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贫困地区的特征及其原因
18. 贫困地区的特征及其原因
一种观点认为,贫困地区的特点和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循环,四个性”。三个循环是指: 供给不足——收入低下——需求不足又返回到原点的经济系统内部的社会再生产的低水平循环; 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低产多灾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恶性循环; 人口增多——资源及产品占有量减少——人口素质下降又返回到原点的人文生态不良循环。
“四性”是指资源产品的初级性,即生产、加工、交换主要是初级产品; 资源丰匮的二重性,即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资源相对缺乏; 生产手段,劳动方式的原始低阶段性;经济上的自给、半自给与信息上的封闭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贫困地区的特征以及贫困的原因有四点: (1) 传统的经济行为——基本特征是“低层次”的平面垦殖。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甲、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当前,危及长远; 乙、单凭人口的数量与体力同自然界作简单的变换,客观地刺激了人口增长速度,并制约了人口质量的提高。丙、“低层次”平面垦殖,造成单一的劳动方式。(2)传统的基础结构——基本特点是“内循环”的闭塞格局。表现有三方面: 甲、物质生产过程的自给性; 乙、商品流通过程的封闭性;丙、生活消费过程的抑制性。(3)传统的经营手段——基本标志是“小而全”的应变机制。(4)传统的管理方式——基本问题是“左、旧、死”的经济体制。
第三种观点认为,贫困的特征是: (1) 以农业为主体的单一型产业结构; (2) 生态条件恶化; (3)基础设施薄弱;(4) 文化落后。
☚ 17. 贫困地区的概念及其分类 19. 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以及突破口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