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2_163傳二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2_163傳二章

【傳二章】

盤銘止又日新。
按:苟字自‘克明’之克字來。日新又新而不間斷者,又從‘顧諟’來,以為下文‘緝熙’之張本。推類以看,無一字一句不然。
章句‘銘,名其器’。
按:名,當作‘銘’。韓南塘以為‘名言其器’,恐不然。銘蓋鏤其器以自警之辭之名,故後世藉其鏤辭之義而仍作碑銘、誌銘,蓋取其鏤也。○又按,鄭康成舊注曰:‘盤銘,刻戒於盤也。’○又按:盤銘是承上起下之辭。凡起章皆用此例。
小注西山真氏説‘心者,神明之舍也’。
按:舍者,止也,息也,言神明之所會。若作家舍看,則是血肉之心,非神明之心也。人或誤看舍字,故不免以心專作氣質不好底,此不可不知。
康誥曰:‘作新民。’○問:‘此一節,若解之曰“民乙作新”則似好,而朱子云云,何也?’答:‘竊伏見二書,上下終始無不相與照應,無不相與符合,故朱先生隨其原文而發明之,無不曲當。蓋傳文自齊治以下,則動化與推去必相持而並行矣。此章所引盤銘,是動化之本也;所謂民自新,是動化之效也;所謂振起之,推去之事也。此為新民一大張本。而第九章“率天下以仁”及第十章“上老老、長長”,皆承盤銘之意者也。九章“民從之”及十章“民興孝、興悌”,皆承民自新之意者也。九章“求諸人、非諸人”及十章“絜矩之道”,皆承振起之意者也。按:振起,言作也。此見前後終始,血脈貫通之實矣。’經義問答
按:論以傳文,果如尤翁之所言矣,但不兼論經文,恐或不免未備。謹嘗敢為之補之曰:‘經曰“明明德於天下”,又曰“身修而後家齊、天下平”,此可見明德之無二。而吾之明德既明,則民德之無二者自從而自新也。經曰“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本即體也,體既有以立,則用之所以自行者自有不待推而自到者。以此論之,則不但傳義如此,經義本自如此,安有經無此意而傳獨有此意之理哉?’○又按:作字即中庸所謂‘修道之教’,包禮樂刑政在中。人徒見鼓舞之為好底字,而便認作禮樂,而不兼刑政看。然則‘平天下’章許多政刑都無錯落,而聖人新民底道理便歸徒善矣,其可乎?
曰:‘雖舊邦,其命維新。’
按:此言工夫至、功效到,吾與民、天都做一個,此其所以為文王自新、新民之至善者乎!○又按,沙溪説曰:‘四書中“曰、云”,恐非有異意也。’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按:極者,即‘繼天立極’之極。文所云,蓋出於此矣。○又按,朱子曰:‘不求為新民而專求之德化,則又賤彼貴我之私心,而無以合内外之道矣。’又嘗以不疑之不辨而償金為是則處己、非則處人,而仍謂之心病。以此兩條參看於傳文章句,然後可知其公私之分、大小之别,而其於作新用其極之道為無舛乖矣。且以見刑政之包在,而刑政之治好處即又是至善之所在矣。
章句‘欲止於至善也’下小注玉溪盧氏説。○愚按:止與用分而言之,以紛紛擾擾、枯木死灰分屬於止用,其言誤矣。經書辨疑
按:韓南塘以為‘止、用二字意差有别。止至善如言執中,用其極如言致中和’云云,而疑辨疑之説,此真可疑。‘無所不用其極’者,言其於明德也止至善,於新民也止至善也。則‘致中和’之致字,初非所當。蓋用即止也,止即用也。辨疑之説,豈有可疑者乎?
章下小注東陽許氏説。
按:此説恐未精。康誥之作字分明説着新民之事,已包平天下底許多施為,則不可曰‘新民之意只於中可見’。

☚ 02_162傳首章   02_164傳三章 ☛
000003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