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45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45年

1945年


1月

《希望》双月刊在重庆创刊,由胡风主编。创刊号上发表胡风的《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和舒芜的《论主观》,由此引起了一场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
沈从文的长篇小说《长河》由昆明文聚社出版。


2月

郭沫若、茅盾、夏衍、巴金、老舍、陶行知等文化界300余人于22日《新华日报》上发表由郭沫若起草的《重庆文化界对时局进言》。
陈白尘的三幕剧《岁寒图》由重庆群益出版社出版。


3月

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于30日被迫解散。
周而复的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由八路军联防政治部刊行单行本。


4月

歌剧《白毛女》(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丁毅、贺敬之执笔)在延安等地演出,后由延安新华书店出版。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由重庆新地出版社出版。


5月

《文哨》月刊于4日在重庆创刊,由叶以群主编。
何其芳的诗集《夜歌》由重庆诗文学社出版。
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在重庆《世界日报》上连载,至12月15日载毕。
孙犁发表短篇小说《荷花淀》(15日《解放日报》)。


6月

重庆文艺界于24日为茅盾50寿辰和创作活动25周年举行纪念会。
西戎、马烽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原名《民兵英雄传》)于晋绥《大众日报》连载。
艾青的诗集《献给乡村的诗》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
《阿拉贡、爱吕阿诗选》(焦菊隐译)刊于《文哨》1卷2期。


8月

日本于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


9月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表《为庆祝胜利告国人书》(6日《新华日报》)。
何其芳散文集《星火集》由群益出版社出版。
著名作家郁达夫于17日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终年49岁。


10月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做出《调查附逆文化人的决议》,发表《慰问上海文艺界书》,并于10日决定改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重庆文化界于19日举行鲁迅逝世9周年纪念会,周恩来在会上讲话。
夏衍的五幕剧《芳草天涯》由重庆美学出版社出版。


11月

《新华日报》于28日发表关于《清明前后》和《芳草天涯》两剧的讨论文章,由此引起关于政治性与艺术性关系以及现实主义等问题的讨论。
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上)由希望社出版。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于14日在《新民报》晚刊上发表。


12月

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延安分会于23日举行集会,声援国统区文艺界争取和平民主自由运动。

☚ 1944年   1946年 ☛

1945年

1945年


8月

台湾战后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同志社”在台北成立,成员有朱点人等,发行《文学小刊》。


11月

游弥坚、许乃昌、杨云萍等在台北发起成立“?ㄍ逦幕帷?出版机关刊物《台湾文化》月刊,后来还出版过许寿裳的《鲁迅的思想与生活》等书籍。

☚ 1944年   1945年 ☛

1945年

1945年

钟理和在北平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夹竹桃》。
由张彦勋、桓夫等发起的“银铃会”在台北成立,并发行诗刊《岸边草》,后改为《潮流》。这是台湾被日本占据末期和光复初期唯一的新诗团体。

☚ 1945年   1946年 ☛

探险队/绿叶集/前进!中国兵/预言/火雾/夏天/鹰之歌/洛葺异珠/春之露(一名:撷星草)/金丝鸟/新诗人/思念集/春蚕集/三十前集/星底梦/后方的岗卫/招隐集/生命的秋天/抗战诗歌集(第四集)/战诗歌集(第五集)/夜歌/献给乡村的诗/航海者/民主的海洋/副产品/战争颂/荒原的声音/木偶戏/寂寞的光明/五月的石榴花/山城散曲/街坊/灰色圈内(八年沦陷生活素描)/不时髦的歌/诗三十/扬子江/万里长城/憧憬集/起程的人/诗二集/诗三集

☚ 无题草   探险队 ☛

西川集/人情与邦交/重庆旁观者/心浴/杂文/女作家自传选集/行年四十/眷春集/松堂集/孙中山先生传/浣锦集/招隐集/春天!春天!/东京回忆散记/中国人与中国文/露西散文集/无限之生与无限之旅/名家随笔选/关洛纪行/自供/上海内幕/上海风物画/时间的纪录/浮浪绘/灯前小语/巴山蜀水/立春以前/版本与书籍/我们怎样打进缅甸/印缩随军记/星火集/郭沫若归国秘记/春痕/散文与小说/铁蹄下/杏园文集/菜油灯下/最后一颗子弹/天山之麓/谢晋元日记钞/飘零人自传/作家笔会/一坛血/十年书/漫游日记/夜生活/芒刺/游击三千里/有进无退/祖国的黎明/信/沉默的果实/八年/副产品/点滴集/重庆型/巴山闲话/舞台漫步/参差集/战时幽默风/西方夜谭/延安归来

☚ 困学琐记   西川集 ☛

1945年中华民国34年· 乙酉


数学

陈省身建立代数拓扑和微分几何的联系,推进了整体几何学的发展。


地学

黄汲清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一书,制成中国第一幅大地构造图,从地台、地槽和造山运动的关系划分中国地质构造单位。


生物学

谈家桢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色斑嵌镶显性理论 (研究论文同年在美国遗传学杂志发表)。该理论至今仍被誉为遗传学中的经典。


医学

王应睐与英国人莫尔共同发表《维生素A过多症》论文。
3月,陕甘宁边区中西医研究总会成立。
5月,延安在国际友人傅莱医生的主持下试制青霉素成功。


工程技术

中国设计制造的双发动机运输机“中运”1号在重庆试飞。
1月27日,中印公路全线通车。该路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3月10日,是时世界最长的中印油管(1 760千米)工程竣工。
6月,陕甘宁边区安塞县发现软锰矿,为生产安全火柴提供了原料。
11月,下花园发电厂试制炭精成功。


1945年中华民国34年· 乙酉


文化

1月,胡风主编的《希望》发表《论主观》等文,认为“艺术创作的源泉是作家的主观力量在现实人生中的自我扩张”。受到了批判。
2月,国民图书公司出版了《中山全书》共4册。
6月,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并演出现代歌剧《白毛女》。
10月30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病逝于苏联莫斯科。


政法

4月20日,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至此,全党整风运动结束。
4月23日,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和《愚公移山》的闭幕词。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5月5日,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召开。
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停战诏书》,美、苏、英、中四国宣布: 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
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同蒋介石和国民党代表经过43天谈判,于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9月1日,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在重庆成立。
9月3日,许德珩等把1944年冬组织的“民主科学社”定名为“九三学社”。
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在重庆签订。
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日,台湾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12月1日,国民党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校园,杀害要求和平民主的师生4人,重伤20余人,造成“一二·一”惨案。
12月,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成立,民主促进会在上海成立。
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支持蒋介石政权,并派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内争。


