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038萬章 上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038萬章 上篇

【萬章 上篇】

‘號泣于旻天’章
問:‘號泣于旻天’,旻天不可易之以昊天歟?
曰:古人下字如是緊着,以訴號泣之情于仁愛憫覆之天,故曰‘旻天’。若云‘號泣于昊天’,則不可也。如‘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改之以‘旻天罔極’,則亦不可也。
第二節‘孝子之心’,心字實貫于五大文,此意不可不知。
問:‘人悦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而‘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者,何故?
曰:父子,天屬也;天下,外物也。孝於親者,吾性分内事,而性分未盡,則不可以為人,至若外物,雖極天下之欲,皆不干於我也。故有一毫不得其親,則虧欠我性分内事。以此為己憂,而瞽瞍未允若之前,有若窮人之無所歸,一心惟在於得於親,而無他顧之暇。然則雖天下士悦之,妻之二女,富有四海,貴為天子,俱是外物,何足以解其憂也?苟不盡吾性,則雖天下,視之若草芥。彼不為其所當為,而區區於名利之慕者,誠可憐也。衆人與聖人,情則一也,但衆人則為物欲所蔽,心隨而遷也。其良心未泯之時,猶知慕父母,及其稍長則慕少艾、慕妻子,而漸至於慕君、熱中之境也。聖人則不以外物遷其心。故之耕歷山時,飯糗茹草;及其為天子也,被袗衣鼓琴,若固有之,此所以‘有天下而不與焉’者也。今人則得數斗之禄、一命之官,而便自喜悦,驕矜於人,其心如何?學者於性分與外物界分上見破分明,則可知天理當然,吾不得不然,而為名為利之心庶可脱落也。
問:‘怨慕’之怨字。
曰:是自憐之意也。
云娶妻’章
問:‘以懟父母’,雖不娶,而豈至於讐怨父母乎?若指常人之情云爾,則恐不可於大舜論之。
曰:凡看文字當觀其主意所在。此章將言不告娶之不為非,故於告則不娶处不得不説重了。雖下懟字,而固無害矣。
問:出自浚井,而在牀彈琴,視‘其兄彎弓,垂涕道之’之義,何如?
曰:遭此人倫之變,豈無痛切之心?而如完廩、浚井之事,猶不如彎弓射之之事迫而勢急,則固無可垂涕而道之者也。且在牀彈琴,非為樂也,只為宣其湮鬱。如孔子之受顔子之祥肉也,哀心猶切,取琴而彈之,以解其悲結,然後乃食。大舜之意,得類於此乎?
問:大舜愛弟之心雖無所不至,而若之傲,則亦知之矣,何以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余治’?
曰:此云‘臣庶’,是畎畝中百官也。若天下之事,則豈與共治哉?
問:‘憂亦憂,喜亦喜’,喜則可見於此,而憂則何處看得?
曰:此不必分屬而强求。兄弟者,分形連氣而血脈相通,憂則同憂,喜則同喜者,自然之情,當然之理也。故喜而亦喜,則當憂而亦憂,從可知也。此八個字説得之至情,真且切矣。
此章善觀然後可見聖人之心。不知之將殺己,則是不明也;知其有此心而强喜,則是不誠也。知中若有不知者然,不知中若有知者然矣。日以殺為事,則豈有不知之理哉?然既發‘鬱陶’之言,則其言雖僞,而以理言之,則天倫至情自宜如此。以至愛之情,固當誠信而喜之,豈復有臆逆之心哉?此等處善觀然後不失聖人之心也。如孔子之夢周公也,宜若周公之念係着於胸中,而聖人亦何嘗有係着之心乎?須於之喜也,知其無一毫臆逆之心;孔子之夢也,知其無一毫係着之念也。
問:以感應言之,感虚則應虚,感實則應實,乃自然之理也。夫之言以虚僞感之,而之心以誠信應之,何也?
曰:兄弟之間,固當親愛之地也。之事,豈其心之本哉?既曰‘鬱陶’云爾,則其心雖虚僞,言則善矣。而愛兄之道乃天理之當然,故誠喜其改過,而親愛之情自然流出,何暇有臆逆之心哉?
