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0_189浩然章解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0_189浩然章解五

【浩然章解五】

少時説。
‘持其志,無暴其氣。’此一語實孟子心學之主義也。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參天地放四海而則彌,即何所而能盡不達,而何所可動乎?此一節即孟子説此氣之全體者也,於此舉其終始而盡之矣。又其曰‘以直養而無害’一句者,即孟子説養氣之綱領所在也。其所養之本、無害之義,下文兩段詳之。下文‘其為氣也,配義與道’以下,是推其直養之義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以下,是明其無害之義也。直者,蓋順直之意,即下文‘必有事焉而勿正心’者,是其義也。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此為持志之主也,下文即其持志之詳也,是蓋為義内之本也。此一段又為其下兩節之綱領者也。其所以養之之要領節度,則又於下文詳之矣。而告子不知是道義之為内,而氣為之配合而不離也,不求事乎其志,而强制之於外,故於下文亦並逐一而辨之。其外義之非、强制之差。
‘是集義所生者,【眉批】 義襲而取之,如後篇言‘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同一其言。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是配道義之實,而義内之證故也。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此外義之謬。告子之不動心,是孟施舍之守氣者是也,專求之氣耳,故不復本於道義。告子外義者,即惟其義襲而取之者,是也。告子謂‘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諸)〔於〕氣’,是蓋由以義為外,而事之於外耳,是為其襲之於其外者也。所謂‘義襲而取之’者,正謂是耳,非屏去而不事焉者之意也。集注亦既以‘不得於言,勿求於心’為其外義之意,而乃以為不復以缺。為事云者,何歟?其所為‘不得於言’之言也者,非義之謂也邪?但以其不求於心,故謂之外焉已矣。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正,期必也。其曰‘正心’,如言‘意必’,謂宜無所强作於其心也,如必有事則自可無忘,勿正心則自可無助矣。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止而又害之。’此又强制之害也。

☚ 10_188浩然章解四   10_190配義與道解 ☛
000022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