军事

8月10日,延安总部发布大反攻命令,命八路军、新四军向侵华日军展开全面反攻。
8月11日,蒋介石下令要八路军“就地驻防待命”。12日,美国远东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下令日本政府和中国战区的日军只许向蒋介石政府及其军队投降。
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在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9月9日,何应钦在南京主持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冈村宁次代表日军签降书,抗日战争取得胜利。8年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及受降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国民党军队共进行会战20次,重要战斗907次,小战斗3.6万余次,毙、伤、俘敌军200余万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达2200余万人,其中军队伤亡300余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 000亿美元,其中财产损失约600亿美元。
9月10日~10月12日,八路军在山西上党地区歼灭国民党部队3.5万人。
11月2日,八路军在河北邯郸全歼国民党军7万余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豫北、冀南解放区的进攻,及其沿平汉路深入华北与东北的计划。


1945年


数学

施瓦茨[法]发展广义函数理论,著《广义函数论》一书出版,使其成为数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因此而荣获国际数学界最高奖——菲尔茨奖。
韦尔[法]与弗勒特泰勒[美]于40年代首先解决诺伊曼殆期拓扑群的最大殆期拓扑群的结构问题。
斯·赖斯[美]提出噪声的统计理论。


物理学

沃尔夫冈·泡利[奥]因发现量子的不相容原理,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本海默[美]等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于7月16日爆炸成功。
鲍威尔[英]发明探测带电粒子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用此法于1947年发现介子。
泽尔尼克[荷]于40年代发明一种新的成像方法,即“相衬法”,并发明相衬显微镜一相位差显微镜。
斯诺伊克[荷]通过对非金属磁化性质的研究,发展焙烧法,首先制成铁淦氧磁体。
泊塞尔[美]与布洛赫[美]分别用磁共振法和磁感应性实现核磁共振,测量核磁矩,开始用于化学结构分析核磁共振谱。


化学

马林斯基[美]等人在铀的裂变产物中,用中子轰击钕,分离出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元素——第61号元素“钷”。
阿尔图里·I.魏尔塔南[芬兰]因研究农业化学特别是发明了饲料贮存新方法,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杰·罗伯逊用X光结构分析法,确定碳碳单键、双键、三键、共轭键以及氢键的键长。
鲁滨逊[英]确定青霉素的分子结构。
桑格[英]于本年开始研究胰岛素结构,终于在1955年测出牛胰岛素中全部氨基酸的顺序。
施瓦岑巴赫[瑞士]发明利用氨酸羧络合剂的络合滴定法。该方法很快引起各国分析化学家的重视和广泛试验。


天文学

Z.贝[匈]首次以雷达信号发向月球并获得反射。
斯台平[美]创立恒星的六色测光系统。


地学

里尔[美]提出地球大气的东风波模型。
克拉克[美]首先提出水文学中瞬时单位线的概念。
冯纳古特[美]用便于室温贮存及从地面飘散的碘化银代替干冰,实现人工增雨。
莫洛坚斯基[苏联]提出直接利用地面重力数据研究地球形状的理论。


生物学

莱德伯格[美]发现细菌可以杂交。


医学

苏联发明温血动物的心脏移植法。
尤勒[瑞典]研究去甲基肾上腺素在神经中的位置,以及其吸收、贮藏和释放等问题,推动了肾上腺素的研究工作。
范恩[英]、贝里斯特隆[瑞典]和萨米埃尔松[瑞典]先后开始对前列腺素的提纯、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发现前列腺素有若干类型。
王应睐[中]与莫尔[英]共同发表《维生素A过多症》论文,首次发现维生素A的副作用。
亚历山大·弗莱明[英]、霍华德·沃尔特·弗洛里[英]以及恩斯特·鲍里斯·钱恩[英]因发现青霉素及其治疗效果,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化学工业曼彻斯特实验室发现一种抗疟疾的特效药——“白乐君”。


工程技术

美国奥伦奈特公司由邻二甲苯生产邻苯二甲酸酐。
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聚四氟乙烯投入工业化生产。
美国陶·康宁公司工业化生产海德1937年开发的有机硅树脂。
美国实验室生产聚丙烯腈纤维。
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生产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
德国鲁尔化学公司建成年产1万吨的羰基合成装置投入生产,生产合成洗涤剂用的高级脂肪醛。
佩兰[法]发明热兑法制铬铁。
美国最早的管式日光灯上市。
美国研制成液压圆锥式破碎机。
3月8日,美国第一枚空对空导弹试验成功。
3月18日,日美海战中,日本首次使用BAKA炸弹(火箭驱动有人驾驶炸弹),但未击中目标。
美国新式轻型轰炸机A-26不着陆环球飞行,计96小时50分。
8月,V-2飞弹零部件运抵美国,并雇用德国科学家进行研究以便协助和发展其项目。
8月6日和9日,美国B-29轰炸机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广岛死7.8万人、伤6.8万人;长崎死伤计10万人。
9月20日,英国研制的世界第一架涡轮螺旋桨试验机首次试飞成功。
12月3日,英国“吸血鬼”Ⅰ型战斗机实现喷气式飞机首次在航空母舰上起降。
诺伊曼[美]提出程序内存储式计算机设计方案,是为现代计算机之创始。


1945年


文化

智利诗人伽勃里埃拉·密斯特拉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影片《失去的周末》、男主角雷·米兰、女主角琼·克劳馥、男配角詹姆士·邓和女配角安妮·里维尔分获第18届电影奥斯卡奖。


