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1_162傳之八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1_162傳之八章

【傳之八章】

問:‘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注‘五者在人本有當然之則’。敖惰,凶德也,亦有當然之則耶?
答:觀朱子取瑟、隱几之説以諭之,則其義可見。辨疑
問:‘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不曰‘修身’,而變文曰‘身不修’,何也?
答:權陽村曰‘此承經文“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而曰’云云。辨疑
傳八章小注朱圈者一段,黑圈中加小黑圈者三段,墨圈者一段。
問:‘所謂齊其家’注‘身不修矣’下小注,朱子曰‘之所親愛,如父子當主於愛’一段朱之,可得聞耶?
答:此段大意以為,諫父教子,是親愛之不辟也;事君責難,是敬畏之不辟也;賤惡而或可教或有長處,亦當知之,是賤惡之不辟也。其所以發明章句之所未盡言者,可謂詳備矣。
問:小注‘問“人之其所親愛”’,‘潛室陳氏曰’一段,‘玉溪盧氏曰’一段,‘勿軒熊氏曰’一段,凡三段何以圈中加圈耶?’
答:一段言‘接此五種人,便有此五種辟’,語意未瑩。蓋常人之情,惟其所向則必陷於一偏矣,接此五人,豈皆便有五辟乎?若曰‘接此五人’,則可;又曰‘便有五種辟’,所以有病也。二段言‘好而知其惡,是親愛之不偏;惡而知其(善)〔美〕[1],是賤惡之不偏’,語亦不備。蓋五者各謂其偏之過於則也,其許多偏病不除,故至於好而不知其惡,惡而不知其善矣。若曰‘好而知其惡是親愛之不偏,惡而知其美是賤惡之不偏’,則‘知其惡’、‘知其美’二句只屬親愛、賤惡二者而已,似恐未穩。三段言‘親愛、畏敬、哀矜指所愛之人,〔言〕有此三等;賤惡、敖惰指所惡之人,〔言〕有此二等’[2],亦未穩。蓋五者各言其偏之過於則也,因其過於則而偏之為害,至於好而不知其惡,惡而不知其美也。今曰所愛有三等、所惡有二等,而以親愛而辟直謂之愛而不知惡也,畏敬而辟直謂之愛而不知惡也,哀矜而辟直謂之愛而不知惡也,賤惡而辟直謂之惡而不知美也,敖惰而辟直謂之惡而不知美也,則語意似欠曲折。蓋朱子曰:‘五者各有當然之則,只不可偏。如人飢而食,只合當食,食纔過些子,便是偏;渴而飲,飲纔過些子,便是偏。如愛其人之善,若愛之過,則不知其惡,便是因其所重而陷於所偏。惡惡亦然。下面説“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上面許多偏病不除,必至於此。’以此觀之,‘食而纔過些子’,‘飲而纔過些子’,便謂之偏,則是偏之不至於甚者也。‘下面〔説〕“人不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下)〔上〕面許多偏病不除,必至於此’[3],蓋謂五者之偏病不除,而必至於不知其惡也。玩繹朱子‘必至’二字之意,則可見勿軒之語有欠曲折也。
問:小注‘雙峯胡氏曰’一段,何以墨圈耶?
答:其曰‘或疑敖惰不當有,殊不知本文人字非為君子言,乃為衆人言’云者,其語意似與章句‘五者在人本有當然之則’者不同,所以墨之也。

☚ 01_161傳之七章   01_163傳之九章 ☛
000001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