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5_078堯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5_078堯曰

【堯曰】

曰咨爾’章 平天下事。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此二句定見聖人至公無私之心。
‘善人是富’,此亦可見聖人以財與人之得其道也。若不善者是富之,何足以稱其賚乎?
問:‘公則説。’曰:‘公者,天理。得天理則合人心,故説。’
子張問於孔子’章 平天下事。
問:‘惠而不費。’曰:‘君子非吝其財而不欲費也。若以府庫之財與人,則安得人人而給之乎?此其勢有所不及也。所謂不費者,如“金、木、水、火、土、穀,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利)〔和〕[1]”,皆因其自然之利而利之也。且如,何所費於民而能使萬世永賴乎?’
問:‘勞而不怨。’曰:‘君非民罔使,則雖欲不勞,不可得也。’
惟勞之而得其當,則斯無怨,如所謂“使民以時[2],民説無疆’者,亦此意也。
問:‘泰而不驕。’曰:‘君子心廣體胖,坦坦然有安舒之貌矣。凡人則外若安舒,而必至於矜肆。惟君子本乎循理,不敢以慢忽之意加於人。此其所以“泰而不驕’也。’
凡人欲威,則易至於猛;不猛,則又不能自重。‘威而不猛’,其惟時中者乎!
‘虐、暴、賊’三字與“仁”字對看,則可知其義。蓋仁人者,惟恐人之不得其生,不仁之人則反是。所謂‘虐、暴、賊’,皆反乎仁者也。
吝之有病,於百事有害。人之所以事焉而不成,學焉而不立,都由此個‘吝’字。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章 格致事。
問:‘“不知命,則無以為君子”者,何也?’曰:‘君子,成德之名也。德者,得之於天而為我之有。然人鮮能全之者,以其於利害之際輒為私欲所蔽,而便生計較趨避之心以害其德。其所以計較趨避者,則又由於不知命也。夫死生禍福自有定命於有生之初,非避而可免,趨而可得也。苟能知此,則見害而不苟避,見利而不苟趨,自能全其所得於天者而不失矣,豈不可以為君子乎?’
此章所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言,無以知人’。此二段與首篇‘人不知而不愠’,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二章,語意一串貫來。蓋君子,成德之名,而德者,得於天而存乎己之謂也。所謂其得於天者,只是正理。能安其正理而不生趨避利害之心,則斯可謂知有命而信之也,斯可謂君子而已矣。且如‘人不知而不愠’,亦自是知命之事也。夫君子之所求者,求其在我而已。若知與不知,非我所與也,故不患焉。乃若所患,則在乎不知人。不知人,則是非邪正無以辨之,而吾心之知有不能盡者矣。此君子之學所以先乎致知,而致知之功先乎知人。欲知人者,又不可以徒為也,必就言之得失而明卞之,然後可以知其人之邪正矣。所以知言為窮理之最大者,而前後聖賢已言之詳矣。
記者於首篇既言‘人不知而不愠’,及‘患不知人’等語,而於末篇之終又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言,無以知人’二句説來,其終始示人之意可謂深切而著明矣。又曰:‘“不知禮,無以立”,此句尤是着眼處,蓋人立身之大道無逾於禮。禮者,即天理之著見者也。君子之道何往而不循天理乎?’又曰:‘尹氏所謂“學者小而讀之,老而不知一言為可用,不幾於侮聖言者乎”,噫,此言直是痛切,令人面發騂也!吾黨小子盍亦猛省。’聖源

☚ 05_077子張   05_079韓國經學資料集成論語第五册 ☛
000008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