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0_057公孫丑 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0_057公孫丑 下

【公孫丑 下】

孟子將朝王’章
賓師不可召,此自是古人風俗如此。古今異宜,人君雖不能出入委巷以見賢者,然其禮意之勤,尊敬之誠,不必待不敢召而後可見也。○‘之景丑氏宿焉’,未曉豈或趨朝日晩,而還宿於景氏乎?不敢强通,然亦不必强求通也。
陳臻’章
‘未有處’,‘處’是‘處物為義’之‘處’乎?則‘未有處’云者,疑謂王所以見餽者未有以處斯義,而孟子亦未有以處其受之之義也。
蚳鼃’章
‘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言既失其職,則不敢一朝苟居。此有分職者也。賓師無分職,以從容啓沃、引君當道為職,故可以綽綽有裕。然決知其不行,則亦去而已。其未去也,亦非無所事也,必有諄諄懇懇以格君心者矣。若有司不能論執,只知奉行,則已為失職。至於言責,只視主意而高下其言。或為人所使,不得自由。賓師亦無格君之道,而但與當路者相與俯仰,上下其議論,則皆不可一日冒居也。
‘出弔’章
‘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猶言彼既能治之,何必贅言哉?此不獨於小人當然。若慮彼或不治,則問之可也;知其能治而復與之言,則為曲意徇人矣。況小人乎?若道同志合者,則其於朝暮見之時,自有所當言者,不必强問所治之事也。
充虞請木若以美’章
大全載文中子‘毋為貴天下’一句,未曉文義。意謂此布被若亟改,則布被當貴,故言無使天下貴此物也。一人節用,譬如九牛一毛,不足為天下輕重。然人皆曰‘我一人奢儉,何足為輕重’,則天下之物遂貴矣。人各當自責於己,故我但節儉而已,人之奢儉固不能□也。蓋凡物乃天地間公物,非我所得私。世人有以財節約為慳吝,非也。若不能賑施,則固可嗤也。若不妄為酒食以遊樂,則正是不暴殄天物之意也。朱子引之以‘天下’字,文義略同也。
沈同’章
孟子非謂齊可伐燕,但言燕之可伐耳。之不能弔民伐罪,非孟子可預知,故不止之耳。後之人臣或值如此之事,略發其端,而含糊不肯明言,事敗則倣孟子此章以自諉,則非也。孟子之義,楊氏言之詳矣。
人畔’章
陳賈與王言,引周公為喻,此甚是小人常態。其曰:‘周公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此尤為後世事君者之戒。如爰盎謂‘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亦是陳賈之流。○管叔之事,世遠而史不詳,固不可知其子細。然以意揣之,若是包藏禍心,欲俟間隙以求逞其欲者,則武王、周公豈容有不知其惡之理?文王、太姒亦豈容有如是之子哉?直是道理未能明,識見未能透,私智小慧未能忘,見周公攝政,卻妄生疑慮,謂將不利孺子,且不免計較彼我厚薄之私,而有此耳。蓋小人之始也,未必皆有惡意,特由於見理不明,不知悔過自新,徒欲飾非文過,及勢窮事迫,而利害之心勝,則亦無所不為矣。此管叔之畔,而周公之所以有過也。士君子處心處身,亦宜鑑此警省,唯恐其身或陷於過惡之地,可也。○周公之過亦與王異。管叔之畔,周公特未前知耳。自不能弔伐他人,何與焉?雖不畔,王之過猶在,豈與周公同日而論哉?○‘而況於王乎’?是不以周公望其君,真孟子之罪人也。
‘致為臣’章
王以厚幣聘孟子,初非欲為諸大夫矜式也。請之不以是,及不用之後乃欲以是處之,此雖尋常自好者猶不肯,況孟子乎?孟子所云‘固所願’者,乃下章‘王庶幾改之,予日望之’之意。而王不察,欲以此縻之,豈所以知孟子哉?
‘去齊宿晝’章
‘子為長者慮,而不及子思’,言不以子思待我也。蓋繆公必常有人乎子思之側,然後乃能安子思,今王既無人乎孟子之側,固不及繆公矣。況下章曰‘王庶幾改之’,則其去必有所以,非苟去也。此人不待王命,徑往請留,已為可嗤。孟子不應,猶不反求,乃遽然發怒曰‘請勿復敢見’,其亦淺之丈夫,而不知事長者之道矣。
尹士’章
尹士甚譏孟子,而孟子曰‘夫尹士惡知予哉’,其温厚和平、至誠惻怛之意藹然於言外,所以致尹士之感服,而自嘆其小人也。尹士雖非知孟子者,然與後世之恥過不肯認錯,詆侮長者以自是其愚者相去遠矣。
充虞路問’章
不豫者,非是怨尤,且實未嘗不豫,則其不豫之中亦必有素位而行、樂天無閔處。非余所敢窺測,且闕之。

☚ 10_056公孫丑 上   10_058滕文公 上 ☛
000021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