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7. 划分商品流通渠道的客观依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7. 划分商品流通渠道的客观依据

17. 划分商品流通渠道的客观依据

如何划分商品流通渠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讨论中,人们对划分商品流通渠道的客观依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根据流通当事人的社会分工程度,来划分商品流通渠道。这样,就有下列流通渠道: (1) 专营商业渠道,是以专门对商品交换起媒介作用的流通当事人所组成的渠道,因而是商品流通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流通渠道;(2)兼营商业渠道,是以生产部门和其它部门兼营的,其商品流通专业化程度也较高,因为它也有专门的机构、人员与独立的资金从事商品流通; (3)产销合一的流通渠道,是生产者直接与消费者见面的一种流通渠道,因而是非专业化的渠道。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根据流通当事人所属的经济形式(即商品流通的所有制形式) 来划分商品流通渠道。有如下几条: (1) 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商品流通渠道; (2) 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商品流通渠道; (3)个体经济的商品流通渠道;(4) 联合经济的商品流通渠道。
第三种观点认为,应根据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经过的环节来划分商品流通渠道。主要有: (1)直接渠道,即产销直接见面,没有中间环节的流通渠道。(2) 间接渠道,即商品在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要经过中间环节的流通渠道。其中,按照经过的中间环节的多少又可以分为: 甲、经过一道中间环节的渠道,即生产者——零售商——消费者; 乙、经过两道中间环节的渠道,即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丙、经过三个或更多中间环节的渠道,即生产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间接渠道所经过的中间环节的多少,要依据客观实际需要而定。
第四种观点认为,应根据商品的运行路线来划分商品流通渠道。这样就有下列三条: (1)工业品下乡渠道; (2)农产品进城渠道; (3)地区间横向流通渠道。
第五种观点认为,应根据商品流通的宏观控制程度来划分商品流通渠道。即分为计划流通渠道和非计划流通渠道。前者指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可以直接控制或大体控制的商品流通渠道; 后者指国家不作计划而由市场调节的商品流通渠道。

☚ 16. 什么是商品流通渠道   18. “三多一少”的提法是否科学 ☛
000002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