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3_083離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3_083離婁

【離婁】

‘六律’,小注‘解谷生’,言解谷所生也。又:‘律本’,言黄鍾為律之本也。又:‘旅陽’,旅,助也。
‘仁聞’,小注‘通鑑“八座”’,尚玉之官也。又:‘一元大武’,牛也。
‘道揆’,小注朱子曰‘信得及,自然依那個行’,言信得及則自依彼而行之。又曰‘胥夷分明,知得條法,只是冒法以為姦,是不信度也’,言非不知條法,然其冒法為姦者,以其不信及法度也。
‘賊民興’,小注朱子以為‘不好之人並起’,而進做不好事。南軒以為邪説暴行並作。二説皆通,而朱子説為照顧上‘不仁〔而〕在〔高〕位’之文較緊。
‘不得罪於巨室。巨室之所慕’,蓋我不得罪於巨室,則巨室必慕我矣。
又:小注‘唐書“至雖市道皆嗤之”’,言至於雖市道之人皆笑之。又:‘乃與獻’,‘與’,猶因也。又:‘入朝再拜’,言再遷拜官。
‘祼將’,小注新安倪氏曰‘香草煮之’,‘煮’,俗本誤作‘者’。又:‘世説“太丘”’,‘太’或作大,更考。
‘濯纓’,集注‘水之清濁有以自取’,言水之清自取濯纓之潔,水之濁自取濯足之汙。
太甲’,章旨‘心存’,按:此章經文本無心字,而集注有曰‘失其本心’,曰‘心通’,至章旨乃以心之存不存斷之,所以補本文言外之意也。蓋曰危、菑、亡皆自取,而自取之由在於心不存,心不存即不仁也。
‘與之聚之’,猶曰為之聚之耳。
‘自暴’,小注朱子曰‘説没這道理’,言自暴者説無此道理。又曰‘彼此割斷了’,‘此’字恐‘必’之訛。
‘哀哉’,小注雙峯饒氏曰‘那不能為底’,猶言彼不能為者。
‘思誠’,小注朱子曰‘便思去實他’,言思欲去而實其理也。
‘聞文王作興’,此俗本諺解之句讀也。嘗見内閣本栗谷諺解,以‘作’為句,而以‘興’屬下句,蓋言伯夷興而來也。按:集注曰‘作、興,皆起也’,解蓋執此皆字而分二字也;大全曰‘言文王起而為方伯’,俗解蓋執此起字而合二字也。
又:小注‘史記“或封”’,言申氏吕氏或得封。
‘改於其德’,‘其’指季氏
‘率土地〔而〕食人肉’,小注慶源輔氏曰‘率,循也,由也’,按:以率獸食人之文勢推之,恐是如將字之義也。
‘任土地’,小注‘漢書曰“提封”’,謂提總封域之内也。又曰‘與之三升’,以其下‘百八十萬石’之文觀之,非三升,乃三斗。‘臣’説是。又曰‘上賦斂’,謂十一税之外所上賦斂也。又曰‘三而舍一’,更考。
又:‘通鑑曰“同室内息”’,息,生也,言同室居也。
又:朱子曰‘阡陌之外有地,則只閒在那裏’,言阡陌上之地人不耕,而只在彼阡陌之上也。
‘莫良於眸子’,夫眸子有瞭有眊,而曰‘莫良’,何也?曰:聖人為瞭者謀,不為眊者謀,況目之官其本瞭而已乎。
‘聽其言’,集注‘並此以觀’,此則統上節而歸重於眸;小注南軒曰‘又參之以眸’,此則專論此節而歸重於言,集注之意較備。又曰‘旋觀’,言周觀也。
淳于髡’,小注北溪陳氏曰‘星兩’,星衡之目也。
‘手援天下’,此與後篇所論‘君子之所為,衆人固不識’之語勢同,蓋倒着便休,以示不欲與小人辨争之意也。
‘不責善’,小注慶源輔氏曰‘捐其所能’,其義未詳。
‘事孰為大’,小注新安陳氏‘二貫為一’,貫,事也。
‘孰不為事’,集注上一半出孝經。
‘養志’,集注‘恐親意更欲與人’,此恐字不可重看,蓋與念字、知字之義近。
又:小注饒氏曰‘兩個例頭’,‘例頭’,猶言事件也。
‘若曾子者,可也’,朱子則因文勢而平説,程子則推文義而緊説。
‘格君心’,集注‘格者,物之所取正’,蓋格是正物之器也。又:小注朱子曰‘合格’,合格恐是當時正物之器名,更考。
‘不虞’,小注饒氏曰‘平聲、去聲’,按:他章如此處皆為注中之注,此當屬上下文讀。
樂正子孟子’,此見字當曰‘音現’,而今無,豈或失於考檢歟?諺解音現,可從無疑。
‘不孝有三’,集注‘趙氏曰’云云,小注輔氏謂是古傳記之語,此主‘於禮’之禮字説也;饒氏謂是趙氏之意度,此主‘謂阿’之謂字説也。二説皆通。
‘智之實’,小注朱子曰‘若理會得這個,便知得其他’,‘這’指仁義之實,‘他’指仁義之華。
又曰‘實是難在’,此句未詳,豈謂‘實是難焉者在’之義耶?
又:蔡氏曰‘玄武獨二’,謂(黾)〔龜〕蛇也。
又:輔氏曰‘若便恁地説過,亦只是説話’,言若只如此説過,則是不遇為説話而已,無益於己。
‘不順乎親’,集注‘諭之於道,心與之一未始有違’,謂使之心與道一,未始違道,小注所謂‘順乎理’是也。至饒氏引以為父子之心為一而無違,亦通。
