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4_221第二十七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4_221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此章釋十一章之文。彼則孔子中庸之(率)〔卒〕[1]章也,末乃言聖德之至,即在下位而不得施者也。子思所釋莫非中庸,而未嘗一句及之,至此始為著題語,可見前此許多道理,此一句皆包之,是為孔子書之結末也。微此,則其義幾乎難白矣。其末句云‘惟聖者能之’,故於此以‘大哉聖人之道’為起語;彼云‘依乎中庸’,故此云‘極高明而道中庸’;彼云‘遯世不見知而不悔’,故此言明哲保身之事,蓋節之相呼唤也。後二章倣此。
蓋有致廣大而不能盡精微者,其意思闊大,不肯小成,如為學便以治國平天下為期,然於精細功夫卻不免疏迂。有極高明而不能道中庸者,洪範云‘高明柔克’,傳云:‘高亢明爽,過乎中者也。’雖高明之極,或不能道乎中也。須是廣大而精微,高明而中庸。
蓋有致廣大而不能極高明者,此固易見。其盡精微而不能道中庸,何哉?道,由也。章句云:‘處事則不使有過不及之謬。’處事,如大學章句‘處事精詳’之義。其處置事物卻更對同勘合而得中,故精微之有中庸,如知止之有慮也。按語類,問:‘“道中庸”何以是致知之屬?’答曰:‘行得到恰好處,無些過與不及,乃是知得分明,事事件件理會到一個恰好處,方能如此也。’可以參考。
廣大與精微相對,精微屬乎析理,故訓廣大則下意字;高明與中庸相對,中庸屬乎處事,故訓高明則下欲字。
自‘極高明’以上,反復言所以至於中庸之由;自‘温故’以下,言既至中庸之後,其持守推廣尤不可不慎。蓋不温故則無以守此中庸,不知新則所守者或狹隘固陋,無以盡天下之理矣。敦厚,則所以為温故者愈固;崇禮,則所以為知新者愈深。
饒氏曰:‘一篇之中,論學問之道,綱目備而首尾詳,無有過於此章者也。’然則此章為一篇之要也。章句云:‘聖賢所示入德之方,莫詳於此。’然則此節為一章之要也。又十句之中,惟‘道中庸’為樞紐。故自十二章以下,其精彩意脈都合殺,發得此一句為著題語。
不倍,以下章考之,似是不敢違犯之意也。‘言’與‘嘿’對勘,‘言’則‘嘿’之反也。聖人如不言,道將不行也。‘興’與‘容’對勘,則是指其身之自興,如曰‘以七十里興’也。其興於世,容於世,莫非依乎中庸者。而結之曰‘此之謂’也,‘此’字專指明哲保身一邊而言,以起下章聖人在下位之義。

☚ 14_220第二十六章   14_222第二十八章 ☛
000035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