到6610.8公斤。(其中,玉米公顷产量7 801公斤)比1980年公顷产量增加123.7%。这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而向国家提供的粮食占全省近70%,商品粮的数量占全省总量的80%,粮食商品率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目前,这一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对吉林省乃至国家粮食生产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三、农作物地区分布   2.以水稻、大豆、烤烟、人参、水果等粮、经、特三足鼎立为基本特征的东部地区农作物布局 ☛
000162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