政法

1月,苏军进入波兰。1月17日,波军解放华沙并配合苏军解放波兰的大部国土。5月,波兰全国解放。
2月4日,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第二次三国首脑会议。会议缔结“雅尔塔”秘密协定。这是同盟国协议如何最后击败德、日法西斯的一次重要会议。
2月13日,苏军攻占布达佩斯;3月,突破德军防线,匈牙利全境获解放。接着直插奥地利,于4月13日解放维也纳。
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因患脑溢血突然逝世。他自1933年任美国总统以来,曾打破惯例,连续3次当选4次连任总统,为克服美国的经济危机,尤其是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杰出贡献。罗斯福逝世后,由副总统杜鲁门继位,是为美国第33届总统。
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5月1日,缅甸人民抗日军解放首都仰光。5月17日,英国政府允诺战后给缅甸以自治地位。至8月2日,英军占领缅甸全境。9月7日,英国代表蒙巴顿与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签订《康堤协定》,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军并入英国所控制的军队。
5月5日,布拉格市民举行武装起义,5月9日,苏军进入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解放。
5月8日,在柏林城郊正式举行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欧洲战争至此结束。
6月1日,英国以法国利用租借法案供应的武器镇压叙利亚、黎巴嫩人民为由,命令其驻军干涉。6月3日,法军被迫撤出大马士革,英军取得对叙、黎的控制权。
6月5日,苏、美、英、法四国关于管制德国的联合声明,规定将德国划为四个占领区,由四国分区占领。“大柏林区”则由四国共同管理。
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处置德国等问题。会议期间,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7月26日,在英国的大选中,工党取得胜利,以丘吉尔为首相的保守党内阁下台。
7月30日,苏、美、英、法四国开始分区占领奥地利。
8月,老挝苏发努冯亲王领导人民举行武装起义。10月,老挝组成临时政府。
8月1日,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在伦敦召开,要求联合国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11月13日,关于调查巴勒斯坦问题的英、美联合委员会成立。
8月13日,越南人民取得八月革命的胜利。8月19日,推翻保大政权;8月24日,保大宣布退位。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8月14日,苏联与中国国民党政府在莫斯科签订《苏中友好同盟条约》。
8月15日,苏军进驻北纬38度以北的朝鲜领土,朝鲜北部获得解放。
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停战诏书》。8月28日~30日,美国远东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率美军占领日本。9月2日,中、美、英、苏、澳、加、法、荷等国代表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正式向盟国投降。随后,美军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参战国家和地区达61个,人口超过20亿,先后参战军队达1.1亿人,历时达6年之久。军队和平民的伤亡约在9 000万人以上,军费消耗约为1.1万余亿美元,经济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
8月17日,印度尼西亚人民举行八月革命。苏加诺和哈达宣布印尼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但荷兰拒绝予以承认。9月,英、荷两国勾结镇压印尼独立运动。11月,印尼人民展开泗水保卫战,重创英军。
9月5日,英军重新侵入已被当地人民抗日军解放了的马来亚,恢复殖民统治。9月8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占领朝鲜三八线以南地区。9月19日,南朝鲜军政府成立。
9月11日,苏、美、英、法、中五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美、苏代表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展开激烈争论,战后美、苏对峙及争霸的战略格局逐渐形成。
9月12日,英军以“接受印度支那北纬16°以南地区日军投降”的名义,进入西贡,并宣布一旦法国人能行使民主政权,英军即撤走。9月23日,在英军配合下,法军袭击西贡越南人民委员会,发动殖民战争。
11月20日,纽伦堡国际法庭开始审判战争罪犯。经过10个月审理,对纳粹首要战犯戈林、里宾特洛甫等12人判处绞刑,另有3人判处无期徒刑,4人判处10~12年徒刑。科德尔·赫尔获诺贝尔和平奖。
12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议案,主张犹太人可以向巴勒斯坦自由移民。


军事

1月9日,美军在菲律宾吕宋岛登陆。2月25日,美军占领马尼拉。3月,美军在菲律宾中部岛屿登陆,至5月中旬,菲律宾收复。
2月19日,美军在琉球岛登陆,遇日军顽抗,至3月26日占领该岛。
4月1日,美军18万余人在冲绳岛登陆,日军顽抗。6月22日,美军冲破日军最后防线,6月30日,冲绳岛战役宣告结束。日军损失12万余人,美军伤亡7.5万余人。
4月16日,苏军展开攻克柏林的战役。4月25日,包围柏林。4月29日,进入市中心。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2日,柏林德军停止抵抗,柏林战役结束。
阿登战役后,盟军乘胜向德国腹地进军。4月25日,美军在柏林南部120千米处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与苏军会师。5月2日,英军在北方沿海的维斯马同苏军会师。5月5日,德国投降。从盟军诺曼底登陆到德国投降,德军在西线被击毙者达26.3万人,永远残废者4.9万人,被俘810.9万人;盟军阵亡18.7万人,负伤54.6万人,失踪10.9万人。
4月28日,意大利北部的游击队解放北部许多城市,截获企图逃往德国的墨索里尼,将其就地枪决。在意大利南部的盟军乘势迅速向北推进。4月29日,在意大利的德军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首次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
8月6日,美国在广岛上空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当时,该市人口疏散后为24.5万人,先后死亡7.1万余人,受伤6.8万余人。8月9日,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2颗原子弹。当时,该市疏散后人口为23万人,死亡3.5万人,失踪5 000人,受伤6万人。美国政府企图以原子弹缩短对日战争、减少盟军牺牲,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影响。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正式签署《波茨坦公告》。8月9日,苏联出动158万余人,5 000余辆坦克,5 000余架飞机向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主力发起总攻。8月15日,日本政府投降;8月18日,关东军投降。在此战役中,苏军共毙日军8万余人,俘敌59万余人,缴获火炮1 500余门、坦克600辆、飞机860余架及大批军事物资。

1945(民国三十四年)


1月1日

蒋介石接受史迪威建议,撤销交通部公路总局,把公路运输业务再度划归军事委员会。是日,在公路总局原址成立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凡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等运输事宜,均归其指挥。(207,487、493页;393,275页;197,138页)


1月23日

国民政府下令停办盐、卷烟、火柴专卖,仍行征税,取消战时消费税,裁撤缉私署,裁撤海关监督、海关内地关卡、专卖机构及中央与地方在各地设立之各项货物检查机关。(189,76页;343,146页)


1月24日

各关税务司已全部由华员充任,监督一职已无存在的必要。是日,财政部决定裁撤监督一职,由税务司统一管理海关一切事务。(《民国档案》2005年第4期,120页)


1月

1943年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建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11月9日,联合国及其与国签订协定,成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是月,中国政府设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作为执行 “联总”任务的机构,简称 “行总”。8月,刘鸿生就任 “行总”执行长兼上海分署署长。总署原设重庆,后迁南京,在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设有15个分署。(103,1343页;391,229、233页;135,489页)


