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3_018大學劄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3_018大學劄疑

大學劄疑

【題 解】
大學劄疑作者李泰宇(一八二〇—一八八二),字士亨,號五愛堂,本貫全州孝寧大君的後孫。‘五愛’即愛君、愛親、愛兄弟、愛民、愛物之意。晚年曾以蔭補任嘉善大夫。本書收録於五愛堂遺集卷二雜著,提出疑問並予以解説,共有五十八個條目。(黄義洌)
程子’上加一‘子’字,何也?程子發明大學之意而有功於大學,故特加‘子’字而表稱。
孔氏之遺書’,何不言‘孔子’,而曰‘孔氏’也?此書乃門之記述,而非孔子之自述也。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故不直稱‘孔子’。
‘入德之門’,蓋德是明德,門是格致誠正修也。人皆物欲昏蔽,如門有閉而不知入,故必須用工祛其昏,復其初,則德自明,門自開,而入自知也。
次之’,何不言中庸?蓋大學首尾該綱目具盡,初學入德無如大學,而是日用平常之理。而中庸則天人之理、性命之奥,費隱顯晦,非初學所可遽語及也。
篇題言‘初學’,章句言‘大人之學’,明為學次序,故必言初學;自小學而入大學,故對小子而言大人。
不云心、不云性、不云情,而云明德,何也?明德是心、性、情之總名,不可偏稱,故合心性情、體用而云明德也。
章句所謂‘虚靈’,心也;‘具衆理’,性也;‘應萬事’,情也。
章句曰:‘虚靈不昧,以具衆理。’虚靈是氣耶,理耶?虚靈是氣也,所以虚靈者乃理也,不可以虚靈即為理也。
‘虚靈不昧’是兼知覺否?朱子答林德久書曰:心之‘知覺(只)〔正〕[1]是氣之虚靈處’,虚靈是未發底知覺矣,然則‘虚靈’二字包知覺言矣。
章句‘因其所發而遂(發)明之’,何不言明之之工夫也?明之之工夫於或問已言之,先之以格致,所以因其所發以啓其明之之端也,次之以誠正修,所以因其明之之端而反之於身,以致其明之之實也。
章句何不釋三‘在’字也?章句所謂‘當因其所發、當推以及人、當止於至善’,此三個‘當’字所以釋三‘在’字。
定静安則自可能得,又何言慮也?定静安則就心上説,慮乃處事上説,雖有能得,於處事非慮可能得乎?
定静等五者有等次否?定静安慮只是知止能得,其間脈絡條理則乃一級中細分言,故或問云:‘既知所止則必得所止也,非謂其間等級之越相迥遠也。[2]
‘慮而後能得’之慮字與孟子‘思則得之’之思字同否?思慮未嘗不同,而慮有商量裁度底意,思有研索尋求底意,且慮深而思淺。
物則先本後末,事則先終後始,何也?物貴有本,故先本後末;事貴成終,故先終後始。
本末、終始可分言否?明德、新民,兩物而内外相對,故曰本末;知止、能得,一事而首尾相因,故曰終始。
‘近道’之近字,‘知所先後’則進為有序,至於道也不遠,故曰近。
‘古之欲明明德’,‘古’字之意。言明明德於天下者,是古人已行之事,而今人所當勉勵者。聖人之言,每(當)〔常〕[3]引古而勉今,如尚書‘曰若稽古’之義。
章句云‘無自欺’,‘誠意’章云‘毋自欺’,‘無’與‘毋’有二意否?蓋毋者,禁止之辭;無者,真治之辭。先儒多以‘毋’以工(工)〔夫〕[4]言,‘無’以功效言。然章句所謂‘欲其必自慊’而後有‘無自欺’,則‘毋’與‘〔無〕[5]’互相發。
物物格之而致知耶?格一物而衆理皆通耶?難可曰物物格而致知,亦難可曰格一物而衆理皆通。
‘格物’之格字、‘物格’之格字同否?蓋格物者,我欲窮物理之極處;物格者,物理之極處隨所窮而自有到。
工夫則必逆推,功效則必順推者,工夫則先就其極難處而用工,故必逆推;功效則先後有序,次第入到,故必順推。
逆推之六個‘先’字應‘知所先’,順(逆)〔推〕[6]之七個‘後’字應‘知所後’耶?逆推之先字以工夫言,順推之後字以功效言,則不必分知先知後矣。
‘皆以修身為本’,以工夫言則格致似為本,格致則只是工夫之一頭地,而‘修身’二字上以包格致誠正之工,下以對家國天下之大,是八條目中最要,故以此為本也。
章下注‘蓋孔子之言’、‘則曾子之意’,‘蓋、則’二字有深義否?經一章未必皆孔子之言,而或是引古聖之語也。傳十章丁寧是曾子之意,而曾子乃述經文餘意。‘蓋’字疑辭,‘則’字決語。
‘顧諟天之明命’,命何以‘常目在之也’?命則雖非有形迹可見,然日用常行事莫非命之所寓,則是實跬步頃刻不敢放舍者,非‘常目在之’之處耶?
