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謂子賤章】
魯無君子,斯焉取斯
精義 伊川解曰:斯,助語。詩云:‘恩斯勤斯。’○范氏曰:魯非無君子也,蓋有之而不用也。○謝氏曰:豈天之降才獨多於此地耶?此夫子之力也。使其得邦家者,其作人材當如何哉?
或問 程子‘斯焉’之訓,未安。侯氏蓋用其意,則誤矣。侯氏曰:子賤之為君子也,魯人未嘗知之,故孔子曰:‘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范氏推言魯有君子而不用,蓋以講筵開導及之,而非經之正意也。謝氏以魯多君子,夫子之力,事理固當出此,然亦非本旨。
語類 或問:‘魯無君子,斯焉取斯。’曰:‘便(須)〔雖〕有聖人在,也須博取於人,方能成德。’○看來聖人以子賤為‘君子哉若人’,此‘君子’亦是大概説,如言賢者之類。若言子賤為君子,而子貢未至於不器,恐子賤未能强似子貢。又子賤因魯君子而後有所成就,不應魯人强似子貢者如此之多。南升。【眉批】 集注以為‘子賤能尊賢取友以成其德’,蓋以成德之君子言之。而語類南升録以為大概説,似相牴牾。夫子所稱二子之語為一時説,則子賤成德之時,子貢未及至於不器,故夫子之言如是歟。若子貢得聞性與天道之後,則夫子之言恐不如是。同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