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經義
【題 解】
中庸經義作者趙有善(一七三一—一八〇九),字子淳,號蘿山,本貫稷山渼湖金元行門人,支持李柬學説,繼承業師洛論思想。在開城松村生活,是徐花潭以後最被推崇的經學家。一七七一年(英祖四十七年)司馬試合格,一七八八年(正祖十二年)以學行薦為惠陵參奉,歷任内資寺直長、司憲府監察、清河縣監、益山及珍山郡守等職,有善政之譽。曾上奏時務八策,主張嚴禁時興西學。本書收録於蘿山集卷五,針對中庸序文中‘知覺’和‘道心’引用諸説進行説明,並就首章的‘道’、‘教’、‘無聞無見’,二章的‘中庸’、‘中和’,十六章的‘鬼神’,十七章的‘祭法’,三十章的‘小德’、‘大德’,三十二章的‘經綸’等條目的朱注提出了疑問和意見。(吴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