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居鄉。
鄉人儺,朝服。
精義 伊川曰:鄉人儺者,古人以驅厲氣,亦有此理。天地有厲氣,則至誠作威嚴以驅之也。
或問 ‘儺之為禮,何也?’曰:‘見於周禮、月令詳矣。’‘朝服何也?’曰:‘大夫朝服以祭,於禮亦有文也。’
蒙引 鄉人,非士大夫也;儺,非大祭之倫也,在常人以為可忽矣。聖人之意,以為鄉人為我儺也,我則主人也,主人不可慢也,於是朝服而立於阼階。阼階,主人之位也,朝服,敬也。朝服乃當時有官者之常服,非如今制之大慶賀朝服也。萬石君子孫為小吏,來歸,君必朝服見之,不名。
存疑 還是要致敬意,不是欲使神依己。
備考 月令,季春,命國儺九門,磔禳畢春氣;仲秋,天子乃儺,以達秋氣;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謂之大儺者,下及民庶皆得儺也,所謂鄉人儺者,蓋在此月爾。
困勉録 蒙引、存疑專主致敬言,注‘或曰’一段非正意,不必從也。然所謂致敬者有二,一則以賓主之禮,不可因鄉人而失之;一則以先王之禮,不可以近戲而忽之。蒙引只説得賓主一邊,未是。玩注,則似欲只重古禮一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