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33年—1937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33年—1937年

大体从1933年起,日本开始对华北进行大规模走私。1933年5月《塘沽协定》 签订后,冀东成为 “非武装地带”,走私有了 “根据地”。1935年5月 《何梅协定》、《秦土协定》 签订后,冀东、察北以致长城沿线成为 “特殊地带”,华北走私更加广泛。同年9月,冀东伪政权成立,走私呈合法化趋势,冀东走私更加肆无忌惮。海上走私大多由大连或营口用帆船、汽船运到秦皇岛一带沿海,然后用火车、汽车南运天津、华北乃至江南,陆路走私则沿长城一线展开。走私是在日本军政当局的公开唆使、纵容和支持下进行的。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公开宣称: “帝国货物之向华走私,为帝国对华之断然手段,其用意在促进华北特殊政治体系之成立而隶属于帝国独立之下,届时政、经、军诸般问题,均可依帝国之意志得以实施和解决”(370,35-36页)。走私的目的不仅在于破坏中国关税行政,打击中国民族工业,而且主要在于变中国,首先是华北为日本的殖民地。日军以军事威胁支持走私。1935年5月,迫令中国海关放弃长城缉私。9月9日,日军当局正式通知秦皇岛海关税务司,要求将所有海关缉私船只上所置机关枪一律撤除。数日后,又要求在战区3英里以内,所有缉私船只,不论其为武装或非武装一律不得行驶,于是海关缉私船乃绝迹于 “战区”。走私如此猖狂也和国民党政权步步退让分不开。冀东走私的货物,主要有棉纺织品、人造丝、糖、卷烟纸、煤油、五金等。据估计,1933—1937年日本在冀东走私货值29 815.4万元。日本浪人和朝鲜人还大量走私白银出口,仅1935年4月至5月间银币私运就达177 900元(159,524页)。自1935年8月至1936年4月,中国关税收入因日本人、朝鲜人走私蒙受的损失达2 500万元。1936年4月一个月就损失800万元(魏友棐: 《平衡预算声中的华北走私问题》,载 《东方杂志》 33卷13号)。走私进口的人造丝、棉纱、布匹、呢绒、卷烟、糖等,比正当进口的工业品和国产工业品便宜得多。如从上海进口的白糖每担18元,红糖每担22元,而私货只要12元或10元左右。走私进口的纱布使天津民族资本生产卒致无法维持,天津华新、唐山华新等纱厂之落入日人之手,都与受到走私日货之挤压分不开。从华北进口的呢绒充斥南方各埠,对国产呢绒构成极大威胁。走私进口的人造丝比国产人造丝便宜得多,使上海人造丝厂家从1935年的21家减少到1936年的六七家,织机从2万部减少到3 000~4 000部。上海的面粉、卷烟、火柴等行业都由于走私而受到很大影响。民族航运业、金融业等也深受其害(159,524-527页; 131,448页;134,58、167、196页; 魏友棐: 前引文)。在华南,日本人、朝鲜人、台湾浪人在日本海军的庇护下,在福建、广东潮汕地区猖狂走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