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七章】
在正其心、不得其正。 四‘有所’與‘心不在’為一等,‘不得其正’與‘視不見、聽不聞’又為一等,此章句所謂‘一有之而不能察,則其用之行或失其正也’。以是言之,‘不得其正’之正當屬用矣。然若以一章大旨言之,其工夫雖在動處,而其歸宿則專在静處矣。何者?其言四‘有所’、‘心不在’者,政欲其察有所而去之,察不在而存之,以立其未發之體也。其言‘不得其正、視而不見’者,正所以見體不立之害發於用處也。如以章下説見之,‘密察’字為立體之工夫,‘敬直’字為工夫之歸宿矣。
四‘有所’,故‘心不在焉’;‘不得其正’,故‘視不見、聽不聞’。然四‘有所’者,只指其係累之病也;‘不在’者,兼指其昏頽之時也。‘不得其正’者,只指其念慮之差也;‘視不見、聽不聞’者,兼指其矇眛之失也。蓋常人之未發绝少者,只由於係累。飛揚亦由於將迎。及昏倒,而係累之害常居其九。故上節只言係累,下節始道其全矣。如何如何。
正心二字,實為一章之全體。這‘正心’字内,密察之工夫,敬直之歸宿,無所不在。然則‘正心’之正,包言體用;‘不得其正’之正,只指用處。二‘正’所指似有小大之别,但一節内上下正字有此區别,恐有安排之慮。何以則見解通暢而無礙耶?乞垂細教。
‘存心’字亦可以通動静,如當事而存,靡他其適,是動時存心。但此章則全章之旨都屬静體,此‘存心’字自當為静邊工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