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861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861年3月18日,陈玉成率西征北路军攻占湖北黄州等城。 1861年曾国藩于安庆设立军械所。全用汉人,研制枪炮及轮船。 1861年王士雄撰成《随息居饮食谱》2卷,反对恃药保命,提倡饮食疗法。 工程技术1861年英国与埃及订立通商条约。 军事1861年舒尔策[德]将细胞定义为具有一个核的原生质团,认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物质。 医学1861年徐家汇天主教堂创设博物馆。 政法1861年1月,清廷在京设立总理衙门大臣,管理各国通商事务。 经济1861年1月16日,清廷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军事1861年英国宣布对美国内战采取中立立场。 经济1861年英国穆勒的《代议制政府》出版。 政法1861年高尔顿[英]制成一幅英国天气图,首次在图上标出等压线,第一次认识到高压中心周围的气流性质。 生物学1861年西门子发明煤气发生炉和蓄热式煤气燃烧法。 1861年塞麦尔维斯[匈]著《产褥热的病原、实质及预防》一书出版。 工程技术1861年泽尔纳[德]刊布包括226颗亮星的第一个光度星表。对恒星光度的系统测量,促使变星研究迅速发展。 地学1861年克鲁克斯[英]用光谱分析法发现元素铊。 天文学1861年美国南部同盟军在布尔伦河大捷。 1861(咸丰十一年)1月20日上谕: 设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后改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由奕訢、桂良、文祥管理。以崇厚作为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管理牛庄、天津、登州三口外交通商事务。(104,44册,1022页) 1月30日在海关从两江总督兼各口通商大臣改辖总理衙门后,李泰国重新受派为海关总税务司。(319,64页) 2月2日道光年间对关内贫民赴奉天、吉林垦荒采取禁止的政策。如1834年4月28日上谕: “盛京、吉林乃国家开基根本之地。……其藉贫民名目,迁徙眷属乘大小车辆前往奉天、吉林种地营生者,概行截回”(104,36册,778页)。咸丰年间,这种政策有了明显的改变。是日谕准吉林凉水泉南界等地的三十余万垧可垦地,“可援案招垦,别无违碍,于经费不无裨益”。“仍照章先取押租,俟五年后升锞”。所收押租除一部分借充查界之费外,“余则悉数解京。”(104,44册,1040-1041页) 2月23日镇江知府师荣光与英国驻华参赞巴夏礼(H.S. Parkers) 订立英人在镇江 “永租地基”的批约。批约规定,出租的土地 “均照(英国) 领事所定章程办理”。在中外约章中,首次出现租界事务由外国领事专管的内容。镇江英租界面积156亩左右。(316,25-26页) 3月2日“山东省各州县征收钱粮,大半用钱折银,而折价之法,各处不同”,官民争执不断。谕令随银价增减征收。(104,44册,1062-1063页) 3月18—25日英国在《天津条约》 中获得了 “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的特权后,即竭力争取在长江自由航行。3月18日上海英国领事发布 《长江通商收税章程》,规定英商船只以呈交各项船舶证件向英国的上海领事馆换取内江专照(river pass),凭照驶入长江,上驶者向上海关交纳各项税钞,下行者向镇江关交纳。“一切根据此项办法核准的船舶在镇江上游的沿江各口或地方装卸合法商货”,毋庸在该船返抵镇江之前履行任何海关手续。外国人无异取得了 “无限制沿江贸易权”。清政府拒绝批准此章程。