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17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17年

1917年


1月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2卷5号),提出文学改良需从“八事”着手,白话文学应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陈独秀赴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至北京。


2月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正式揭开文学革命的序幕。
钱玄同致信陈独秀,呼应文学革命主张,指斥“桐城谬种”“选学妖孽”(《新青年》2卷6号)。
胡适发表《白话诗八首》(《新青年》2卷6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白话诗的“尝试”。


3月

柳亚子编《南社小说集》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


5月

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3卷3号)。
胡适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新青年》3卷3号)。
陈衡哲(莎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白话速写《一日》。


8月

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上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讲演(《新青年》3卷6号)。

☚ 1916年   1918年 ☛

1917年

1917年


8月

栎社首任社长赖悔之于台中逝世,终年46岁。


10月

台中栎社举行15周年纪念大会,傅鹤亭当选为社长。


12月

许南英于印度尼西亚棉兰逝世,终年62岁。

☚ 1916年   1918年 ☛

1917年中华民国6年·丁巳


农学

东北地区进行了种子杀菌试验。1917年~1924年间,共试验了硫酸铜、温汤、福尔马林等3种方法的杀虫效果。
东北公主岭农事试验场设立病理昆虫科,日本人宫部任代理科长,进行病虫防治试验。
中国开始由美国、日本等国输进单筒喷雾器,但因价格昂贵,且效用有限,故无法大量推广使用。
中国开始从国外采购巴黎绿、砒酸铅及石灰硫磺液等,供农业学校学生实习之用。


医学

卢谦、丁碧秋等在天津创办《医学卫生浅说报》,1922年停刊。
中西医药函授学校于上海创办 《中西医药杂志》,1918年停刊。
江圣陶在东京创办《中华药学杂志》 (留日中华药学会发行)。
英、美及教会合并济南共和医道、南京金陵大学医科、汉口大同医学,创办齐鲁大学医学院,为山东医学院前身。
北洋政府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工程技术

4月,四洮铁路四平街(今四平市)至郑家屯段(87.9千米)开工。同年11月完工,次年1月临时营运。
9月,粤汉铁路湘鄂段于1912年开工后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材料不能及时运到,工程停滞,至此时才从武昌徐家棚通车到岳阳,全程225千米。
12月,台湾铁路宜兰线(八堵一苏澳,98.7千米) 及基隆至八堵双线 (3.7千米)同时开工。
广州开办广州兄弟创制橡胶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开办的橡胶制品厂。
上海开办上海开林颜料油漆厂。是中国开办的第一家涂料生产厂。
上海和兴铁厂成立,有12吨和35吨高炉各1座,40吨平炉2座。
山西保晋公司建立阳泉铁厂,有20吨高炉1座,每天能产铁12~20吨。
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永利碱业公司(后改名为永利化学公司),生产纯碱,这是中国最早的制碱企业,总工程师为侯德榜。
中、英合办的电灯公司在山海关成立。
宁兴轮船公司在上海成立。
华商大成汽车公司在上海成立。驶行于张家口至库伦间。
英国烟草公司在山东坊子设立规模很大的干燥制烟厂。
大沽造船所建造“海鹤”号、“海燕”号炮舰,排水量分别为227吨和56吨,航速11~12节。


1917年


文化

丹麦两位作家卡尔·耶勒鲁普与亨里克·彭托庇丹同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齐美尔著《社会学的根本问题》,论证了社会学的性质、对象及内容。
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出版。
德国苛勒发表《人猿的智力测验》,初次提出“顿悟说”。
美国威斯勒发表《美洲印第安人》。
法国罗丹逝世。其雕塑作品对欧洲近代雕塑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4月,列宁发表《帝国主义论》,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任务。
9月,俄国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成立,提出用实验室方式建立纯无产阶级文化的观点。
英国皮古发表《货币的价值》,提出了著名的剑桥现金金额方程式。
德国爱瑞保的《农业经营经济学概论》出版,重点论述了农业经济组织。


政法

日本设立临时外交委员会,直隶于天皇。
阿富汗出现“士兵苏维埃”,逮捕反动军官,要求独立。
荷兰实行普选制,妇女始享有选举权。
卢森堡改变继承法,女大公始享有统治权。
2月5日,墨西哥颁布新宪法,规定普选制和实行土地改革等,成为当时拉丁美洲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宪法。
3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波多黎各组织法》(《琼斯法》),波多黎各成为其属地。
3月12日,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政府,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4月7日,德皇威廉二世颁布《复活节宣言》,废除普鲁士三级投票制。
4月16日,德国20万五金工人大罢工,要求普选,停止战争。
5月1日,法国工人大罢工,要求民主,制止战争。
5月7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会议于彼得格勒举行,制定了党的总政治任务。
7月16日,彼得格勒50万民众示威,被武力镇压,政权落到临时政府之手。
7月20日,塞尔维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门的内哥罗等民族代表签订《科学公约》,决定组成在塞尔维亚王朝统治下的统一国家。
8月1日,罗马教廷向参战国提出和平建议。
8月8日,布尔什维克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武装起义。
8月21日,意大利都灵工人罢工,5天街垒战后失败。
11月2日,《贝尔福宣言》发表,提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民族家园,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美国与日本达成《蓝辛一石井协定》,重申在华门户开放政策和机会均等原则。
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彼得格勒工人、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苏俄选出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第一任主席。
11月8日,苏俄颁布《土地法令》,实行土地国有制。
苏俄颁布《和平法令》,制定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12月5日,苏俄与中欧同盟国签订临时休战协定。
12月6日,芬兰宣布独立,完全脱离俄国。
12月7日,美国对奥匈帝国宣战。
建于1863年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获诺贝尔和平奖。


