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鄉黨、宗廟、朝廷言貌不同
鄉黨恂恂止便便言唯謹。
精義 楊氏曰:恂恂,一於誠也。‘與國人交,止於信’,故所先如此。似不能言者,卑以自牧,不以賢知先人也。蓋鄉黨尚齒,故其自牧如此。○吕氏曰:鄉黨尚齒,恂恂似不能言,所以事長而貴讓;宗廟朝廷尚尊,便便言謹,所以稟命而從事。
蒙引 ‘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只是一意相連説,與後節‘足縮縮如有循’一樣語勢。或於此分言貌者,非矣。○或以集注云‘恂恂,信實之貌’,遂以此為指貌;以本文謂‘似不能言’,有一言字,遂以為指言,真未達哉!夫所謂‘信實之貌’,此貌字虚,如大學‘瑟兮僩兮者,恂慄也’,恂慄者,指嚴敬之存於中者言,安得有貌?然狀釋字義之法當如此也。‘似不能言者’,以形似言,安得為無貌?且以賢智先人者,不但言語,其氣貌亦自是一樣矣。‘便便言,唯謹爾’,言貌亦不相離。○集注‘詳問’貼在宗廟,‘極言’貼在朝廷,似可。蓋在宗廟難著‘極言’字,在朝廷難著‘詳問’字。
存疑 ‘恂恂’只作辭氣説,容貌在其中,下節亦然。○問:‘以“信實”為不能言,則在宗廟朝廷便便言,乃不信實耶?’曰:‘聖人言貌隨時而變,如燕居則申申夭夭,君在則踧踖,過位則色勃,在鄉黨則辭采不贍而以信實見,在朝廷則信實中存而以辭采見,各有其時。非在鄉黨則信實,在朝廷則不信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