2月4日

自1944年至1945年1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接连取得胜利。缅北方面: 1944年2月攻克孟关,3月9日攻克瓦鲁班,6月25日攻克孟拱,8月5日攻克密支那,1945年1月攻克八莫。滇西方面: 1944年6月10日攻克龙陵,9月4日攻克腾冲,1945年1月20日攻克畹町。滇缅公路得以于1945年1月重新开放。是日,首支从阿萨姆动身,途经雷多公路(从印度阿萨姆的雷多经缅北胡康谷地、密支那、八莫、南坎到芒友与滇缅路衔接)、滇缅公路的卡车车队到达昆明(《文史资料选辑》 8辑,73 -88页;China at War,1901—1949,p.270、283、302)


2月11日

美、苏、英三国元首签订 《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 《雅尔塔协定》 )。苏联同意于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这些条件中涉及中国的有: 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 现状; “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在该港之优越权益须予保证; 恢复租借旅顺港为苏联海军基地; 设立中苏合办公司,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苏联在该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国际条约集(1945—1947)》,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8-9页)。三大国居然在作为四大国之一的中国元首不在场的情况下,擅自就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作出了决定,只是在协定中说“尚须征得蒋委员长的同意”。中国仍然处于无权地位,仍然是大国强权政治的牺牲品。6月才将条约内容告诉蒋介石。(费正清著: 《美国与战国》,孙瑞芹等译,商务印书馆,1973,264页)


3月28日

财政部发出训令,命中国茶叶公司于4月1日起裁撤,其业务及人员、资金合并于复兴商业公司。合并之后的复兴公司立即全面接管了中茶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收购、运输、销售茶叶及对苏贸易等。(《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132页)


4月15日

中国与瑞典签订《关于取消瑞典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103,1307-1314页)


5月8日

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376,下卷,646页)


5月29日

中国荷兰签订《关于荷兰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事件条约》。(103,1314-1320页)


7月26日

中美英三国签署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国际条约集(1945—1947)》,77-78页)


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凌晨,苏军向关东军大举进攻。至1946年5月3日苏军全部撤出东北。(372,144页)


8月14日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附加协定。中国方面作出的主要承诺是: 承认外蒙古独立; 中东铁路、南满铁路改名中国长春铁路,为中苏两国共同所有,共同经营; 旅顺作为海军基地,仅供两国使用; 大连战时划入旅顺军事区,平时为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一律开放,大连行政权属中国,港口主任由苏方担任。苏联尊重中国在东三省的充分主权,关于新疆事变,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苏联对华 “援助完全供给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政府”。条约有效期30年。(103,1327-1338页) 根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时的换文规定,此约实效。(《辞海》,1419页)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广播投降诏书。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次郎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接受《波茨坦公告》。(《国际条约集(1945—1947)》,112-113页)


8月18日

中法签订《交收广州湾租借地专约》,宣布1899年11月 《广州湾租界条约》作废,法国将广州湾租借地归还中国。1946年2月28日交还。(103,1341-1342页;125,56页)


8月20日

苏军接管伪满中央银行。次日,苏军指令今后所有现金支付事宜,必须经苏军批准,伪满中央银行停止一切对外营业。11月15日,苏军从伪满中央银行撤出(158,473、474页)。苏军从伪满中央银行搬走97万多公斤黄金,白银850余万两,以及相当数量的大洋、白金等。(200,490-522页)


8月21日

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停止向一切国家运送租借物资,只有中国例外。(389,382页)
8月21日 行政院通过《收复区重要工矿事业处理办法》。收复区重要工矿事业 “分别以临时机构先行接收全部资产并迅速恢复业务”。“接收整理之期限应力求迅速,于整理就绪后,随时分别性质发还原主或由政府经营。”(202,489页)


8月下旬

日本投降后,重庆的各行各业不但停止进货,商人还慌忙把货物抛售,内迁工厂产品没有销路,陷入了水尽山穷的瘫痪状态。内迁工厂联合会乃提出四项办法,呈请政府实施: 一、充分供给工厂所需的原材料,并贷给所需的流动资金; 二、收购各厂滞销的工业品; 三、收买已关工厂的机件设备; 四、贷款或资助内迁工厂回乡,并协助其开工。联合会派代表向政府交涉,要求贷款100亿元,经济部、财政部均表示无能为力。8月下旬被迫向行政院院长宋子文请愿。宋的答复是: “老实讲,中国以后的工业,希望寄托在美国的自动化机器上,你们这批破破烂烂的废铜烂铁,济得什么事呢”? 此事被报纸披露后,蒋介石怕事情闹大,乃批准贷款50亿元。在9月上旬末,按各厂不同情况,发放了贷款,得到贷款的工厂近300家,共计贷款38亿元。得到贷款后,除极少数工厂在重庆继续开工外,大约90%以上的工厂迁回原籍。(《工商经济史料丛刊》 2辑,97-101页。参看405,23页。据404,118页,截至1945年10月4日,四联总处共核准紧急工贷247笔,计24亿元)


8月

经济部、战时生产局公布 《各收复区特派员办公处组织章程》。为处理各收复区工矿及其他有关事业,分以下7区设置特派员办公处: 苏浙皖区、湘鄂赣区、粤桂闽区、冀热察绥区、鲁豫晋区、东北区、台湾区。(202,486页)


9月2日—1946年3月2日

美国海军依照中美合作组织协定,供给中国17 666 929.7美元的物资,用以抵偿中国政府所供给的某些服务。(170,1075页)


9月3日

国民政府公布命令: “凡曾经陷敌各省,应即予豁免本年度田赋一年,其他后方各省……准俟明年度亦予豁免”。“本年度”系指1945年7月起征的一个年度。事实上这一年收复区并未豁免田赋。如安徽芜湖、繁昌都是收复区。1945年9月,芜湖预借军粮糙米2万市担,此外还要供应兵差、县级公粮、乡保自借公粮、乡镇开办费。繁昌县也要出借军粮56万余市斤,副食费521万余元(199,728-729页)。大后方1946年度也未豁免。1946年5月,粮食部还宣布从7月1日起恢复田赋征实办法。(《民国财政史》,194 -195页)


9月5日

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继续对国民政府提供租借援助。这次延长《租借法案》为期半年,到1946年3月初止。期限未到,杜鲁门又于1946年1月19日签发命令,授权陆、海军部将对华租借援助延长到6月30日,后又延长到10月31日。到6月底,美国战后对华援助额已达7.81亿美元。美国战后在租借援助项下提供的军火,装备了20多个师的陆军,8又1/3大队的空军。根据6月14日的一项协定,国民党政府又获得价值5 170万美元的民用装备和物资。(389,382、422-423页)