经济

英美资本掠夺南非矿产资源的垄断组织南非英美公司在约翰内斯堡成立。
美国钢铁业垄断组织阿姆科钢铁公司在俄亥俄州的米德尔顿成立。
美国化学工业垄断组织联合碳化物公司在纽约成立。


军事

1月31日,德国通知美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2月3日,美轮“豪桑图尼克号”被德国潜艇击沉,美国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
3月1日,美国公布德国与墨西哥结盟共同进攻美国的齐默尔曼电报。4月6日,美对德宣战。
4月,英军在阿腊斯战役中使用毒气弹投射器进攻。
6月14日,美国潘兴将军抵达巴黎指挥美国远征军。
11月20日,英军首次以坦克密集队形进攻康布雷,德军反攻,迫使英军放弃大量攻占之地。


1917年中华民国6年·丁巳


文化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开创自由、民主的学风。
梁漱溟在北京大学开讲印度哲学。
吴虞发表《吃人与礼教》一文,抨击旧礼教和封建文化。
黄炎培首创职业教育,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
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主张文体改革。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改革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月1日,《太平洋》杂志在上海创刊,李剑农任主编。
9月,“远东运动会中国委员会”编著的《运动技术概要》出版。


政法

1月9日,张勋召开各省督军第三次徐州会议,段祺瑞派人参加商讨对付国会办法,提出取缔国会,修改约法,改组内阁,改组总统府等五项议案。
2月,北京政府中以黎元洪为代表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代表的国务院,在国会议宪时,因制定宪法、是否参战以及由谁主持参战等问题,发生“府院之争”。
朱执信发表《中国存亡问题》,反对中国参战。
2月9日,外交部抗议德国采用海上新潜艇战略。
2月18日,“外交商榷会”在北京成立,积极反对参战。
3月14日,北京政府正式发出照会宣布对德断交。
4月25日,段祺瑞召各省督军在京举行“全国军事会议”,决议赞成参战,黎元洪在此提案上盖印。
5月10日,段祺瑞纠集军警流氓3 000余人组成“公民请愿团”,围攻国会,要求通过参战案,未遂。
5月22日,张勋召集督军团举行第四次徐州会议,主要讨论并确立推翻总统、复辟清王室的计划和策略。
5月23日,黎元洪令免国务院总理、陆军总长段祺瑞职。
5月28日,黎元洪特任李经义为国务总理。
5月29日,在段祺瑞的指使下,安徽、奉天、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脱离中央。
6月2日,独立各省在天津设立“军务总参谋处”,宣称成立“临时政府”、“临时议会”,皖、鲁、豫各派重兵进逼北京,策划武力倒黎。
6月13日,黎元洪在张勋胁迫下,解散国会。
6月21日,天津“军务总参谋处”宣告解散,“府院之争”结束。
6月30日晚,张勋等开“御前会议”,发动复辟。
7月1日,张勋等拥清宣统帝溥仪在京复辟。
7月2日,黎元洪避居日本公使馆,电请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四川等省通电反对复辟。
段祺瑞组“讨逆军”,自任总司令,在天津马厂誓师,通电进京讨伐张勋。
7月4日,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7月7日,讨逆军败张勋于廊坊。
7月12日,讨逆军进京,张勋逃入荷兰公使馆,溥仪再次退位。历时12天复辟丑剧结束。
7月14日,黎元洪通电去职。
7月17日,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维护《临时约法》,率领脱离北洋军阀政府的部分海军舰队南下抵广州,联合西南各省进行“护法”活动。
7月21日,程壁光率舰队南下,发表海军《护法宣言》,宣布海军讨逆三大目标。
8月6日,冯国璋在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
8月14日,北京政府发《大总统布告》,正式向德、奥帝国宣战。
8月25日,“非常国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决定成立护法军政府。护法运动开始。
9月1日,广州非常国会推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
9月10日,孙中山就职,护法军政府正式成立。
10月7日,孙中山通电否认北京政府,下令进行北伐。护法战争开始。战争遍及十余省,段祺瑞武装统一之计划屡屡受挫。
11月10日,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王揖唐任议长。
11月15日,段祺瑞被迫辞职,其内阁在武力统一计划失败后第二次倒台。
11月30日,冯国璋任命王士珍署理国务总理。
12月25日,冯国璋部署停战令,愿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问题。


经济

2月10日,中法合资创办的华法振业银行在北京开业。
3月16日,四川万昌开为商埠。
8月28日,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向日本正金银行借款1 000万日元。此为“西原借款”之一。段氏政府出卖主权,几年借款达14 500万日元。
12月,中日合办的上海交易所开业。


