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6_099子謂公冶長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6_099子謂公冶長章

【子謂公冶長章】

公冶長可妻。
或問 范氏以為‘孔子欲妻以女,而辨其非罪’者失之,然‘有罪無罪,在我而已’以下,亦足以警世俗簡賢附勢之私矣。范氏曰:公冶長縶於縲絏,時人或疑之,孔子欲妻以子,故辨其非罪。聖人之〔言〕,無所苟也。有罪無罪,在我而已,自外至者,我何與焉?若非罪而得縲絏以為辱,則是有罪而得軒冕者亦可以為榮矣。
其必有以取之。
通考 東陽許氏曰:‘其必有以取之矣’,‘其’字指也。聖人言其可妻,是必有德,而有以得聖人此言。若云聖人有取乎,則不須用‘其’字。
子謂南容
四書釋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已將後南宫适。南宫二字,併注出古者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宫,故儀禮言有東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世之氏某宫者,蓋各以所居之宫。○徐敬弦曰:南容所以免禍亂世者,謂免夫由己致之者爾。不然,義之所在,刑戮有不可避,則如李膺范滂,亦君子所安矣,聖人豈以苟免刑戮為貴耶!
其年之長幼未可知。
語類 大抵二人都是好人,可託。或先是見公冶長,遂將女妻他;後來見南容亦是好人,又把兄之女妻之。看來文勢恐是孔子之女年長,先嫁;兄之女少,在後嫁。亦未可知。
避嫌。
語類 問:‘避嫌是否?’曰:‘合避豈可不避?如“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豈可不避?如“君不與同姓同車,與異姓同車不同服”,皆是合避處。’○問:‘程子説“避嫌之事,賢者且不為,況聖人乎”?若是一項合委曲而不可以直遂者,這不可以為避嫌。’曰:‘自是道理合如此。如避嫌者,卻是又怕人道如何,這卻是私意。如十起與不起,便是私,這便是避嫌。只是他見得這意思,已是大段做工夫,大段會省察了。又如人遺之千里馬,雖不受,後來薦人未嘗忘之,後亦竟不薦。不薦自是好,然於心終不忘,便是喫他取奉意思不過,這便是私意。又如如今立朝,明知這個是好人,當薦舉之,卻緣平日與自家有恩意往來,遂避嫌不舉他。又如有某人平日與自家有怨,到得當官,彼卻有事當治,卻怕人説道因前怨治他,遂休了。如此等皆蹉過多了。’
【通 論】
精義 伊川云云。見集注。
或問 程子至矣。楊氏‘不累室家’之説,似失之苟且,然施之今世,亦足以破夫過計求全之惑也。楊氏曰:聖人所以求於人者薄,可免於刑戮,而不累其室家,皆可妻也。公冶長之賢,宜貶於南容矣,而以其子妻之,南容以其兄之子妻之,或以其齒,或以其時先後,當其可而已矣。兄弟之子猶子也,處之有異焉,君子不為也,況於聖人乎?胡氏所論後世昏姻之失,尤為有補。胡氏曰:聖人之於昏姻,參度彼己如是之審,所以能保終而無弊也。後世或以富貴結,或以急難合,或憑媒妁兩美之言,或因意氣一時之諾,初未嘗深知二人之性行也。雖然,壻猶易見,女最難知,人多謹於擇壻,不能慎於擇女。逮德下衰,又惟財色是迷,而不思家之隆替,自内助始也,可勝嘆哉!
蒙引 勉齋黄氏曰:讀書者最怕氣不平。且如公冶長一章,謝上蔡則謂‘聖人擇壻驚人如此’,楊龜山則謂‘聖人所以求於人者薄,可免於刑戮而不累其家,皆可妻也’。上蔡,氣高者也;龜山,氣弱者也,故所見各别如此。要之,當隨文平看,方見得聖人之本意。此觀書之大法。
困勉録 總見聖人擇人在世法之外,不必作抑揚口氣。須知公冶亦是可免於刑戮,南容亦不必不在縲絏之中。聖人只論人不論遇也,兩賢豈有優劣?

☚ 06_098公冶長第五   06_100子謂子賤章 ☛
000011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