9月12日

中央银行的特派员开始正式接收伪中央储备银行,9月14日开始接收清理,查封并接收了黄金41万两,白银近764万两,银元37万枚,还有日伪政府债券、股票、房地产和中储行的各项物资、财产等。延至1946年7月8日才公告发还 “非日伪性存款”,9月28日公告发还 “非日伪性汇款”及办理 “退汇”。这时,物价已较抗日战争胜利时上涨10至15倍,发还的款项折成迅速贬值的法币,实际的兑换率已不是9月26日官方规定的200比1,而是2 000比1甚至3 000比1了。(391,40-43页)


9月13日

国民政府财政整理特派员兼副总税务司丁贵堂接收了汪伪江海关,就任兼江海关税务司职。(398,下,140页)


9月15日

国民党政府派员组织 “大生一、三两公司临时管理委员会”作为接收、经营大生各厂的机构,明显具有垄断大生的阴谋。张謇家族代表及一些大生股东对此进行了斗争。接收大员的阴谋未能得逞。一厂于1945年12月29日复工。至1946年1月,平均仅开纱锭9 000枚,布机8台; 副厂(大生八厂) 于1946年4月复工,仅开纱锭5 000多枚; 三厂于1946年初复工,也只开出纱锭5 000枚。1946年5月,大生一、三两公司召开股东会,选举产生了新的董事、监察人和经理,“临管会”结束。(350,273-279页)


9月24日

苏军开始在中国东北发行军用券。发行总额达97.25亿元。(387,515页;201,760页)


9月26日

国民政府财政部规定自11月1日起至1946年3月31日止,以法币1元对200元之比例,掉换伪中储券(200,381页)。当时,法币与伪币购买力的实际比值为1:25。(391,256页) 财政部强行将伪中储券贬值7/8。


9月

财政部接收由钟渊纺织株式会社收买的江南制纸株式会社。1947年又由中央信托局接管。1947年原股东以该厂系被日军强迫收买为由,要求发还厂产。行政法院判决许该厂将所领日军用票40万元按1941年1月与法币比价及当时物价指数与交款时物价指数折合计算交由政府接收后发还。在付清应交国民党的价金后,1948年8月1日,厂主正式接收,仍袭用江南制纸股份有限公司名称。(344,244-245页)
9月 经济部接收与日人合作的天章造纸厂,改名经济部第六造纸厂。经济部觉得经营造纸工业无利可图,乃决定将接收的纸厂全部放出,转归民营。1947年1月,在向国民党政府偿付相当于日本人出资的旧法币12亿元后,原厂主刘家赎回了天章造纸厂全部厂产。(344,295、247页)
9月 刘鸿生的儿子刘念智作为善后救济总署和中央信托局的接收大员,正式接收上海所有的码头和仓库,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华码头公司的义泰兴南栈及北栈、浦东周家渡中华栈三处码头。到1946年7月,三处码头全部发还。中华码头公司利用码头仓库缺乏、美国进口物资大批涌到的机会获取了厚利。1948至1949年上半年,进口物资储存量减少,业务趋于衰落。(135,302-308页;391,237页)
9月 国民政府公布 《引水法》,规定中国人年满25岁者可以充当引水人。引水人非领有交通部发给之执业证书不得执行引水业务。(《上海港史话》,106页)


10月1日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复业主持人徐维明决定以 “复业筹备处”的名义于是日对外营业。平、津两地决定于12月1日先设 “临时办事处”,对外办理定、活期存款。10月29日起,在上海、南京、杭州三行之间先行恢复汇兑业务。(356,626页)


10月7日

行政院决定发行东北流通券。(387,515-517页)


10月9日

行政院决议取消统购统销办法,“取消桐油、猪鬃、茶叶、生丝等统购统销办法,俾主要外销物资迅速恢复国外贸易”。复兴公司停止收购农产品。10月31日行政院决议撤销贸易委员会,并责成复兴商业公司 “先行紧缩,至本年年底结束,结束后未了业务交经济部接办”。(《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144页;204,337页)


10月17日

中央银行北平分行开始接收伪冀东银行,11月7日接收完毕。(200,426页)
10月17日 中央银行北平分行开始接收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12月25日接收完毕。接收的伪中联的发行准备金包括: 生金5 074 687.89公分,纯银11 534 433.92公分,杂银3 112 141.22公分,银元15 399 719元,银辅币94 907角,加上外币、特别日金、贷出款项合计国币1 434亿余元。(200,384页;391,46页。两书出入甚大,此处从391)


10月23日

招商局正式迁沪办公。11月,招商局改组理事会,指定刘鸿生为理事长。(321,507页)


10月29日

1945年9月,国民政府依靠美国飞机把大批正规军队和接收大员运送抵沪。国民政府各系统、各部门都企图在上海敌伪产业的接收中获取利益,竞相向上海派出接收人员,致使上海的接收组织多达89个。各接收机关互相争夺敌伪产业,贪污腐败成风,情况十分混乱。“腾笑于友邦,见诮于降敌”。10月下旬,设立行政院收复区全国性事业接收委员会。是日,在全国性事业接收委员会下成立上海区敌伪产业处理局。行政院规定: “原有在上海之接收及处理敌伪产业机关一律撤销,移交处理局,以一事权,而利调整”。1946年2月28日,上海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扩充为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局。敌伪产业处理局成立后,接收工作的混乱局面表面上有所改善,但远未能根本扭转。到1946年年底,苏、浙、皖区接收的敌伪产业达12 649亿元,居全国各区之首。1946年年底,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奉命结束,未了事务移交中央信托局。(崔美明: 《宋子文主持下的上海区敌伪产业处理局》,载 《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 张诠等: 《日军在上海的罪行与统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47-454页;375,470、472页)
10月29日 苏军出兵东北后,于是日胁迫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头头高崎建之助与其管理人员联署以下文件: “在满业所辖之各公司,亦曾为关东军之需要而工作,为其公司业务执行者之我辈,将我等对于全部财产之权利,移交与苏联。此等公司之财产包括其事业所、事务所、住宅及其他各种建筑物”。高崎一伙将由他统管的72种工业以及150种辅助工业作为军事工业移交给苏军。苏军还让高崎将日期倒填为9月17日。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理事长平岛敏夫也签署了同样的文件,做了同样的移交。苏军拆运机器设备至迟从9月下旬开始。拆运的机器经海陆两路运往苏联。据东北工业会及日侨善后联络处( “东北工侨”) 估算,苏联拆运所造成的损失不下于20亿美元(战前币值)(薛衔天: 《苏联拆运我国东北机器史实》,载 《炎黄春秋》2005年第3期;387,549页)。1946年3月5日,中苏关于合办东北工矿企业的谈判破裂后,苏联政府正式通过关于拆除东北军火库、军工企业和某些企业的决定。到1946年5月3日苏军全部撤出东北时,东北主要重工业厂矿中能拆走的重要设备几乎全部被拆走了。发电设备拆走了60%。东北11家重要煤矿,1945年产量达1 661万余吨,经苏军拆迁后,1946年产量仅293万吨,减少了80%有余。机械部门损失能力90%,钢铁部门损失60%~100%。平均而言,资委会在东北接收的工矿设备其生产能力仅及原来的20%。(372,149页;357,143页)


