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解
【題 解】
孟子解作者鄭齊斗(一六四九—一七三六),字士仰,號霞谷,本貫延日鄭夢周之十一世孫,進士鄭昌之子,與再從弟明齋尹拯亦兼有師兄弟關係,俱為南溪朴世采門人,並與明谷崔錫鼎等人書信論學,由此沈迷陽明學。一六六八年(顯宗九年)二十歲時别試文科初試合格,痛感衰世,不求仕進,專心學問。一六八〇年(肅宗六年)領議政金壽恒薦為司圃署别提,旋辭。一六八四年任工曹佐郎,旋又辭。後以學行多次薦徵,多辭不就。肅宗時曾任司導寺主簿、户曹參議、淮陽府使、漢城府尹,景宗時曾任大司憲、吏曹參判、成均館祭酒,英祖時曾任右贊成、元子輔養官,均不久於任。時朱子學派將陽明學説視為‘異端’,霞谷不顧學界的嚴重排斥,積極研究和傳播,並通過批判朱熹‘析心理為二’,全面闡明和論證陽明‘心外無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學説精髓,建構自身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朝鮮陽明學思想體系的確立者和集大成者,形成了一脈相承、弟子衆多的學派。此外對經學、禮説、天文、星曆、經世論等也很有研究。居住安山的六十年,著述有學辨、存言,晚年寓居江華期間著述有心經集義、定性書解、通書解、詩誦、經學集録、河洛易象。
本書收録於霞谷集,以解説‘浩然’章為主,還有圖釋,可見心學特别重視這一章。體例是在本文下附説己見,除字句注解外,還詳細推究原意,尊崇陽明學,對朱子學説多有批評。(崔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