1917年


数学

伯恩斯坦[俄]提出概率论的公理化结构,建立了概率论的第一个公理化体系。
勒维·契维塔[意]提出“平行移动”的概念。他由考虑黎曼流行上两个向量的平行意义出发,定义向量场X(t)沿曲线场平行移动,如它对曲线的协变微分等于零。由此推测沿着测地线(也就是短程线),曲线切线是平行移动的。
哈台、立笃武特[英]应用复变函数论的方法来研究数论,建立了解析数论。


物理学

C.巴克拉[英]因发现X射线对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查普曼[英]和恩斯考克[瑞士]各自用玻尔兹曼的输运方程,求出了气体的黏滞性、热传导、扩散等输运系数的严格表达式。
爱因斯坦将引力方程(非线性方程)在离引力源较远的地方作线性化近似处理,从而得到一个波动方程,据此预言可有引力波从物质出发,且以光速传播。


化学

哈恩与迈特内尔[奥]共同发现了元素镤。
兰米尔在液体表面上表膜的研究中,设计成“表面天平”,用以测定分子在膜内的表面积,从而建立分子表面定向说。
普瑞格[奥]著《定量有机微量分析》一书,总结他的有关成果。


天文学

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会议报告》上,发表了《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察》论文。这是一篇关于宇宙学的开创性论文,爱因斯坦在论文中提出了宇宙的有限无边模型,后来被人们称为“爱因斯坦宇宙”。
美国M.威尔逊装置成100英寸(2.54米)的反射望远镜。
德西特[荷]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考察,提出膨胀宇宙模型。这个宇宙在不断膨胀着,但它的物理平均密度等于零,因此是一个有运动而无物质的空虚的宇宙。后来它被称为“德西特宇宙”。
柯蒂斯[美]发现仙女座大星云里有许多新星,数目极多;并宣称仙女座大星云的距离为50万光年,因而是一个银河系外的天体系统。
金斯[英]根据X射线和穿透性更大的γ射线是极有效的电离剂的理论,提出恒星内部的原子高度电离(即其外部电子都被剥夺)的概念。
金斯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潮汐假说。


地学

巴莱尔[美]进行了侵蚀和堆积基准面的研究。
查瓦里茨基[苏]创立岩石化学成分的计算和岩石化学的分类方法。
史蒂勒[德]根据地槽的形状,岩浆活动和沉积来源,以及所在的位置等,首先提出把地槽分为正地槽和准地槽,前者位于地台之间,后者位于一个地台之内。
法国首先把垂直航空摄影应用于地理学研究,并取得一幅垂直照片 (法国巴黎的一部分),以供地理研究之用。
矢部长克[日]发表了《关于日本列岛地壳结构问题》论文,对日本列岛地壳的构成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志田顺[日]发表了《地震初震方向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


生物学

C.荣格[瑞士]出版了《无意识生理学》。
劳特西[荷]根据金鱼草杂交实验,发表“因杂交而进化”的理论,认为杂交在新种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否认自然选择的作用。
奥斯伯恩[美]著《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一书出版,根据古生物学的观点提出定向进化理论。
埃雷尔发表《一种拮抗痢疾杆菌的看不见的微生物》论文,认为存在一种细菌性病毒,他称为“专性噬菌体”。
弗洛伊德[奥地利]专著《精神分析引论》出版,开创了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新领域。
科塞尔[德]著《生物化学入门》一书出版,总结了当时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


医学

美国开始防治牛的结核病。
姚雷格[奥]提出用慎重引起发热的方法可能使某些精神病得到改善的设想,并进行实验治疗,收到较好效果。


工程技术

德国制成商业洗涤剂。
帕森斯[英]发明齿轮泵。
英国人提出缆绳承受张力的大扇形屋顶结构。后设计出650平方米的圆屋顶结构设计(未建造)。
柯尔伯恩[美]发明了伯恩玻璃制造法。
美国在圣劳伦斯河上建成凯贝克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臂桥。
美国生产出大量的火药、TNT烈性炸药、大炮、机枪、坦克、潜艇、水雷。美国的航空工业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展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开始将芥子气用作毒气。

1917(民国六年)


1月13日

申新、福新向台湾银行借款30万日元,年利8厘,以3个月为期。4月13日再向中日实业有限公司借款40万日元,年利8厘半,以6个月为期。这笔借款实际也是从台湾银行借来的。均以申新一厂、福新一厂、三厂财产作抵。(131,60-61页)


1月20日—1918年9月28日

1917年1月20日交通银行总理曹汝霖与日本朝鲜、台湾、兴业三银行签订第一次交通银行借款500万元。这是所谓 “西原借款”的第一笔。同年9月28日签约的第二次交通银行借款2 000万日元。西原借款中还包括: 1918年4月30日签约的有线电信借款2 000万日元,6月18日签约的吉会铁路借款垫款1 000万日元,8月2日签约的吉黑两省森林金矿借款3 000万日元,9月28日签约的满蒙四铁道借款垫款2 000万日元,山东二铁道借款垫款2 000万日元,参战借款2 000万日元。以上共计8笔共14 500万日元。通过 “西原借款”,日本取得了开采吉林、黑龙江金矿和森林,修筑吉(林) 会(宁) 铁路、满蒙四铁路、山东济(南) 顺(德。今邢台)、高(密) 徐(州) 铁路的权利,控制了中国的电信和交通银行。西原借款的69.3%用作了军费。段祺瑞依仗日本借款,没有一天停止对南方的征伐,也没有一天停止与北洋军阀中其他派系的摩擦。(裴长洪: 《西原借款与寺内内阁的对华政策》,载 《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2月23日