書傳觀之,以之父頑母嚚,烝烝乂不格姦,克諧以孝,故二女妻之以觀其内,九男事之以觀其外。父頑,母嚚,傲,乃妻之二女之前也,此云‘焚廩’、‘浚井’,則在於妻之二女之後。克諧之後,豈復有此等事耶?所可恃者尚書,而與此言若是其相左,此言決不可信也。蓋因其瞽瞍之不慈,當時有此言,而孟子不為劈破其虚僞,但就其言上説得道理也。此必是東野人之言也。
日以殺為事’章 格致。
問:舜典曰‘竄三苗’,此曰‘殺三苗’;‘殛’之殛字,注曰‘困苦之也’,此注則曰‘誅也’。二蓋亦先生手正者,而訓釋如是不同,何也?
曰:此則當從説矣。注二則蓋經先生之手,而説居多。
問:‘親之欲其貴’、‘愛之欲其富’,此二句,親與愛不可易也言耶?
曰:似不可易。親有一體之意,愛有相資之意。以言之,身為天子之貴,而弟為匹夫之賤,則非親之之意也;身有四海之富,而弟不免飢寒之困,則非愛之之道,二字各有相當。
咸丘蒙’章 格致。
問:咸丘蒙,咸姓而丘蒙名耶?
曰:咸丘,複姓。
以天下與人’章
問:‘百神享之’,神之享不享,何以驗之歟?
曰:自主祭者而言,則神之享不享,可以自驗於有誠無誠之間;以其著於外者言之,則風雨霜露莫不順時,水旱寒暑即不為災,即百神享之之驗也。
問:既言天與、人與之驗,以結首段‘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之意,而又以‘相’以下一段言之,何也?
曰:‘天與之,人與之’以上言與天下者不以私意而與之,‘相’以下又言其受天下者不以私意而受之,所以申明天與之意也。
‘至於德衰’章 格致。
問:‘相去久遠’,遠字之意未詳。
曰:遠字,只當作不久看。
問:‘放之於’,放字得無未安否?
曰:書傳只言‘徂桐宫居憂’,而‘放之’云者至孟子而始有。後人遂真以為放,而動以並稱,蓋與‘放’之‘放’同看而然矣。凡孟子所論皆就其心事言之,不拘拘於粗迹,如‘完廩’、‘浚井’之答可見矣。伊尹事,想當時有以放言之者,而孟子因其言而説過。當以書傳為正。
問:‘處仁遷義’,於仁下處字,於義下遷字,何也?
曰:仁,人之安宅,故曰居仁、曰依仁、曰安仁,皆有處字之意。義,心之裁制,故曰徙義、曰(見)〔聞〕〗義不能徙,此與遷義同意。
伊尹割烹’章
問:道、義之别。
曰:義者,人心之裁制;道者,天理之當然。義者,心上説;道者,空中言也。
問:‘由是’之‘是’字。
曰:是,‘處畎畝之中’也。
問:伊尹自任之重既如此,則初何為其囂囂然,而必待三聘然後幡然改之云云者,何耶?
曰:此無他,欲見之誠心也。若無三聘之誠,則伊尹何以出也?
問:‘伊訓’云云,似不接於上文,是果何意?
曰:此明伐之事,非伊尹之私也,乃天誅也。此天字即‘天之生此民’之‘天’也。使伊尹而覺後知後覺,使伊尹而伐救民者,皆是天之所使,則所謂‘割烹自要’之説,不攻自破矣。
孔子癰疽’章 格致。
問:‘孔子曰:“有命。”’聖人不言命,此言命者,何也?
曰:聖人由禮義行,可以止則止,可以行則行,雖不言命而命在其中矣,故於中人以下説命字慰之。今此彌子所言極賤卑,故説有命二字以汎應之。
問:只云‘無義無命’而不言無禮,何也?
曰:孔子果若有進,則禮與非禮有所可論;既無進去之事,而只有退往之義,故只言義而不言禮。
百里奚自鬻’章 格致。
先生問:百里不諫而去,果無傷於君臣之義乎?對曰:當此戰國之時,或仕於此,或仕於彼,君臣之義,不可一一責之也。先生笑曰:信如君言,王蠋之言無可用也。蓋百里奚之不諫,或云居下位,或云使在當諫之地則必諫乎爾,然此不可盡信。而此事則不可言忠也,故只説智也。
問:注云‘百里奚爵禄不入於心,故飯牛而牛肥’云者,何也?
曰:此言甚好。飯牛,賤事中無所營,而專其心以飯,然後牛乃肥。今以諸君讀書言之,欲為進士,及第之念錯雜於心而讀之,則義理其何以得肥也?

☚ 11_037離婁 下篇   11_039萬章 下篇 ☛
000023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