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今后我国物价总水平变动的趋势
12. 今后我国物价总水平变动的趋势
一种看法认为是下降的趋势。理由是从较长时期看,随着四化的实现,劳动生产率将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将不断减少,因此作为价值的货币表现的价格亦应不断降低。
另一种看法认为是基本稳定的趋势。理由是只要生产上升,并正确掌握货币发行数量,保持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商品供求的平衡,物价总水平的变动趋势是能够保持基本稳定的。
第三种看法认为有升有降是我国物价运动的必然趋势。理由是: (1) 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不断变动”和“时涨时落”的。(2) 引起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变动的方向和幅度各不相同,它们同价格的变动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无论商品价格总水平或个别商品价格,都处于有升有降的不断波动之中。
第四种看法认为是徐徐上升的趋势。理由是: (1) 由于人口增加,社会对工农业产品需要量不断增加,而劣等地、劣等矿的生产条件越来越差,劳动消耗越来越多。(2)农产品和基础工业品价格上涨,使加工品价格降低的可能性微小。(3) 劳动就业多,使得近期内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
第五种看法认为是基本稳定,略有上升的趋势。理由是: 今后一定时期内既有促使物价上升的因素,也有促使物价稳定或下降的因素。促使其上升的因素有: (1)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等部门基础价格偏低,需要提高。(2)粮油购销价格倒挂,房租不够维修费用,需要解决。(3)从长远趋势看,农产品价格还会继续提高。(4)职工工资需要逐步提高,这会增大成本,促使价格上涨。(5) 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会带动国内价格上升。促使物价稳定和下降的因素有:(1) 随着宏观控制的加强和改善,财政收支、信贷收支的平衡,为今后物价基本稳定创造了条件。(2)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工农业生产发展步伐加快,市场供应将日益丰富,为稳定物价提供了物质基础。(3) 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劳动消耗下降,也会促使物价稳定和下降。但是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底子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低,国民经济体系和价格体系存在问题很多,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因此促使物价上涨因素的合力会超过促使物价下降因素的合力,这就决定了今后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将呈上升趋势。但我们要控制其上升的幅度,做到基本稳定,略有上升。
☚ 11. 稳定物价政策的理论依据 13. 物价基本稳定的数量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