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人之不己知章】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精義 范氏曰:學以為己,非求人知也,故不患人不己知。然道積於中,則德見乎外,未有不知者也。若己不知人,則賢者不得以為師,善者不得以為友,何以進其德矣。故人有能而己不知,君子之所患也。○謝氏曰:天下之理,自下視高則難,自高視下則易,如七十子知夫子則難,夫子知七十子則易。人之所以相知,何有不然者?大人之視小人,如見肺肝;小人而窺君子,莫見畛域。以是觀之,知人者為大乎?人知者為大乎?盍亦急於知人乎!急於人知乎!此學者之患也。○楊氏曰:君子求為可知而已,人知不知,無以加損焉,何患之有?不知人,則詖邪淫遯之辭,足以(防)〔妨〕[1]道而亂德,其為患也孰甚!
或問 吕氏曰:‘人知不知,亦有命而已矣。’此非至論。尹氏善矣,范楊亦佳。但知人之説,二家各得其一〔偏〕[2],而范氏‘未有不知’之云,楊氏‘求為可知’之説,則非此章之所指矣。謝氏之説,非本文意,而又不免驕吝之私,亦猶其首章‘不愠’之云也。
大全 ‘知人者為大乎?人知者為大乎?’謝氏説。此又涉乎知我希自待厚之私矣。近世學者蓋有未少有得而俯視等夷者,豈非此語之流生禍哉!記上蔡論語疑義。
語類 若自家不知人,這個便是不知道。不知則不能明人之賢否,所謂‘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若能知言,他纔開口,自家便知得他心裏事,這便是知人。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今人都倒做工夫!
蒙引 夫子此意,常提綴以教人。曰‘不病人之不己知’云云,曰‘不患莫己知’云云,曰‘君子病無能’云云,此為學者設。或曰:説□中夫子未嘗指定固是,但以此□□言之,似止為學者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