1917年2月10日成立的沪北钱业公会于是日改名为上海钱业公会。1931年改组为上海市钱业同业公会。1921年2月创办 《钱业月报》。(126,646、647、652页)


2月

日人内垣实等创办吉林共益公司,它 “以日华合办的各种企业为目的”。这是一个包括投资矿山、森林、电力、铁道、农业等方面,计划庞大的侵略组织。在资金上,得到了三菱合资会社的支持。(365,128-132页)
2月 中法振兴银行(Sino-French Bank) 成立,总行设北京,天津、上海及汉口等地设有分行。资本200万元。1923年8月(一说1924年) 在未获中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在北京发行纸币。(332,186-187页; 108,1159页)
2月 美商在上海创办安迪生中国电料公司(亦称奇异安迪生电器公司,China General Edison Co,Inc.),资本65万美元,按纽约州法律注册。最初业务是对华销售美国灯泡,后来发现中国工资低廉,便设厂制造。在1928年以前 “专制灯泡及一部分电料铜瓷件,资本雄厚,雇工几及华厂全业之半”。(394,310页; 315,21页)


2—3月

日本与英、法互换照会,英、法认可日本承袭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日本则以保证中国与德国断绝邦交为交换条件。(137,上卷,2分册,380-382页)


3月14日

北洋政府宣布与德国绝交。3月15日,汉口地方当局接管1895年建立的汉口德租界。3月16日,天津地方当局接管1895年建立的天津德租界。8月4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回两处德租界。(316,398-399、450页; 408,78页)


3月

荣家租进华兴面粉厂(1902年由祝大椿创办。见347,418页),改称福新六厂。1919年正式作价买进。租金和买价都是从本厂盈利中提付的。经过改进,“内部焕然一新”,生产能力提高到每日夜出粉4 000包。(131,48页)


4月30日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恢复兑现,历时将近一年的停兑风潮结束。(315,267页)


4月

汉阳铁厂新建的容积为30吨的7号平炉建成开炼。(367,221页)
4月 宁波通久源纱厂焚于火,损失约50万元。厂基后出售与和丰纱厂。(301,344页)4—5月 申新以40万元收买恒昌源纱厂(由1907年成立的中日合资九成纱厂演变而来)。“日商纱厂为华商购得者,只有此厂”。对外仍用恒昌源名义。至1919年3月始改名为申新二厂。1919年新老机纱锭共有34 000枚。1937年因债务关系被中国银行与上海银行接管。(131,59、83页; 301,349页)


5月1日

日本擅自在长沙开办中日银行,以不足20万元之资本发行200万元之纸币,遭到长沙各界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此银行不久即停业。(108,993-1005页)


5月15日

金城银行创立于天津,下半年在北京设总经理处,总经理周作民。9月间在上海设立机构,1918年改为分行。1918年在汉口设分庄,1920年改分行。额定资本200万元,实收50万元。1919年1月收足200万元,1922年收足500万元,1923年增为1 000万元,1927年收足700万元。(154,前言,2页; 正文,13、16、17、56、64、65页; 籍孝存等: 《周作民与金城银行》,载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13辑)


5月29日

《银行周报》创刊。1918年改隶上海银行公会。(356,87页)


5月

广东省政府改组广东官银钱局,设立广东地方实业银行,额定资本300万元,官商各半。因政局异常混乱,1920年停业。(363,219-220页)


6月

羌帖在中东铁路附属地行使既久,“遂成本位,我国货币反不通行,喧宾夺主,损失利权。……近来欧战延长,羌洋价格日见跌落。”营业大受影响。吉林省长公署乃建议中国、交通、殖边三银行发行银元及银票各5万元、铜元各10万枚。“此虽为救济现状之办法,实为推行国币之先声。此后国币增多,推行尽利,羌洋本位庶可变更。”(212,999-1001页。108,975-979页 “北洋政府抵制卢布贬值措施”中未谈及此事)


7月2日

招商局客货轮 “安平号”离津返沪,在山东威海附近触礁沉没,损失百万元以上。(321,319-320页)


8月14日

段祺瑞政府宣布对德宣战,宣布中国与德、奥所订立的条约、合同、协约等一律废止。中国彻底取消了德、奥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同日开始接管德华银行。1918年,大战结束后,该行复业,继续在华发行纸币。(章伯锋主编: 《北洋军阀》,6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121页; 108,1150-1151页;332,23页;413,38页)
8月14日 中国政府收回1902年建立的天津奥租界。(316,450、430、399页;408,158页)


8月22日

浙江兴业银行与交通银行签订领用交行兑换券合同。(108,180页)


8月23日

汉冶萍公司与日人安川敬一郎签订合办九州制钢公司的合同,公司资本定为1 000万日元。为支付第一次应纳股款,汉冶萍向安川敬一郎借用日金125万日元,年息在6厘至7厘之间,汉冶萍公司每年供应不少于6万吨的生铁。钢厂虽建成,但因欧战后钢铁价格低落,1925年6月同意解散合办组织。(136,654-660、673页;365,99页)