釋‘新民’而首言盤銘末言命新,何也?蓋推己之新而及於新民之新,自民之新而致命之新,則日新為新民之本,命新為新民之效。
命一也,而上言‘明’此言‘新’,何也?上命字以天理言,此命字以氣數言,天理之明、氣數之新自不同,故上‘明’下‘新’。
‘止至善’章始言敬字,蓋明明新極平天下,欲其止於至善,非敬莫做,故始言敬。而敬為學之緊要也,止善實綱條之準則也。
‘止於敬’,何不以忠言?敬兼忠直而廣,忠是近於承順而狹。
先言子,後言父,何也?孝重慈輕,故先言子。
不曰‘明德’而言‘盛德’,德則一,而明德以本體言,盛德以極至言。明其明德以止於至善,非盛德耶?
‘止至善’章無結語,止至善為明德新民之歸趣,故與他章不同。
‘聽訟’釋本末,‘明德’、‘新民’為本末,而‘明’、‘新’既有二傳,則又何别立‘本末’傳也?蓋此節‘本末’主言明新,而兼舉經文末身家之本末,夫傳者所以申釋經文之義也。經文‘物有本末’在三綱之後,‘本亂末治’在八條之後,故‘明’、‘新’、‘止’三傳之後别立‘本末’傳。
此章不釋終始而只釋本末。或問曰‘古人釋經取其大略’,而未必屑屑,又曰‘此章〔之〕下有闕文’,‘安知〔其〕非本有(之)而並失之(耶)〔也〕’。
格物者,當何物先格之也?世間日用之事無非當格,而亦有先後緩急之序。今日格今日行之事,明日格明日行之事;應事接物,隨遇隨格,則自然貫通,便到乎理之本原處。
‘豁然貫通’是‘全體大用無不明’,則此時亦意誠、心正、身修耶?致知,知之事也;誠正修,行之事也。用工而至於真積之久,知得一二分,行得一二分,則自然貫通,而意誠心正身修亦未嘗不得也。
意者心之所發,則何誠意先而正心後也?心之本體則常是中正,而其所發處有不實則不得其正,故正心之工夫必以誠其意為先,觀於‘誠意’章而可得也。
‘毋自欺’,何不言毋欺人也?自欺其心,則欺人之心者在所必致;毋欺其心,則毋欺其人者亦所必致,故聖人之設教也必以己為先。
必言臭色,何也?臭色者,自人之有知覺不待教之而自知也,是誠從實心做出來也。至於惡惡好善,則必須用工夫,然後可以知惡惡好善,故以誠心好惡者喻之。
先惡惡後好好,惡惡難好好易,聖人之設教用工也,常先諸難而後諸易。
‘必慎其獨’,中庸無必字。大學是學者用工之事,中庸是教者成德之事,故無必字。
幽獨之中有十目十手也,十手十目雖不在幽獨之中,而善惡之著顯不下於十手十目之指視,則此其所以莫見乎隱、莫顯乎微之義。
曾子曰’三字始出於此節,何也?此節曾子所嘗垂訓於門人之語,而門人自引也,不如諸章之述曾子之意,故獨加‘曾子曰’字。
獨於‘誠意’、‘正心’章有章下注,何也?‘誠意’章不言‘誠意在致知’,‘正心’章不言‘正心在誠意’者,有嫌於知行之分二而不相連續,故此兩章特加章下注,補其闕略,而明其血脈之貫通。
先儒言致知是夢覺關,誠意是人鬼關。知不致則昏黑自失,如愚人之説夢;知既致則豁然光明,如大夢之始覺。意不誠則意自昏而為鬼,意既誠則心自正而為人。關者,‘關限’之關。
