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列主义的普及和宣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列主义的普及和宣传 为了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中共中央宣传部从1952-1959年主办了《学习》杂志,刊登介绍和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文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组织过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专题讲座,其中艾思奇根据在多种场合所做报告的讲稿编成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一书及195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由他主讲的社会发展史讲座,后来又根据讲稿编成《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一书,对普及马列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十年动乱时期,也曾组织过高级干部对《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马恩列斯着作的学习,但由于指导思想和学习方法都不对头,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各级党校、各级各类干部学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省、市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各级各类报社、杂志社和出版社,在自己的教学、专题讲座、编辑出版工作中,付出很大的努力,成效卓着地为普及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做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南——学习〈邓小平文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 马齐彬、陈登才:《浅谈毛泽东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郑德荣等:《毛泽东思想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张广信:《毛泽东思想研究答问》,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马齐彬、周逸等:《毛泽东建党思想与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四十年来关于毛泽东思想的一些提法》,《红旗》1981年第2期。 邵华泽:《党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而奋斗的七年》,《毛泽东思想研究》1984年第1期。 赵军先等:《浅谈毛泽东思想萌茅时期的核心》,《武汉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牛连海:《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初探》,《华中师院学报》1983年第6期。 刘勉玉:《从三次历史性转变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江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2期。 陈金榜:《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的实践和党的第次历史性转变》,《江西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2期。 黄少群:《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的提出和形成》,《理论月刊》1984年第5期。 郭润宇:《试论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标志》,《理论研究》1983年第12期。 陶金峰:《党的“二大”关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是毛泽东思想萌芽之始》,《朝阳师专学报》1984年第3期。 杨超:《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1983年创刊号。 常宁、日山:《在新的实践中发展毛泽东思想》,《解放日报》1983年4月13日。 王文承:《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讨论综述》,《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第2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