拒绝批准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一、害怕外国商人以武器和食粮供给太平军; 二、这个“章程蹂躏了省的贸易征税权”(406,201-202页)。同年3月25日,英国领事馆参赞巴夏礼在九江与江西布政使司张集馨拟定 《长江各口通商暂订章程》,根据这个章程,英国的船只只要在上海领事官处领取了江照,完纳了关税,就可 “自镇江以上、汉口以下沿途任便起货、下货,不用请给准单,不用随纳税饷。俟回镇江,遵照前章办理。”(第7款)。这一款未获得总理衙门的核准。4月30日改为 “各船领照行过镇江,无论在何处俱可起,下例准买卖之货物,毋庸关署发单; 其出口税亦俟回镇江时,始行着完。”章程还规定:商船往来长江,准带应用兵器以为防卫之资。(101,154、156页) 3月21日湖北布政使唐训方与巴夏礼订立开辟汉口英租界的条约,明确规定租界内“一切事宜全归英国驻扎湖北省领事官专管,随时定章办理”。这一条约在中文中首次称这种外人租地为 “租界”。汉口英租界面积438亩多。1898年扩充至795亩以上。(316,26、70-71页) 3月25日巴夏礼与张集馨订立 《九江租地约》。“所应如何分段并造公路、管办此地一切事宜,全归英国驻九江府领事官专管,随时定章办理”。英国领事获得了独自而不是会同中国官员对英租界内各种行政事务的立法权。1862年年初,正式开辟九江英租界。(101,157-158页; 316,27、118页) 3月美商旗昌洋行经理金能亨(E.Cunningham) 集资45 000元从旧金山买到一艘456吨的轮船 “惊异号”(Surprise) 从事长江轮船运输业务。(119,1164页; 《上海港史话》,163页。327,188页,记此事在6月) 4月3日根据1858年中英 《天津条约》,牛庄辟为商埠。商埠实际违约设在营口。随着辽河口外沙洲不断沉积、扩大,牛庄已距海口较远,而本为小渔村的营口成了辽河的入海口。这是甲午战争前东北开放的唯一通商口岸。(319,403页; 346,55-56页) 4月5日喀什噶尔设埠。(125,42页) 4月27日英人林纳(J.K.Leonard) 奉派为镇江关税务司。5月10日镇江设埠开关。(319,70页; 125,42页) 5月20日费士莱(G.H.Fitzr-Roy) 被派为宁波海关税务司。同时开办宁波浙海关。(319,70页) 5月天津海关成立,以克士可士吉为税务司。(319,70页) 6月2日法国参赞哥士耆与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订立 《天津紫竹林法国租界条款》(101,158-160页)。天津法租界面积为360亩。经过1900年和1903年两次扩张,扩大到2 836亩。(408,38-41页; 409,325页) 6月30日李泰国于4月请假回国,他径自任命赫德和上海关税务司费士莱会同署理总税务司职务,并推荐赫德以自代。是日,总理衙门正式批准赫德代理总税务司的任命。同日,赫德向各关发出第一号总税务司通扎,这也许可以视为总税务司开始设立的标志。直到1863年发出的第一号通扎才写Inspectorate General,1864年第一号通扎改为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是此以后长期沿用这个名称,这也就是总税务司的英文名称。这当是总税务司署的最后形成。(319,69、133页; 306,59页) 7月福州海关成立。(106,929页) 7月左右英国领事密迪乐与盛京将军玉明派出的牛庄防守尉毓昌迭次面议,立约永租营口辽河南岸的一片滩地,作为英租界的所在地。这片芦苇荡地不久几乎全部塌入辽河。因此,后来未能发展成英国人统治的租界。(316,29页) 8月15日因有 “匪徒三四千人……肆行开采”已经封禁之山东平度金矿。谕令山东巡抚谭廷襄立时封禁该矿。(104,44册,1253-1254页) 8月22日芝罘(烟台改) 开关。