10月

抗战胜利后,刘鸿生回到上海,接管了被日寇占据的章华毛绒纺织公司浦东厂,于1945年10月恢复生产(1946年4月9日,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发还章华毛绒纺织公司浦东厂。刘鸿生当时地位显赫,看来这只是走走形式)。受美国呢绒倾销的影响,1946年的生产开开停停,无法维持。1947年4月以后,进口毛制品显著减少,章华的呢绒产销情况好转。刘利用自己担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执行长兼上海分署署长的有利地位,1946年、1947年多次购买 “救济”毛共达48万磅。1947年添置毛纺细纱锭及毛绒线纺锭共5 700枚。在投机反常的市场条件下,呢绒成了保值的手段和交易市场的筹码,1947—1949年章华厂的产销量不断增长。(135,265-275页)


11月1日

1943年刘鸿生与一批官僚、买办、军阀在兰州筹设的西北毛纺织公司于1945年10月10日开工,但近乎试车性质,至11月1日才正式开工。1947年10月收购了1942年成立的西北洗毛厂。(135,204-209、357-367页)
11月1日 经中国国货银行总经理宋子良提议,由中国国货银行、交通银行、金城银行共同投资,在美国注册的孚中国际公司(Fu Chu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开始营业。1946年4月,在国内的孚中实业公司(Fu Chung Corporation(China) Ltd.) 也正式成立,资本3亿元。它取得了韦立斯汽车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等美国公司商品的独家经营权。两公司均以孔祥熙为名誉董事长,钱新之(交通银行董事长) 为董事长,宋子良为总经理。两公司是平行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孚中公司进口物资以工业原料、机器设备、化学物资和交通运输工具为主。出口物资是原贸易委员会垄断的统购统销易货产品(猪鬃、桐油、羊毛、生丝、茶叶、牛羊皮等)。孚中公司接洽业务、签订契约等,均授权孚中国际公司全权办理。孚中公司是豪门资本一手控制的商业组织,是 “官办商业”。公司利用政治特权,套购外汇,申请额度,进口汽车、电器等高档消费品,牟取高额利润。孚中公司及其他官僚资本企业的无法无天成了社会舆论口诛笔伐的目标。公司于1948年12月底结束。(郑会欣: 《战后 “官办商业”的兴起: 以中国孚中公司的创立为例》,载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4期)


11月2日

财政部制定 《中央银行东北九省(蒋介石将东北三省划分为九省,见387,513页) 流通券发行办法》,决定发行东北九省流通券,用以收回苏联军用券,并取代法币的地位。1948年3月13日决定东北流通券与法币兑换比率为1:10,同年5月31日又规定为1:11.5。(109,688、690、691页;378,124-126页。参见200,485页)1946年公开发行东北流通券275.30亿元。(416,521页)


11月12日

国民政府在重庆成立纺织事业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 接管敌伪纺织染工厂及其附属资产并整理之,督导全国纺织业之合理发展等(405,39页)。1947年1月规定限价收购各厂以外棉作为原料的棉纱的半数。1947年3月,纺管会确定20支棉纱收购价250万元,而每件纱的成本,包括原料、人工、制造费用、业务成本、财务费用、统税,共达399.9万元。限价收购一件棉纱,纱厂要亏蚀100多万元。“照目前政府规定收购棉纱官价,仅供购买花衣,尚嫌不足”。纱买去了,棉花却不给。限价收购棉纱以后,纱管会限令纱厂将在黑市上所售棉纱溢价(即未按限价出售的差额) 吐出。可是,中央信托局和江海关代理政府标售物资售出的纱布,一直按照黑市最高价出售,从未遵照政府限价。(350,282-283页;132,499、490页)。
11月12日 日寇投降后,8月14日日方将石景山制铁所200吨及380吨炼铁炉停工冻结。(116,712页) 是日,行政院经济部派员接收石景山制铁所,更名为资源委员会石景山钢铁厂。接收前,伪军进行了疯狂的抢掠。接收后,国民党接收人员又窃去了大批器材。1948年1月,石景山钢铁厂的一座小高炉(十一号高炉) 点火开工,平均日产生铁20吨,但仅三个月,就因成本太高,生产陷于停顿。同年4月1日,一号高炉开始出铁,因销路不佳,原料又不合要求,产量很低,日产不过百吨左右,并经常停炉。这个厂的其他设备则长期闲置。(391,112-113页; 《北京经济史话》,161页)


11月14日

香港恢复国际贸易。(398,下册,140页)


11月19日

国民政府接收开滦煤矿。次日即发还给原业主开滦矿务总局。1952年4月,开滦矿务总局向人民政府报告开滦英人劫持存款、放弃经营的经过,因开滦的组织趋于解体,局务陷于瘫痪,申请人民政府派员管理。5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由燃料工业部代管,组织开滦煤矿总管理处,经营开滦煤矿。(139,788-790、836-837页)


11月21日

财政部公布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钞票收换办法,伪联银券准以5元换法币1元。自1946年1月1日起,至同年4月30日止,为收换期间。每人每次以法币100元为最低限额(200,382-383页)。按当时实际购买力计,伪联银券与法币的兑换率应为1:2。(357,英文本,70页) 财政部强行将伪联银券贬值90%。


