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驳船运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驳船运输 (一)盐驳的装卸和航行 1.装船换驳 链斗式采盐船有皮带机和溜槽两种卸盐方式。左右弦均可卸盐装船,船上设有移驳绞车,供盐驳装盐时纵向移动。所以,链斗式采盐船同盐驳的配合可双面靠驳装船,无须停车换驳。只在开挖浅水区,采盐船装油、装水或排污时才单面靠驳。 绞吸式和轮斗式采盐船与盐驳的配合是通过浮动式脱水趸船完成的。趸船上装斗式提升装置和溜盐槽,将脱水后的石盐装入盐驳中。盐驳只能单面靠驳,换驳时须停车。 2.卸船工艺 (1)龙门式卸船工艺 盐驳停靠码头,斗提机直接伸入船仓,将石盐提升至龙门架上端,经流槽卸在出盐皮带机上,再经皮带机装车(船)。斗提机可上下、左右运动,盐驳可纵向移动,龙门式卸船机可沿轨道移动,三方面配合完成卸盐工作。此法成熟可靠,缺点是斗提机清理船仓时需人力协助,一次性投资费用高。 (2)吹吸式卸船工艺 盐驳停靠码头后,将陆上水力输盐泵站的万向活动式吹盐喷头(与射流器喷嘴形状相同)和吸盐耙头伸入船仓,如图4-3-35、4-3-36。石盐颗粒由喷嘴喷出的高压水冲起,形成悬浮半悬浮状的盐浆,耙头将盐吸入盐浆泵,经水输管线运走。吹盐喷嘴和吸盐耙头既可作横向运动,也可作纵向移动,一边吹、吸,盐驳一边移动,协调完成卸盐工作。此法优点是与水输形成一体,简单易行;缺点是开始吹盐时,若操作不当,会造成盐水外溢。 图4-3-35 闷吸式耙头图 1-吸盐口 2-吸盐管 3-耙头活动部位 4-压板 5-保险销 图4-3-36 吹吸式卸盐示意图 1-吹盐管 2-吸盐管 3-盐驳 (3)底开驳卸盐 将射流加料器与料仓装在船闸的水下,底开驳进入船闸后,将4~6个底口顺序对准料仓,石盐靠自重从仓底卸入,经射流器送入水输盐浆泵。此法操作简单,连续性好,比较经济。要求卸盐码头的充水条件好,水位稳定,如水位下降太大,会造成盐驳同料仓相碰撞,以致不能卸盐。经实践证明,此法成熟可靠。 (4)皮带驳卸盐 在驳船盐仓下边安装皮带机,伸向船首2m左右;到码头后,船首直接与码头皮带机相连,打开盐门卸盐。 3.盐驳的航行方式有自航式和拖轮拖航式。 自航式盐驳航行灵活机动,转弯半径小,进出码头方便,与非自航驳相比造价高,平均油耗大,见图4-3-37。 图4-3-37 驳运与采盐船采掘工艺配合示意图 1-采盐船 2-驳船 3-驳船卸载地点 拖轮拖航,一条拖轮可拖几条盐驳,油耗低,比较经济;但其灵活性差,转弯半径大进出码头和装卸船都需有较广阔的水域,增大盐湖卤水的暴露面积。 (二)盐驳运输能力的确定 为了保证采盐船连续采掘,应有一定数量和一定容积的盐驳周转于采盐船和卸盐地点之间。盐驳的数量和容积,取决于采盐船的生产能力和驳运距离。 船队运输能力Q依下式计算: 式中 n——拖曳队中盐驳数(艘) q——盐驳船仓容量(m3) Kq——容量利用系数 Kt——时间利用系数 T——船队循环时间(min) 船队循环时间T,包括装载、调船、往返及卸载时间等。 T=nt1+t2+t3+nt4(min) (4-3-27) 式中 t1——装一艘船时间(包括调换时间)(min) t2——拖曳队航行到卸载地点时间(min) L1——重载船队航行距离(m) V1——重载船队在静水中拖曳速度(m/s) t3——拖曳队返回到装载点时间(min) t3= L2——空载航行距离(m) V2——空载盐驳在静水中航行速度(m/s) t4——一艘盐驳卸载时间(包括调换时间)(min) 以总的小时运量除以船队小时生产能力,即得作业船队数。 式中 A——小时运输总量(m3/h) K——驳运不均衡系数 总的驳船数应为Nm= 式中 η——盐驳利用系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