8月28日—1918年7月5日

财政部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签订善后续借款垫款1 000万日元的合同,年息7厘,每百元实收93元,还须扣除银行手续费1%。以盐务收入全数作为担保,偿还期限一年。1918年1月6日签订第二次垫款1 000万日元的合同。1918年7月5日签订第三次垫款1 000万日元的合同。条件均与第一次同。三次垫款均用作兑换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京钞的准备基金。(102,1279-1281、1334-1337、1378-1381页;108,418页;123,145页)


8月

从是月起,关税收入在摊还所有外债和赔款之后,还有一大笔款项供政府花销,出现了所谓 “关余”。(400,467页)


9月8日

8月14日,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后,是日各协约国公使向北京政府送交了一分联合照会,声明协约国同意下列事项: 一、将应付各该国的庚子赔款展期5年,即自1917年12月1日延至1922年11月30日; 二、将应付德国和奥匈的赔款一律取消,将天津、汉口德奥两国租界改为公共租界,查封两国商行; 三、修订进口税则,以期将税率提高到切实值百抽五的水平,中国对 “无约国”宣布普通税则; 四、在得到 “协约国使馆之同意”后,中国军队可以 “暂行进入天津特定之区域内”,唯以对德、奥人民实施监督所必要的程度为限(1902年7月18日中国与各国就交还天津交换的照会中曾规定中国不得在天津周围20华里内驻扎军队,后改为不得在距30公里以内驻扎)。(406,419页;213,38-40页)


9月24日

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分号,由广东分行管辖。受战事影响,1919年2月24日,广东分行改为分号,香港分号改为分行,广东分号受香港分行领导。(356,67-68页)


10月12日

1915年5月25日 《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 第7条规定: “中国政府允诺……速行从根本上改订吉长铁路借款合同”(102,1101页)。据此,日本政府迫使中国政府于是日与南满铁路公司签订《吉长铁路借款合同》,将原来向南满铁路公司借用一半资金改为借用全部资金650万日元(扣除1908年11月12日借款续约所借215万元未还之余额199万日元后,实交451万余日元),九一五扣,年利五厘。还清期限30年,不得提前全部还清。在借款期内,北洋政府委托满铁 “代为指挥、经理、营业”。吉长铁路已成为南满铁路支线。公务主任、运输主任、会计主任均用日本人。所收运费及其他进项应存于日本银行。(102,1294-1295页; 419,54-55页)


10月20日

侨商马应彪1900年在香港创设先施百货公司。1912年又在广州设立先施百货公司。是日,设于上海南京路的先施公司完工开幕,经营商品一万多种,营业员300多人。资本200万港元。1919年,港、粤、沪三地的先施公司实行合并,由香港总公司统一调度,资本700万港元。(397,656页;140(三),143页)
10月20日 北京政府交通部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日本电气公司合资在北京成立了一家中、日、美合办的中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lectric Co.,Ltd.),核定资本100万美元,中国政府交通部出资50万美元,美国西方电气公司25万美元,日本电气公司25万美元。交通部的出资似乎是由借款而来。1925年西电公司和日本电气公司的股权全由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nternational Telephone & Telegraph Corp.) 收买,成为摩根财团在上海的一家垄断性企业。1931年前中国电气公司迁总号于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广州诸埠设分号、工厂或营业所。它不仅独占了上海电话公司业务,而且也包揽了上海和各地的电讯器材供应和工程修理安装业务。(315,21页; 365,90-91页;394,117页)


10月

1907年创立于上海的华商火险公会由于香港、广州等地华商保险公司的加入,至此改名为华商水火险公会。(363,280页)


11月2日

日本前外相、特使石井菊次郎与美国国务卿罗伯特·蓝辛(Robert Lansing) 互换照会,美国 “承认日本在中国,特别在中国之与日本属地接壤的部分,有特殊利益”。日本承认永远遵守所谓 “门户开放”和 “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史称蓝辛石井协定。华盛顿会议上,日美双方决定取消该协定。1923年4月14日,美日同时宣布废除该协定。(137,上卷,2分册,385-386页; 420,65、116页; 365,146页)


11月20日

北洋政府与美国广益公司签订《整理运河七厘金币借款合同》,借款额美金600万元,年息7厘,20年还清。整理运河之工程由美国裕中公司(Siems & Carey Company) 承办,总工程师及总稽核均须用美国人。后由美日协议按7/12和5/12负担。1918年5月广益公司与日本兴业银行共同垫款美金25万元,1919年7月垫款美金35万元,1920年4月至7月广益公司垫款美金25万元,1921年6月垫款美金55 000元,共垫90.5万元,以国库券作担保。(102,1321-1328页; 123,160-161、168-169、174-175、182-183页) 整理运河情况不详。