11月23日

美国大来轮船公司的塔克逊胜利号(Tuccon Victory) 抵上海,载来大批救济物资及汽油等。这是太平洋战争后自美驶沪的第一艘货轮。(398,下册,141、321页)


11月

长江航政局迁回汉口办公。(205,457页)


12月4日

11月27日,行政院决定接收日本在华棉纺织工厂,包括内外棉、同兴、裕丰、日华、丰田、大康、上海、公大8家株式会社,共计85厂,成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全部国营。公司营业年限定为两年。是日,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在重庆成立。1946年1月2日开始在上海办公。总公司设上海。1945年12月20日设立天津分公司,1946年1月设立青岛分公司,同年10月6日在沈阳设立东北分公司。中纺公司在上海、青岛、天津、东北的棉纺机器设备数量见下表:

中纺公司在上海、青岛、天津、东北的棉纺机器设备数量


 工厂数(家)纺锭(枚)织机(台)
上海18887 36417 548
青岛8324 0767 073
天津7323 8328 640
东北5223 2085 330
共计381 758 48038 591

另有线锭348 238枚,毛、麻、绢纺锭4.7万枚,毛织机356台,麻织机1 252台,绢织机363台。纱、线、毛、麻、绢锭数占全国纱锭总数490万枚的44%左右,织机占全国布(织) 机总数7万台的55%。原来迫于舆论作出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成立两年后将产出售给民营纱厂的诺言并未兑现。1947年12月2日,行政院会议正式决定: “中纺公司原拟出售部分,现决定暂缓。”(203,411-415页; 405,40-56页;132,404、408、410、597页; 《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228页; 《工商经济史料丛刊》 4辑,152页。某些数字各书略有出入。)

12月10日

美商花旗、大通、友邦(Underwriters Bank for the Far East.,Inc.,1930年由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储蓄部改组在上海开办。见394,105页)、英商汇丰、麦加利、有利6家银行在沪复业。(398,下册,142页)


12月11日

1945年10月13日,经济部已同意敌办毛纺织厂 “除应留本部股份二成五外,其余股份”,准予 “作价招股”。但是日,经济部致函中国毛纺织总公司,以敌伪纺织染厂及机器设备,已设立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经营,营业年限为2年,必要时得展期1年为理由,明确拒绝 “准予分拨承办”。同月,中国毛纺织厂等7厂致函政治协商会议表达强烈不满。(135,243-244页)


12月12日

国民党政府成立伪满洲中央银行清理处。(158,474页。据200,491页,11月26日成立大楼保管处。12月22日,在伪满中央银行旧址开办中央银行分行)


12月14日

行政院命令: “所有上海区敌伪纺织厂及其所存之棉花纱布等一切原料,应一律均交纺织事业管理委员会接收。”(405,103-104页)


12月20日

华商上海水泥公司收回龙华厂,改称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946年6月15日复工。受美国水泥倾销的影响,9月即被迫停工。1946年上海水泥厂产量仅略高于1936年的1/20。1947年水泥进口锐减。1947年6月,上海水泥厂再次复工。但由于“燃料不获接济,资金无法周转”,经营仍然困难,1948年产量不及1936年之半。(135,247、250-264页)


12月21日

交通部与美国泛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Airways Corporation) 签订新合同,重新组建中国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总额25亿法币,分为10 000股,其中80%为中国政府所有,20%为美国公司所有。决定设立上海至成都、上海至北平、上海至广州、重庆至香港等8条航线。(205,583-590页)


12月22日

经济部核准重庆华美电气制造厂、恒顺机器厂、新民机器厂、天原电化厂等大中型民营工厂歇业。(385,81页)


12月

1939年5月开始修筑的陇海铁路宝鸡至天水段(154.9公里),历时7年,至此完工。1946年元旦通车。其后因雨季塌方,至1946年12月中旬才恢复通车。此路工程艰巨,隧道总长达22公里。(318,73、85页;205,306页; 《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1期,95-96页) 从1905年6月汴洛铁路开工,至宝鸡——天水段完工,历时40年,陇海铁路仍未修到它的起点兰州。


年底

国民政府持有外汇约值1.4亿美元,接收敌伪的黄金和白银约值6 000万美元,再加上剩下的美国借款,美军在中国开支的结还(4亿美元),到是年年底,中央银行自有的资产总计值8.580 499 464 8亿美元,其中美元外汇5.713 663 278 4亿美元,英镑合值0.442 926 561 9亿美元,黄金1.989 209 624 5亿美元,白银合值0.434 7亿美元。旧中国从来没有过如此之多的外汇,此后也不可能再有如此之多的外汇(357,193页)。这正是国民党政府敢于在1946年开放外汇市场、实行自由贸易,胆敢发动并坚持反革命内战的原因之一。


1945年

中国政府正式收回1902年开辟的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316,430页)

1945年

1945年


1月


1日

蒋介石发表广播讲话,声称要 “还政于民”,主张召开国民大会,反对建立联合政府,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


2日

军事委员会设战时运输管理局,俞飞鹏任局长。


同日

行政院任命王懋功为江苏省政府主席。


8日

国民党中常会决定本年5月5日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9日

中美联合生产委员会成立,翁文灏兼任主任,美国纳尔逊为副主任。


16日

行政院任命杨森为贵州省政府主席。


24日

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抵渝,同国民党及各党派商讨召开党派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具体步骤。


2月


2日

军事委员会派李宗仁为委员长汉中行营主任,指挥第一、五、十战区。派刘峙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9日

龙云在昆明就任中国陆军副总司令。


10日

国民政府派王缵绪为重庆卫戍总司令。


同日

宋子文兼四行总处副主席。


16日

王世杰、周恩来发表国共谈判经过。


3月


1日

宪政实施协进会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蒋介石坚持召开国民大会,反对举行党派会议。


8日

远征军攻克腊戍。


14日

国民党中央党、政、军提高行政效能与三联制总检讨会在重庆召开。


27日

行政院发布出席旧金山联合国会议代表团人选,以宋子文为首席代表。


30日

远征军与英印军在乔姆克会师。


4月


20日

三民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干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幕。


23日

国民政府公布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人选。


25日

51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


27日

联合国会议宣布以中、美、英、苏四国外长为联合国会议主席。


5月


4日

昆明2万学生示威,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联合政府。


5日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重庆开幕。21日会议结束。


8日

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杜尼兹在柏林近郊的卡尔斯霍斯特向盟军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同日