(601,56页) 8月23日两江总督曾国藩在 《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中提出: “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17卷)。头一次提出试造轮船之议。 8月(七月)总理衙门批准洋商雇内地商船在登州、牛庄两口装载豆石,或运往南省,或运至天津。(119,195页) 8月上海法租界扩展至1 023亩。(316,62页) 9月2日中国与普鲁士和德意志通商税务公会各邦代表签订《通商条约》、《通商条约善后条约:海关税则》。中德建交,互派秉权大臣驻扎对方京师。德国获得与英、法等国相同的在华特权。(101,163-174页; 407,2卷,52-53页) 9月3日两广总督劳崇光与英国领事罗伯逊(D.B.Robertson) 订立开辟广州英租界的协议,将沙面的西部划为英租界。法人又与英人达成协议,由法人承担广州沙面五分之一的建筑费用,而英人划出沙面五分之一的土地供法人开辟专管租界(316,28、30页) 9月8日在英国于1958年通过中英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取得沿海贸易权后,至此,海关总税务司发布通令: 各国公使与恭亲王会商关于土产沿岸转口贸易的纳税办法,作出了如下的决定: 一、在出口港纳出口正税; 二、在进口港纳半税。(106,744页) 10月9日在赫德的蒙骗和操纵下,总理衙门以 《暂订章程》 为基础改订的 《长江各口通商暂行章程》 出笼,规定进出口汉口、九江的外国商船,只有在上海完纳了所有进出各税和船钞后,上海关才发给江照。船只必须在镇江湾泊,但镇江关并不收税。“在九江、汉口任便起货下货,不用请给准单,不用随纳税饷。”船只可以携带兵器。同日公布 《通商各口通共章程》。洋商运洋货进长江,在上海完纳正税后,即可到长江各口; 洋商由上海运土货进长江,除正税外,还须完复进口半税,也可到长江各口。洋商还可以在长江口岸自入内地买土货,或本商自去,或用本国人,或用内地人均可。(101,175 -179页) 11月2日慈禧太后与奕訢发动宫廷政变。以同治帝的名义命载垣等八个赞襄政务王大臣即行解任。几天后,又令载垣、端华自杀,并把肃顺斩首。奕訢被任命为议政王大臣,主持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337,241-242页) 11月4日两广总督将1861年英法占领军制定的广州招工章程十三条公布施行。1865年以前,各国在华招工均按这个章程办理。(312,81页) 11月14日《长江各口通商暂订章程》 规定开放汉口、镇江沿线全部口岸,就连总税务司赫德也认为未免过分。1861年9、10月间,恭亲王奕訢和英国公使共同拟定一个《扬子江英国贸易修正章程》。是日,清廷批准了这个章程,把扬子江对外贸易限制在汉口、九江两处,其所应交纳的海关税钞在江海关交纳。(312,282-283页; 406,203页) 12月湘军于八月攻陷自1853年即为太平军占领的安庆之后,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安庆设 “内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全用汉人,未雇洋匠”。这是清王朝试办新式军用工业的最初尝试。1862年7月30日,曾国藩观看了华蘅芳、徐寿造成的蒸汽机的表演后,发表感想说: “窃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1864年在华、徐等人主持下造成的一条木质小轮船在安庆下水,曾国藩亲自登船参观试演。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占南京后,内军械所迁往南京,改称金陵军械所,徐、华于1865年造成大型木壳轮船一艘,长55华尺,载重25吨,1866年在下关下水,试航于扬子江,不足14小时,逆水行程225华里,回程顺行8小时,后被赐名 “黄鹄号”。