11月22日

北洋政府与日本兴业银行等11家日本银行签订借款500万日元救济京畿水灾的合同,年利7厘,期限一年,以临清、多伦、杀虎口三常关的收入为担保。先扣除本借款6个月利息相当之金额,作为保息之用。(102,1332-1333页)
11月22日 以大总统令公布新的 《中国银行则例》。资本额6 000万元,分为60万股,每股100元,先招1 000万元,计10万股。政府得酌量认购,以资提倡。“官商股份招足1 000万元,即成立股东总会”。在1913年经参议院通过的中国银行则例和1915年参议院修正通过的中国银行则例中都规定: “总裁、副总裁简任。董事监事由股东总会选任。”至此,改为董事、监事由股东总会选任,总裁、副总裁由董事中简任。虽然任命总裁、副总裁之权仍属于政府,但选举总裁、副总裁之权已操之于大股东。1918年2月17日,在招足股份12 279 800元的基础上,中国银行召开第一次股东总会,选出第一届董监会,北洋政府在当选董事中分别简任王克敏、张家璈为正、副总裁。(356,838、113页;212,111-123、190、330-331、339页; 363,96页)
11月22日 俄国克伦斯基政府与日本通过换文,擅自决定将中东铁路哈尔滨至宽城子段让与南满铁道会社。直到1918年5月,日俄才通知中国。克伦斯基政府旋即崩溃,谈判未能继续进行。(122,328-330、369页)


11月23日

1912年,买办郑伯昭被授权代销英美烟公司的 “红锡包”香烟(当时称大英牌)。为此,他组织了永泰和公司。至此,英美烟公司与之签订合约,在永泰和公司的基础上组织永泰和烟草公司(资本100万中国元),规定自1918年1月1日起,以15年为期,以永泰和为 “大英牌”香烟独家经销,非经英美烟公司书面同意,永泰和 “不得出售其他任何公司的产品”。英美烟公司拥有永泰和公司51%的股本额。英美烟公司允许郑获取2%的佣金。郑以下的区经销商获取1%的佣金,再以下的大小经销商获取4.5‰的佣金。1920年10月1日,以郑为总经理的永泰和烟草公司成立,其贩卖网遍布中国各地。在永泰和的经营下,到1925年 “五卅”运动爆发时,“大英牌”香烟已成为英美烟公司在中国销量最大、在世界上销量第二的香烟。(144,29、621-623、36-37页; 148,437页)


11月

保晋矿务公司在阳泉桃河北岸的平潭垴村南兴建保晋铁厂。此为山西近代第一家国人自办的冶金工业企业。资本70万元,机械设备价值40余万元。1922年开工,嗣后工作时有间断。土法炼铁。“矿石向由土法散漫开采,因矿床不规则,一窑采尽即移往他处。每吨矿石售价约四元五角。”“在铁道以北地区还建有炼铁炉972座,多采土法炼铁。”1926年8月,保晋铁厂第一高炉出铁,日产生铁15吨左右。此为山西省高炉炼铁的开始。1928年产铁4 814吨,1929年2 837吨,1930年2 586吨,1931年5 562吨,1933年5 200吨。保晋铁厂还生产锅炉、水泵、高车、花机、布机、车床、陶瓷等30多个品种,推动了阳泉陶瓷、耐火、铸造工业的发展。阳泉还是晋东地区食盐集散市场。阳泉境内经营盐业的有久大精盐公司等。阳泉更是煤炭的重要产地。1931年至1934年平均每年经正太铁路阳泉站发运的煤炭在50万吨以上。阳泉还集中了为数不少的煤矿工人和铁路工人。1904年阳泉就设立了自治警察所。抗战前阳泉已是镇建制,归平定县管辖。此后,平定逐渐衰落,阳泉则于1947年设市。(《民国档案》2007年第2期,54-55页; 《第三次中国矿业纪要》,56-58页; 《第四次中国矿业纪要》,304页; 《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379-380页)
11月 虞洽卿之子虞顺恩与人合办宁兴轮船公司,购进3 439吨的 “宁兴”轮船,行驶沪、甬航线。其船由三北公司调配,并不单独核算。(120,1092页; 315,332页; 《虞洽卿研究》,230、298页)
11月 京津大道(公路) 开工。受战争和经费的影响,工程时开时停,直到1923年才全线通车,全长132公里。(409,352页)


12月1日

1917年11月28日,日本寺内内阁(1916—1918) 以敕令取消横滨正金银行在关东州发行以金币或日本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为兑换准备的银行券的发行权。1917年12月1日,朝鲜银行即成为对我东北进行金融侵略的主要银行。原由正金银行发行的银行券,逐渐由朝鲜银行券取代收回,朝鲜银行纸币(朝鲜银行早在1913年就已开始发行纸币。见416,222页) 成为旅顺、大连租借地及南满铁路沿线的法偿通货。朝鲜银行发行的所谓金票并不是以黄金为单位或以黄金为准备,而仅仅是以日本中央银行的钞票为保证,持有朝鲜银行金票可以向日本银行兑换日钞,这就是资本原甚贫乏的日本侵略者惯用的阴诈手法。朝鲜央行1920年发行额为14 552万日元,约1/3流通在中国,在东北广泛流通,极具声势,可充当中日之间贸易的中介,也可作东北和关内之间调拨资金的筹码。过去由正金银行所代理的大连的总金库业务亦于1918年1月1日由朝鲜银行接管。(108,1016、1023页; 416,203、222页; 332,129-130页)
12月1日 华商纱厂联合会成立。1918年3月14日召开第二次会议,有13家代表列席,会上选举张謇为会长,聂云台为副会长。1931年有会员48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组织解散。(《方显廷文集》 1卷(《中国之棉纺织业》),285页,商务印书馆,2011; 《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126页)