‘底[1]豫’,集注‘李氏曰’。按:他章所引延平之説,是朱子之所獨聞者,而非有其立論成説,故以‘聞之師’為言。此所引恐是延平平日所立言以公於人者,故亦公引之也。
鳴條’,正在中國之處,非夷服之地。曰‘東夷之人’、‘西夷之人’,皆指所生之地而言,觀於下文‘得志行乎中國’可知也。章旨范氏以生之遠近言之,亦是也。且集注於岐周下云‘近畎夷’,而畢郢則否,然則此以鳴條諸馮言之,恐是偶失考檢。
‘符節’,小注朱子曰‘蕩,小節竹’。按:蕩是大節竹,今云‘小節’,未詳。又曰‘使者謂之蕩節’,此句亦未詳。豈‘古稱使者為蕩節’之意耶?
‘徒杠’,集注‘方橋’,方,桴也。‘方橋’,言横木作橋也。
‘夏令’,即夏小正也。
‘行辟人可也’,集注‘亦不為過’,此以‘僅可’言也。小注朱子曰‘上下之分,固所宜然’,此以‘合可’言也。蓋互相發也。
又曰‘使人知己出’,言使人知恩之出於己。
‘土芥’,集注‘邈然無敬’,無敬二字,照下文‘輕賤、〔賤〕惡’之字而言也。
又:小注輔氏曰‘有為之言’,即集注孔氏及章旨楊氏之意也;陳氏曰‘是説大都報應’,即章旨小注張氏真氏之意也。上説恐長,以告字看,可見也。告,是專為王而告也。
‘舊君有服’,小注‘儀禮歸其宗廟’,當考。
‘今也為臣’,小注朱子曰‘離畔也只是庶民,君子不如此’,謂臣一離則只是庶民,與君無與,然君子之心則不如此。
又曰‘去不得處’,謂欲去而不能去之地也。如文王之於是也。
‘中也養不中’,小注輔氏曰‘此循其理而彼自成其形焉,無心也’,言所以如此者,無心故也。若有心助長,則失養矣。
‘言不必信’,小注輔氏曰‘不合於義,而必信必果’,以集注考之,兩個必字是不字之訛。
‘赤子之心’,小注朱子曰‘使些子機關’,‘使’,謂使用之也,與使酒、使氣之使同。
‘深造’,小注朱子曰‘以這方法去深造之也’,‘這方法’,指道也。又曰‘又要人看’,言人當深省也。又曰‘只管取,只管(省)〔有〕[2]’,猶言愈取而愈有也。或云有字或是用字之訛,更考。又曰‘也撞着’,‘撞着’,猶湊着也。又曰‘問學是理’,謂此理問而學之也。
‘博學’,小注朱子曰‘不是通貫了,又博裏面尋討個約’,言不是通貫後,又就博中求約來。
‘蔽賢者當之’,言蔽賢之言可以當實不祥之言。以此解之,則上説略通。
‘如是,是之’,上是字指盈科放海,下是字並指‘原泉’以下也。
‘舍,一讀如字’,言讀以去聲。去聲之舍,訓‘止息’。
‘幾希’,小注朱子曰‘只是一兩路子明’,謂只明於一兩路而已。
‘詩亡’,小注新安陳氏曰‘濟為十五國風’,‘濟’恐是‘儕’之訛。儕,同列也。
之乘’,集注‘錯舉’,錯,間一取之之謂也,觀於機縷錯綜可見。
‘君子之澤’,集注‘四世而緦’當為句。又曰‘殺同姓’,小注記疏‘六世’‘惟同姓而已’。然則何不曰加而必曰減乎?曰:緦服以上,親獨非同姓乎?
‘故而已’,集注以‘已然之迹’釋之,南軒以‘本然之理’釋之。按:以由性言故,由故言利,遞落之文勢觀之,南軒説恐非。
又:集注‘水之下、水之在山’,蓋因下節有‘行水’之文而取用其説,此先經而明之之法也。
‘天之高’,小注唐書‘散行不復’,言不聚一處也;‘餘分普盡’,言一元已盡也;‘總會如初’,言復聚如璧珠也。
又:小注朱子曰‘到(這)〔底〕没這道理不得’,‘這道理’指故利二字,蓋即性善也。言究意欲没此道理,而不可得也。
‘進而與右師言’,言右師過己位之時,己少進而言,集注所謂‘右師歷己之位’是也。‘就右師之位而與右師’言,言右師既就其位後己就而言,集注所謂‘己歷右師之位’是也。
‘歷位’,小注‘問司敗’云云,此條有問而無答辭,可疑。問字或是聞字之訛耶?
‘以其存心’,言由其存心之不同也。集注未及詳此意,故小注補之。
‘横逆’,集注‘强暴不順理’,小注二氏説不同,説為長。蓋横暴是不仁之報,不順理是無禮之報。
子稱子貢,氏也。
‘出妻屏子’,小注新安陳氏曰‘“幾諫”之章’云云,言論語。‘自反而忠’,小注南軒曰‘雖非所患難’,未詳,更考。
‘有終身之憂’,集注‘無後憂’,惟其有憂,所以至於無憂,無憂即有憂之效也。
‘易地’,集注‘隨感而應’,指憂樂也。
‘被髮纓冠’,按:禮無被髮而冠,此云爾者,甚言其急,而假設之辭。觀於‘雖可’二字可見。
‘鄉鄰’,小注輔氏曰‘云為達道’,為字下似脱皆字,更考。
章子’,名下着子字,此别是稱號之一例也。如禮記[3]
‘幾諫’章,及内則與‘幾諫’章相表裏者,皆是也。
‘墦,音墦’,下墦字誤,或是璠、燔等字之訛也。

☚ 13_082滕文公   13_084萬章 ☛
000032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