1867年,金陵军械所造船部分并入江南制造局,徐寿、华蘅芳等亦随调江南制造局任职。(113,249-250页;369,136-137页) 1861年清政府丈放阿勒楚喀(今黑龙江阿城市) 所属蜚克图站以东围场。1880、1885年继续开放其他部分。至此,吉林全部开放。(110,776-777页) 1月15日农民拒不交租。“初五日……闻浦南田租大有起色,多者六成,少者五成,浦北则彼此观望,未有粒米送仓。”(《小沧桑记》,载161,6册,458页)。此乃上海附近情形。 2月太平军无锡守将济天义、黄和锦 “出示招募锡、金老书吏,设伪钱粮局于东门亭子桥唐宅。分业田收租完粮,令民自行投柜,随给伪票。城乡业田者俱得收租糊口,或顽佃抗租,诉贼押追”。同年腊月,安镇东市稍四图庄顾某聚众抗租,遭到了太平军的弹压,顾某受伤。“旋为乡官调停,一律还租。”(《平贼记略》,下,见162,1册,276页) 3月1日英国驻华海军司令何伯(J.Hope) 奉额尔金之命于2月11日由吴淞口起航西行。3月1日向天京太平军当局提出 “为顺利履行(航行扬子江的) 特权,将军舰怪物号(Centaur) 驻泊南京”,太平军对此不反对。(335,227页) 4月8日太平军到常熟 “莘庄查各户门牌,又至洞港泾议店家领帖,并报大小本钱,千金本,日捐十千。百金本,日捐一千。十千本,日捐一百”。(《自怡日记》,390页) 4月太平军在常熟东乡 “按田起捐,每亩捐钱五十文”。(169,52页) 4月2日太平天国被迫同意在本年(即天历辛酉十一年) 内不进攻上海、吴淞一百里以内地区。(335,202 -203页; 337,228页) 5月10日常熟 “各处征收上忙银,兼收下忙,追清尾欠。”(169,53页) 5月22日“邹氏设(收租) 局于神祠,又被拆毁,局董俞儒卿被戕投水,收过租米之局,众佃兢欲索还,于十三日赴俞局哄闹,几欲焚劫,幸发勇禽拿,并遣长发(太平军——引用者) 驻局,土人乃不敢逞凶。”(162,4册,397页) 这是太平军镇压抗租农民的又一例证。 5月23日美国海军上将司百龄(C.K.Stribling) 乘军舰于5月4日到达南京。约在5月23日,太平天国当局在给他的去信的答复中同意美国商船在长江航行。“所有贵国通商获利,经过长江,有何不可。经过商船……验明有贵国领事执官照即便放行”。“至贵国人民犯法,自当送交贵国惩治”。把治外法权交给了美国入侵者。(168,315页;335,211页) 8月12日以后太平军一朱姓官员与一姓马、经营绸业者在秀水(嘉兴) 濮院开 “天意丝绸庄”,“系长毛发本,而马姓者为之谋主,总管钱货出入”。“既而贼廉知濮镇衰敝已极,不聚市,遂易开钱庄。……而调局中每日所供长毛薪水若干千并给钱庄上; 盖钱庄所收者皆滥板花样钱,价甚短,初不以生意出息为事也。”(沈梓: 《避寇日记》,2卷,见162,4册,75、80-81页) 8月18日太平军桐乡守将符天燕、钟良相发布告示,设立规条十三则。其中关于经济方面的有: “一、编户口,给付门牌,以为安民识认,庶长毛客兵不敢来镇掳掠。一避难迁徙,流离失所者,速即迁回,各安其所。一、商贾贩卖,平价交易,不准低昂其价。一、被难之后,倘有房屋、货物、田产准归原主识认收管,□□侵占者立究。一、住租房、种租田者,虽其产主他徙,总有归来之日,该租户仍将该还钱米缴还原主,不得抗欠。一、弟兄放卡,应在三叉路口神庙及空屋借住,其无屋者,准搭芦扉栅,不得谋占民房; 其有占夺民屋及强买货物者,经军师禀明,立斩示众。”(沈梓: 《避寇日记》,2卷,载162,4册,73页) 8月30日太平军在濮院附近的陡门设卡收税,“凡客商来往货物,每一千文税三十文。是时米价贵至七千五百文之数,故伪关税每担须二百二三十文……射利者皆至新塍贩籴,而长毛又各处设卡收税。……卡子密布,税钱甚众,米价腾贵,居民不安。……商贾裹足,南路居民绝粮,喊声大震,贼为寒心。于是令各卡免米税,通商贾,而陡门之关亦免。