12月25日

北京政府颁布适用于无约国人民输入货物的 《国定进口税则条例》,其中第4条中有中国近代第一个国定的进口税率。但未得到列强支持,北京政府也无实行的决心,结果成为一纸空文。(340,197-198页)


12月30日

北洋政府陆军部与日本泰平公司签订借款日元1 718万余元订购军械的合同。1918年7月31日又签订《第二次军械借款合同》,陆军部向泰平公司借款2 364万余日元订购军械。这些军械供段祺瑞与南方各省作战之用。(102,1393-1395页; 123,154-155、156-157页。两书略有出入)


1917年

天津成立华商水火保险公会组织。(363,280页)
是年 天津郑效三等创办北方航业公司,资本30万元,先收一半。有两艘轮船在北方各口间行驶。资本收齐后,又购两艘大轮,将航线扩大为南至香港、广州,由上海溯长江至长沙、宜昌,并偶至新加坡、海参崴等处,合计已达八千余吨。厉年多有亏蚀,以致无法维持,1936年决定改组,加入日资。(328,493页; 120,1129-1130页)
是年 穆藕初联合纺织业大资本家聂云台等组织 “植棉改良社”,刊印 《植棉浅说》和各种相关书刊,并购买大批美棉种子分送各省种植。1919年1月全国纱厂联合会又设立植棉改良会,提倡和指导全国植棉改良事宜。经过包括植棉改良社和植棉改良会在内的各种促进中国棉产推广和改良的活动,中国外国棉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从1922年的占总面积的15%和总产量的16%分别提高到1936年的52%和51%。(《穆藕初文集》,46、688-689页)
是年 由上海外商丝业联合会、江浙皖丝厂茧业总公所以及法国商会组成中国合众蚕丝改良会,其目的在 “改良中国蚕种”。1919年英国、日本和美国商会也相继加入。(111,161-162页)
是年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厂开工生产,有6台卷烟机。1922年春又在上海建成新厂。(148,52、145-146页)
是年 1916年5月重庆中国银行遵令停止兑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到1917年6月,“川中券价由八一二陡落至六五六,且有江河日下之势,现金利息日三四分,商号倒闭日有所闻。尤可虑者,滇黔川军杂处一省,军人持券交易,每以价格悬殊与商人龃龉,不即设法维持,后患何堪言状。”重庆汇水陡涨。“沪上规银一千两向值渝银九百五十两,今则汇水奇昂,在渝须交千两以上矣。”冯玉祥、曹锟等军队携带大量在四川所领中、交银行纸币进入湖北省要求兑现,又给湖北造成很大的压力。(212,1002-1012页)
是年 1884年德商创办祥泰木行(China Import & Export Lumber Co,Ltd.) 于上海,初办时规模甚小,但业务发展迅速,自备9艘千吨级铁壳轮船参与货运。1917年安利洋行与祥泰木行合作,使之成为英商企业。1923年安利更成为祥泰的全权经理行。1926年沙逊集团兼并安利之后,1936年沙逊集团占祥泰木行实收资本的32.42%。如果加上香港信托公司的8万股,则整个沙逊集团最高拥有祥泰实收股份的66.93%。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祥泰木行垄断着我国的木材进口业。它的上海锯木总厂具有日锯原木7万英尺的生产能力,是我国最大的一家木材加工厂。祥泰在我国各地设有分行,利润甚高。(394,608页; 324,77页; 315,17页; 398,上册,429页)
是年 美孚石油公司的班船美滩号和亚细亚火油公司的班船安澜号开始经川江入川推销煤油。(308,226页)
是年 英美烟公司在山东二十里铺、安徽门台子建烤烟厂。(144,1615页)

