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三章】
朱子言:‘敬之一字為大學一篇之大指。’而經傳中無明言敬字,如中庸之言‘誠’。間雖有言者,皆一事之敬,唯‘至善’傳‘敬止’,敬字包下文仁、敬、孝、慈、信衆善而言。且止之一字實兼八條目之事,格物、致知所以知止,誠意以下所以得止。止包八目,而敬是所以止之之道,則敬之為一篇大指者可見,而傳未嘗不言矣。
‘至善’傳一章兼釋知止、能得。文王詩以上釋知止,淇澳詩以下釋能得。文王詩自文王言之,則固為能得,而自傳文言之,則是引聖人之所止以指學者之所當止,此其為知止之事也。故章句曰‘於天下之事,皆有以知其所止’,意可見矣。
傳言新民之止於至善,以‘没世不忘’為言者,蓋使當世尊親,固是新民,而必至於‘没世不忘’,然後其效及遠,而方為新民之極也。上章以天命維新為新民之極者,其意亦猶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