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2_265【傳十章】 己酉十一月十九日課講 摛文院 試官 金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2_265【傳十章】 己酉十一月十九日課講 摛文院 試官 金憙

【傳十章】 己酉十一月十九日課講 摛文院 試官 金憙

羲淳進,伏誦大學傳十章訖。
試官金憙曰:何不曰‘上幼幼’,如‘上老老、長長’之例,而獨曰‘恤孤’耶?
羲淳曰:孤者,無父之稱,而是人之孤也。能恤人之孤,則此幼幼之極至處,故不曰‘幼幼’而曰‘恤孤’也。
曰:老老、長長獨不能用此義例耶?
羲淳曰:老老、長長已包得及人老、及人長之意,故不必變例而其意已足。至於幼幼,則言‘恤孤’而後其意尤切,而能及人之幼者,是孟子所謂‘非惡其聲’之意也。老老、長長與恤孤異例者,似以此也。
曰:‘絜矩’二字只言於‘平天下’章,何也?
羲淳曰:以己對人而後始用矩字,而矩即是恕也。故‘治國’章言恕字,此章以矩字换恕字用之,其意一也。而‘平天下’之平字帶得‘均齊方正’之意,故以矩者‘所以為方’而言之,其意可見也。
曰:‘絜矩’之義,何以看得耶?
羲淳曰:矩者心也,以心度物,是謂之絜矩也。此於朱子江德功周舜弼書論‘絜矩’之義有二説焉,正為先儒争論之端也。
曰:朱子二説中,何者為得耶?
羲淳曰:大抵書之説則曰‘度物而得其方’,是絜而後始為矩也;書之説則曰‘度之以矩而取其方’,是則矩以絜也。竊嘗以為有矩而後始可以絜也,如欲無矩而先絜,則是絜為工而矩為效,絜在我而矩在物,内外泮涣,首尾衡決,雖欲絜矩,得乎?是故當以書為初年説,而取書為依歸,宜矣。
曰:以集注看得,則自‘是以君子’至‘度物’是絜也,自‘使彼我’至‘均齊方正’是矩也。以此言之,絜而矩之之説似得耶?
羲淳曰:於此正可以見矩以絜之義也。此曰‘因其所同’云者,即吾心與人心同之謂也。所謂吾心,即矩也,以此而推以度物,則惟此一句内已包得矩字之義。而至於‘均齊方正’,則是不過以矩而準於彼,使亦得其方也,豈可曰至此而始釋矩也?
曰:‘長短廣狹,彼此如一’者,何謂也?
羲淳曰:此以我在中,而上下四方作三摺看。我欲親之慈我,而我不能慈子;我欲子之孝我,而我不能孝親;以至前後左右望人如此,我反不如此,則是一畔長一畔短,一畔廣一畔狹也。反是,則豈不‘彼此如一’乎?
曰:前後左右,何與於‘絜矩之道’耶?
羲淳曰:反矩而度之,則可知四面成方。前後左右各得其分,是謂之方也。此所謂絜矩也。
曰:民有不當好而好,不當惡而惡。其所好惡,何可一從之耶?
羲淳曰:此舉其公好惡而言也。如暖飽,民之所同好也;饑寒,民之所同惡也。是以王者於其好則為之聚之,於其惡則為之祛之,是所謂同好同惡也,何必於不當好、不當惡而一與之同之也。
曰:‘先慎〔乎〕德’之德字,即‘明德’之德耶?
羲淳曰:此德字即‘明德’之德字,故不言明而明底意在其中也。
曰:何不曰‘先明乎德’,而曰‘慎德’耶?
羲淳曰:明德之工已悉於前,故不必更言。而此承‘有國者不可〔以〕不慎’,故以慎字言之也。
曰:慎德者,何謂也?
羲淳曰:此慎字固已含明字之義,而此章則以不‘外本内末’為戒,故慎字為尤有力也。
曰:平天下乃聖人之極功,而禮樂刑政四字不少概見,何也?
羲淳曰:子曰富而後教,又曰人存政舉。此章既理財而又用人,用人則禮樂刑政在於用人之中,故雖不言可也。況就此章如欲究禮樂刑政之實,則子曰‘必世而後仁’,世而後方可行禮樂之化,禮樂二字固不可輕先言之絜矩之時。而至於刑政,則有可見者。‘惟仁人放流’、‘(屏)〔迸〕諸’、‘見賢’舉、‘不善’退,則固刑政之大者。而理財、用人尤是王政之急先務也,禮樂刑政四字雖不言於此章,而亦豈無一二可見者乎?
曰:理財、用人,乃平天下之本耶?
羲淳曰:試以八條目言之,則明德固為平治之本。而至於此章,無財則不可以活此民,無其人則不可以治此民。舍是理財、用人二事,而何以平天下乎?
曰:理財先於用人者,何也?
羲淳曰:凡民所須莫先於財,而君之喪德亦由於財,故此以理財先之也。
曰:‘楚(誓)〔書〕’、‘舅犯’二章乃承上文之理財起下文之用人,而有曰‘仁親’。仁親何關於用人而言歟?
羲淳曰:孝弟為仁民愛物之本,故‘治’、‘平’二章首以孝字言。此又承孝字之義而曰‘仁親’,此可見愛親而後方可為理財、用人之本也。
曰:三言得失,而以‘忠信’、‘驕泰’終之,朱子釋之曰‘語益加切’。忠信、驕泰比於善不善,何以為加切歟?
羲淳曰:忠信即是善也,驕泰即是不善也。而善不善以德言,故汎而不切;忠信、驕泰以心言,故語益微密。是以為天理存亡之機,而其言尤切也。
曰:理財、用人已結於上文,而‘生財’以下又申言之,何義也?
羲淳曰:上文財與人各成一節,故此則合以結之,以明用人之中亦有理財,理財之中亦有用人也。
曰:‘以財發身’,何謂也?
羲淳曰:此有朱子之言,無容議。為而不私其財,人自歸之,故為君上者安富尊榮,是乃王者無私財之謂也。
曰:‘以義為利’,何謂也?
羲淳曰:‘未有好義而其事不終’,則此所謂‘以義為利’也。況好利而上下交征利,則國必危矣;好義而民能忠於君,則國乃安矣。為義之利,若是其慱[1]也。

☚ 02_264【傳九章】 己酉十一月十九日課講 摛文院 試官 金憙   02_266大學纂要 ☛
000004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