1917年

1917年


1月


1日

胡适在 《新青年》 杂志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白话体。


2月


21日

孙中山在上海写成《会议通则》一书,又名《民权初步》。该书阐述西方国家民主制度有关会议的各项细则。4月出版单行本。


3月


9日

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反对参战。并电英国乔治首相,停止诱中国参战。


10日

上海商界联合会通电反对参加世界大战。全国各地商会纷纷响应。


中旬

孙中山致电圣彼得堡,祝贺俄国二月革命胜利。


27日

孙中山批示朱和中自北京来函,嘱注意俄国革命。


30日

中华革命党通告海外党员,准备恢复国民党名称。


4月


30日

刺宋教仁案要犯洪述祖在上海被捕。


5月


2日

孙中山就段祺瑞派员持函到沪疏通宣战案一事复函,重申反对参战理由。


11日

孙中山与唐绍仪等联电黎元洪,要求惩办滋扰国会之伪公民团。


16日

孙中山电促各政团暨国会两院议员,否决对德宣战案。


22日

孙中山再次与章炳麟等电段祺瑞暨两院议员,促速解决外交问题。


23日

黎元洪免国务总理段祺瑞职,令外交总长伍廷芳兼代。28日,任命李经羲为国务总理。


同日

孙中山复函李宗黄,指出军阀“谋解散国会,破坏约法,大局前途仍未许乐观”。


29日

督军团叛乱。安徽省长倪嗣冲首先宣布“独立”。旋河南、浙江、山东、黑龙江、直隶亦宣布“独立”。


31日

众议院改选吴景濂任议长。


6月


6日

孙中山愤北洋军人叛乱,与章炳麟联名电西南各省讨逆救国。


8日

孙中山再电西南各省督军、省长、议会,促速出师讨逆。


10日

孙中山与章炳麟联名电黎元洪,盼清除主谋倡乱之徐世昌、段祺瑞、张勋、梁启超等。


13日

黎元洪为张勋所胁,下令解散国会。


14日

孙中山命胡汉民至广州,商讨逆护法。


16日

孙中山派戴传贤赴日本调查中国复辟党运动。


19日

孙中山发表英文《实业计划》一书的《第一计划》。


同日

孙中山通告各支分部,党员准备讨贼,维持共和。


23日

孙中山在沪积极运动海军护法。本晚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等 “会商大计”。


7月


1日

张勋等在北京拥戴废帝溥仪复辟,仅12日即失败。


3日

孙中山就张勋复辟事,在上海寓所与章炳麟、唐绍仪、程璧光及海陆各军官会商,决定通电全国,南下护法,讨伐叛逆。


8日

孙中山以时局骤变,与章炳麟、朱执信等由上海启程赴粤。


11日

廖仲恺奉孙中山指示,致函仰光华侨饶潜川等,说明南下护法目的为图建造真正之共和国家,希望筹款,以济军用。


12日

讨逆军进入北京,张勋逃入荷兰使馆,复辟丑剧结束。


14日

黎元洪通电辞总统职,段祺瑞入京复任国务总理。


18日

国会议员发表宣言,声明将在广州开非常会议。


19日

孙中山致电段祺瑞,责以大义,望诛叛乱复辟诸逆,将功赎罪。


21日

程璧光发表宣言,响应孙中山护法号召,率舰队南下。


同日

孙中山在广东全省学界欢迎会上演讲“知难行易” 学说。


31日

孙中山在广州告新闻界,解决时局最美最易之法,则在召集旧国会。


8月


1日

冯国璋抵京。6日,通电就任临时大总统。


5日

程璧光率海军舰队抵黄埔,护法声势大振。


11日

云南督军唐继尧通电护法。


14日

北京政府对德宣战。


20日

孙中山与抵粤国会议员商谈召集国会非常会议及组织政府二事。


21日

冯国璋复电唐继尧,以所谓旧国会“祸国殃民”,拒绝恢复。


25日

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开幕。会议通过《国会非常会议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


9月


1日

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


2日

孙中山电请黎元洪南来组织正式政府。次日,国会非党会议议决再次电促黎元洪来粤。


10日

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宣言戡定内乱,恢复约法,于是广州护法军政府正式成立。旋任命各部总长。


12日

陈炯明任大元帅府第一军总司令。


13日

孙中山致电唐继尧,告以特派军政府秘书长章炳麟为全权代表,由港赴滇与其筹商时局。


15日

孙中山任命汪兆铭代理大元帅府秘书长。


18日

湖南零陵镇守使刘建藩在永州通电护法。


22日

孙中山任命徐谦代理大元帅府秘书长,张继为军政府驻日外交代表。


25日

马君武署理大元帅府交通总长,王正廷署理外交总长。


25日

军政府宣布对德宣战。


同日

廖仲恺署理大元帅府财政总长,居正署理内政总长。


10月


3日

孙中山通电反对北京政府重组参议院。


6日

护法战争开始,南北军在湖南衡山、宝庆一带激战。


7日

孙中山通电各省讨伐段祺瑞、梁启超等。


9日

孙中山主持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出师北伐等问题。


14日

许崇智署理大元帅府陆军总长,黄大伟代理军政府参军长。


19日

广州国会选林森为参议院议长。


26日

谭浩明就任湘粤桂联军总司令。


11月


7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10日始上海《民国日报》 陆继刊载此消息。


10日

孙中山致函章炳麟等,论述西南两广局势,并期望唐继尧即日宣布就元帅职。


14日

孙中山致电唐继尧、陆荣廷,促西南联合。


15日

孙中山命海军炮击广东督军驻地观音山,以驱逐陈炳焜。程璧光拒绝执行。


18日

直、鄂、苏、赣四省督军曹锟、王占元、李纯、陈光远通电北京政府及西南各省,请撤兵停战。


20日

孙中山与陆荣廷、唐继尧等联名致电日本当局,反对向段祺瑞政府提供军械借款。


21日

非常国会发表通电,重申恢复约法,重集旧国会,组织合法内阁。


同日

孙中山任命黄复生、卢师谛为四川国民军正副总司令。


27日

程璧光邀李烈钧、陈炯明、郭椿森、胡汉民等在珠海开军事会议,商海陆军联合援闽。


12月


1日

黎天才、石星川据湖北荆、襄独立,组靖国军。


9日

陆荣廷等背叛护法军政府,与冯国璋暗中接洽通电主和。


10日

孙中山电唐继尧请拥护军政府,出师东下。


13日

四川熊克武致电孙中山等,宣布与西南一致行动。


21日

郭坚在凤翔宣布独立,自任陕西护法军西路总司令,声明护法,与西南一致行动。


26日

古应芬代理大元帅府秘书长。

☚ 1916年   1918年 ☛
000022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