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3_068離婁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3_068離婁篇

【離婁篇】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集注:‘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為性,同得天地之氣以為形。其不同者,獨人於其間得形氣之正,而能有以全其性,為少異耳。雖曰少異,然人物之所以分,實在於此。衆人不知此而去之,則名雖為人,而實無以異於禽獸。君子知此而存之,是以戰兢惕厲,而卒能有以全其所受之正也。’
按:‘同得’云者,非謂所得者同也,乃謂得之之同也。今世之儒者,乃有取此語以作人物性同之證者,良可捧腹也。若以‘同得天地之理以為性’云者而謂之性同,則亦可以‘同得天地之氣以為形’云者而謂之形同乎?形同則性亦必同,形異則性亦必異,世之君子何不因形而推性乎?且道此注是足為人物性同之證乎?抑足為人物性異之證乎?正、全二字,不翅明白。雖曰以下語意又如此其嚴,今乃都從抹摋,只摘出一個同字,而曰人物性同,是則只見其字畫,而不見其意義也。○又按:就此一句中分之,以‘同得天地之理’者為一原之理,以‘以為性’者為各賦之性,則似亦可通矣。
‘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集注:‘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已然之迹,〔若所謂天下之故者〕也。’‘事物之理,雖若無形而難知,然其發見之已然,則必有迹而易見。故天下之言性者,但言其故而理自明,猶所謂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也。然其所謂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勢,如人之善、水之下,非有所矯揉造作而然者也。若人之為惡、水之在山,則非自然之故矣。’
按:見其發見之迹,而知其無形之理者,此即孟子因情推性之法也。世之論人物性者,盍亦觀乎人物之情乎?情同則性亦必同,情異則性亦必異矣。

☚ 13_067滕文公篇   13_069告子篇 ☛
000032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