蒋介石为欧洲盟军完全胜利分电美、英、苏、法四国领袖致贺。次日,国民政府明令,全国悬旗三日,予以庆祝。


28日

国民党六届一中全会在重庆举行,31 日结束。


29日

中国政府与荷兰签订平等新约。


6月


11日

国民党中常会决定: 后方各省市县应于六个月内成立民选参议会; 军队党部统限于8月1日前撤销。另决定徐道邻继任行政院政务处长。


25日

国民党中常会决议行政院秘书长张厉生辞职照准,特任蒋梦麟为行政院秘书长。


26日

国民政府任命吴奇伟、孙连仲分任湖南、河北两省政府主席。


27日

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飞往莫斯科,商定中苏条约问题。


7月


2日

广西境内国民党军收复柳城,赣南部队克信丰,粤南部队克复化县等地。


3日

军事委员会为简化机构,下令裁撤各省绥靖公署,并限于本月底结束。


7日

国民参政会第四届第一次会议在重庆举行。


17日

国民政府公布 《交通部交通复原准备委员会组织条例》。


26日

中、美、英发表 《波茨坦宣言》,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27日

中国军队举行反攻,收复桂林。


30日

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 《联合国宪章》。


同日

国民政府任命王世杰继任外交部长,谷正纲为社会部长兼农林部长。


8月


1日

国民党中央监委常委会议决议狄膺继任中监会秘书长。


3日

美、英、苏三国发表波茨坦会议公报,决设五国外长会议,经常在伦敦开会,邀请中、法两国参加。


5日

行政院长宋子文、外长王世杰飞抵莫斯科,7日与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会谈。


8日

苏联对日宣战。


10日

蒋介石电令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示对各战区日军投降应注意事项。


11日

蒋介石下达三道命令: 解放区的抗日军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敌伪“擅自行动”;国民党军队 “积极推进”,“勿稍松懈”; 伪军 “切实维持地方治安”。


同日

国民党中常会及国防最高委员会举行联合紧急会议,讨论日本投降有关问题。


12日

蒋介石任命汉奸周佛海为军委会上海行动总指挥,汉奸罗君强为副总指挥,负责维持上海及杭沪一带治安;后来又委任汉奸庞炳勋、孙殿英、孙良诚、吴化文、张岚峰、门致中分别为第一至第六路先遣军总司令。


13日

国民政府任命周诒春为农林部长,罗卓英为广东省政府主席,熊斌、张廷锷、钱大钧、马超俊分任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各市市长。


14日

今日起,蒋介石连发三通电报,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家大计。


同日

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5日

立法院通过 《联合国宪章》。


16日

国民政府派军令部长徐永昌为代表,赴菲律宾参加盟军受降。


18日

蒋介石派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负责处理在中国战区之全部敌军投降事宜,并规定各战区受降主官及受降地区。


同日

中法签订专约,中国收回广州湾租借地。


21日

行政院通过 《沦陷区重要工矿事业处理办法》 与 《收复地区土地权清理办法》。


23日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向侵华日军总司官冈村宁次下令,将解放区抗日武装部队改为“股匪”,不许抗日武装部队向日军收复失地,命令日军向抗日武装部队 “收回” 失地。


24日

国防最高委员会与立法院通过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24日国民政府批准。


28日

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一行代表中共自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及其政府进行谈判。


29日

何应钦密令各战区重新颁发蒋介石1933年反人民内战期间编印的 《剿匪手本》。


同日

国民政府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


31日

蒋介石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国民政府将东三省划分为九省。


同日

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纲要》 案。


9月


1日

国民政府派李宗仁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


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舰 “密苏里” 号上举行。


3日

国民党发表 《告全国同胞书》。


4日

国民政府任命熊式辉兼任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嘉璈为行营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


5日

国民党第三战区部队进入杭州,开始向新四军浙东纵队进攻。


同日

原孙连仲部伪军第二方面军第十四军四师师长魏凤楼在河南淮阳地区率部起义。


9日

日本在南京签署向中国投降书。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签署受降书。


同日

国民党军傅作义、阎锡山部先后向解放区发动进攻。


10日

上党战役开始。


17日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向各地发出 《剿匪手本》。


18日

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在重庆举行参政员第二次茶会。


29日

中、美、英、苏同意成立盟国远东委员会,监督实行投降条款。


30日

蒋介石命令杜聿明以突袭方式解除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地方武装,不久又宣布免去龙云在云南的本兼各职。


10月


2日

国民政府任命卢汉为云南省政府主席,撤销军委委员长昆明行营,调龙云为军事参议院长。


10日

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11日

毛泽东由重庆返回延安。


13日

熊式辉、蒋经国向苏军提出国民党军队在葫芦岛、营口登陆计划。


15日

蒋介石发出密电,要刘峙负责“围剿伏牛山平汉路中段以西、黄河以南地区奸匪皮定钧、王树声部而歼灭之”。


16日

国民党将昆明防守司令部改组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杜聿明为司令长官。


17日

国民党第十七军开抵台湾,在台湾基隆登陆。


20日

国民党发动邯郸战役。


24日

何应钦在广州召开 “剿匪” 会议。


29日

中国与苏联订立 《长春协定》。


30日

国民党军队在秦皇岛登陆。


11月


3日

何应钦在北平发布紧急命令,令国民党军兵分三路进攻张家口、承德、沈阳。


5日

何应钦在北平举行华北剿共会议。


9日

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策划在六个月内击溃八路军、新四军主力,然后分区 “围剿”。


11日

国民政府在重庆召开复员整军会议,16日结束。


12日

国民政府决定于1946年5月5日召开国民大会。


16日

国民党军队在美国支援下攻占山海关。


23日

国民政府公布 《处理汉奸案件条例》。行政院公布 《收复区敌伪产业处理办法》。


26日

国民党中常会与国防最高委员会临时联席会议通过《国民政府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办法》,并决议设立最高经济委员会。


12月


1日

昆明发生 “一二·一惨案”。


6日

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后之 《惩治汉奸条例》。


10日

国民党中常会讨论外蒙问题。


20日

国民政府任命程潜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汉行营主任,余汉谋为衢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为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为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27日

出席政协会议的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恢复谈判。


31日

蒋介石决定1946年1月10日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 1944年   1946年 ☛
000022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