盖东南方百数十里间,居民千万口,皆仰给于新塍,故贩米过此关者,每日必一千数百斛,计入米税,日必三、四百千,而其他所入货税皆不及米税之多,故伪司关者坚执不允。自钟长毛来桐乡,以食者民之天,故累出告示免米税,而贼犹坚执如故。钟乃讼诸镇守嘉兴之伪朗天义陈姓处,陈乃为之调停,饬令免税一半。故自七月望后,每担收税一百十五文。”(《避寇日记》,2卷,见162,4册,76页) 9月28日27日,“有嘉兴长毛来濮东栅,占岳成茂河埠店面设卡收税……盖设卡初非长毛意,皆禾人(嘉兴人——引用者) 之从贼者勾合而来。……是日陡门长毛伪粹天侯者出告示云: ‘前奉朗天义令,嘉兴只设陡门一关,其余关口均已辍去,岂有七里设两关之理,倘卡上无龙文印,并不奉朗天义裘天安僚天福令者,定系秘设,凡商贾可不必完纳’等云。是日吾镇师帅往桐乡禀钟长毛,钟移文至伪朗天义处,言百姓凋敝已极,何堪此七里两卡之税,回文未转。”(《避寇日记》,2卷,见162,4册,81页) 设于东栅之卡是否真正撤去,不得而知。 10月24日锡金在城赋租总局局董薛某奉太平天国镇守无锡、金匮主将济天义、黄和锦之命 “总理在城银漕租务”贴出布告,传达上级的面谕: “锡金在城各业户完赋无力,本阁节经示谕各佃赶早还租,本阁节经示谕佃农照常输租,抵办钱粮。兹届……新谷现在登场,除已晓谕各佃赶早还租外……速即查明各业完粮花户银数,定限五日内彚造清册开呈,准其陆续完纳。”(164,187页; 168,134 -135页) 据 《自怡日记》 载: “闻金匮界照旧收租,亩收□□,除(完) 粮尚余四斗有零。”(162,4册,468页) 10月(九月)在常熟东乡,“贼目出示,着旅帅重造田册,注明 ‘自’ ‘租’ 名目,招业主认田,开呈佃户田亩细数,每亩先缴米一斗,即给田凭,准其收租,无一应者”(169,55页)。《避难纪略》 云: “又令业户领伪凭,曰田凭,诱以领凭之后得以收租,卒无人应之者。盖明知租之必不能收,而深虑贼之知为业户而加害不休也。”(167,73页) 10月在常熟东乡,太平军 “逼领行店凭,必先报明存本若干,如成本一千,每日抽钱十文; 生意一千,抽钱五文。”(169,55页) 11月7日在常熟,“见武军洪□□示十款,如佃农匿田抗租,兄弟藉公索诈等项,本人处斩,田亩充公。”(《自怡日记》,见162,4册,415页) 11月17—18日在常熟西北乡,常熟太平军 “同司马、百长下乡写田亩册,限期收租,要业户领凭收租。现今各业户俱不领凭”。太平军发布告示,“不领凭收租者,其田充公。”19日又要求 “各处田亩要每坵插旗细查,务要不能隐匿”。24—26日又记: “长毛查田插旗,一日不过十亩,而且不能各段同查,只在一图,尚未完毕。余长毛俱吊在外,无多几人,聊以应酬而已。”(《庚申避难日记》,载162,4册,514页) 11月太平军诸暨的守卡官员马丙兴布告: “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候,正值该佃户租难拖欠之时。倘有托词延宕,一经控追,抗租与抗粮同办。”(164,190页。此告示原贴于 “卅七都刀鞘坞”。据郭毅生同志考证,刀鞘坞为诸暨卅七都之村名。见336,139页) 12月1日在常熟,《自怡日记》记: “况翁、庞、杨、王诸宦注明原籍田尽入公,伪官目为妖产,设局收租。”(162,4册,418页) 这四家是常熟的官僚地主,以翁家最大,后来担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的翁同龢就是常熟人。 12月吴江周庄乡官费玉存 “设收租局于北观,每亩收租息米照额二成折钱,局费每千折二成。至十二月初旬,各乡佃户颇有还者。”(《庚癸纪略》卷上,见163,103页) 1861年在常熟,“贼于城外各乡要路设立伪卡,每遇船只过,搜查有无货物完纳税,税过给以税票,在本境或过他卡俱可照票另出钱百文加用伪印,不必再完。如于小路规避,一遇巡查谓之逃税,必行重罚。”(陆筠: 《海角续编》,125-126页。载169,111-147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