‘正其心’之心似指用而言。心之本體則澹然虚明,而其用則有或未正,故正之之工不當施之於本體上。
忿懥等四者與中庸喜怒哀樂不同耶?彼主性之發,此主心之用,何也?夫性者,心之體也;情者,心之用也。性之發即心之用。彼主中節之和,故曰性之發;此言有所偏之病,故曰心之用。忿懥非怒惡,好樂非喜愛,懼非恐懼,哀非憂患耶?
‘不正’與‘不在’同否?‘不正、不在’,其病則未嘗不同,然心不正則專失義理,心不在則專昧知見。
視與見、聽與聞同否?視聽屬乎耳目,見聞屬乎心,故先儒之言曰:‘耳目從乎聲色者曰視聽,聲色從乎耳目者曰見聞。’
‘視而、聽而’,中庸曰‘視之而、聽之而’,此不言‘之’字。此主學者事,徒視徒聽,故不着‘之’字;彼主教者事,緊視緊聽,故必著‘之’字。
‘修齊’章首特以兩其字對舉,何也?身與家是人我之相對而不相離,故特以兩‘其’字對舉;而身家國與天下只是各一物事,故以一‘其’字連説。‘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獨於此反結,何也?經文末言‘本亂末治’而以一‘否’字反結,本,身也;末,家也。自身而家是人己之際接,功效之推行,而尤為用力處,故應上經文反結之意而又反結之。
‘如保赤子’,章句曰‘立教之本’,本只在於慈耶?慈者人所固有之心,所以難失,故推其保赤子之慈以明孝悌之心。
‘帥天下以仁、帥天下以暴’,民之從仁可也,何以從暴?民猶草上之風也,惟上所令。而之時,民皆之心;之時,民皆之行,非此之謂耶?
治國言可也,而並引,何也?善者可效,惡者可戒,上文言仁讓貪戾以明治亂之迹,故此言以實之。
諸章引不言興比,而獨於‘淇澳’、‘桃夭’兩章言興,何也?諸章引只引其斷章,而此兩章則引其全文,故並言其興也。
‘不倍’之倍字即倍畔之意耶,違背之意耶?以本章之意看,則作違背恐合,而民之興慈不是恤孤之心耶?
絜矩不言規,蓋規圓而矩方,矩則隅稜之有可以止防,規則動行之無所定向。絜矩之意,欲其新民之止於至善而不遷也。
自‘先慎乎德’至‘生財有大道’,專舉財用上説。蓋財者人人所欲,而生命之源也。絜矩之道,常因其所欲而度絜,則欲平天下者,未嘗不以財用説舉矣。
‘仁者愛之理’,而能放流,何也?仁者包乎義禮知信四者,故當愛則愛之,當惡則惡之,便是至公無私,而不違乎愛之理。
諸章不言性,而至此始言拂人性,何也?大學一篇無非性情之理,而難可觸處拈出者,性理無形容可言,至此章則一篇之終末,而功效之極至處,故别出性字統結以上不言之意。
‘絜矩’章無結辭,絜矩即八條目之最歸重,而更無餘發處,此一章自為此一章之結辭。結辭者,豈不為結上章之語以起下章之義耶?

☚ 03_017大學講義   03_019大學經義 ☛
000005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