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食品中磷酸及其盐类的测定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食品中磷酸及其盐类的测定方法 化学名:磷酸(Phosphoric Acid),又名正磷酸 结构式 分子式:H3PO4 相对分子质量:98.00 磷酸盐: 化学名:磷酸二氢钠(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结构式 分子式:NaH2PO4 相对分子质量:137.99 一、磷酸二氢钠的鉴别 1.本品的水溶液加碳酸钠即泡沸 2.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及磷酸盐的鉴别反应 2.1 取铂丝 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2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 加醋酸氧铀锌试液,即生成黄色沉淀。 2.3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 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浅黄色沉淀。分离,沉淀在氨试液或稀硝酸中均易溶解。 2.4 取供试品溶液 加氯化铵镁试液,即生成白色结晶性沉淀。 2.5 钼供试品溶液 加钼酸铵试液与硝酸后,加热即生成黄色沉淀。分离,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 二、磷酸二氢钠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2.5g,精密称定,加水10mL溶解后,加氯化钠饱和溶液20mL与酚酞指示液2~3滴,用1mol/LNaOH滴定液滴定。每毫升1mol/LNaOH滴定溶液相当于120.0mgNaH2PO4。 化学名:磷酸氢钙(Calcium Phosphate,Dibasic) 见钙盐 化学名:磷酸氢二铵(Ammonium Phosphate,Dibasic),又名第二磷酸铵 分子式:(NH4)2HPO4 相对分子质量:132.06 化学名:磷酸氢二钾(Potassium Phosphate,Dibasic),又名第二磷酸钾 分子式:K2HPO4 相对分子质量:174.18 化学名:磷酸二氢钾(Potassium Phosphate,Monobasic),又名酸性磷酸钾 分子式:KH2PO4 相对分子质量:136.09 化学名:一元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Monobasic),又名酸性磷酸钙 分子式:Ca(H2PO4)2·H2O 相对分子质量:252.07 化学名: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Tribasic),又名磷酸三钙 分子式:Ca3(PO4)2 相对分子质量:310.18 化学名:磷酸一钠(无水)(Sodium Phosphate,Monobasic anhydrous),又名第一磷酸钠(无水) 分子式:NaH2PO4 相对分子质量:119.98 化学名:磷酸氢二钠(无水)(Sodium Phosphate,Dibasic anhydrous),又名第二磷酸钠(无水) 分子式:Na2HPO4 相对分子质量:141.96 化学名:磷酸三钠(无水)(Sodium Phosphate,Tribasic,anhydrous),又名第三磷酸钠(无水) 分子式:Na3PO4 相对分子质量:163.94 化学名:磷酸二氢铵(Ammonium Phosphate,Monobasic),又名酸性磷酸铵 分子式:NH4H2PO4 相对分子质量:115.03 化学名:磷酸钾(Potassium Phosphate,Tribasic),又名第三磷酸钾 分子式:K3PO4·0~3H2O 化学名:磷酸二钠(结晶)(Sodium Phosphate,Dibasic),又名第二磷酸钠(结晶) 分子式:Na2HPO4·12H2O 相对分子质量:358.14 化学名:磷酸三钠(Sodium Phosphate,Tribasic)),又名第三磷酸钠(结晶) 分子式:Na3PO4·12H2O 相对分子质量:380.14 三、食品中磷酸及其盐类的测定方法 原子吸收法 1.原理 食品中磷酸及其盐类,依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五氧化二磷来定量。按需要乘以系数分别求出磷酸盐量。由于食品中存在天然的磷酸和磷酸盐,所以测定值应为食品中天然和添加的磷酸(及盐类)总量。 2.试剂和溶液 2.1 氨缓冲液 把0.01mol/LNH3和0.01mol/LNH4Cl混合而调至pH9.3。 2.2 离子交换柱 将40g阴离子交换树脂用湿式法灌入柱内(柱内径1.2cm,长60cm)。 2.3 阴离子交换树脂 售品(例:Dowtx1×4100~200目等)。供各种磷酸测定用。 2.4 氯化铵 优级纯。 2.5 0.01mol/LNH4Cl溶液 在535mg氯化铵中加入1000mL水溶解。 2.6 氯化钾 优级纯。 2.7 氯化钾-氨缓冲液(pH9.3) 在15g氯化钾中加入氨缓冲液1000mL溶解。 2.8 过氯酸60% 优级纯。 2.9 2.5mol/L(HClO4)溶液 于21.3mL过氯酸中加水定容至100mL。 2.10 乙酸丁酯 优级纯。 2.11 三氯醋酸 优级纯。 2.12 钼酸铵 优级纯。 2.13 5%钼酸铵溶液 5g钼酸铵加水100mL溶解。 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 4.操作步骤 4.1 样品溶液的制备。 4.1.1 液体食品:准确称取样品约10g,加入50mL(1→10)三氯乙酸溶液,搅拌均匀,溶液呈透明无色或者颜色很浅时,加入0.1mol/LNH3液调至pH9.3,作为样品原液。若溶液混浊时,过滤,容器和残留物用40mL(1→10)三氯乙酸液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加入0.1mol/LNH3液,调至pH9.3,作为样品原液。若溶液颜色很深时,加入0.1~0.5g活性炭,混匀,过滤,容器和残留物用40mL(1→10)三氯乙酸液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加入0.1mol/L NH3,调至pH9.3,作为样品原液。 4.1.2 固体食品:准确称取样品约10g,加入50mL(1→10)三氯乙酸液,搅匀。溶液无色或颜色很淡时,过滤,容器和残留物用40mL(1→10)三氯乙酸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加入0.1mol/LNH3,调至pH9.3,作为样品原液。溶液颜色很深时,可加入0.1~0.5g活性炭,混匀,过滤,容器和残留物用40mL(1→10)三氯乙酸液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加入0.1mol/LNH3,调至pH9.3,作为样品原液。 4.2 样品液配制 在预先准备好的离子交换柱中用水定量注入样品原液,以1mL/min流速(下同)通过柱后,用100mL氨缓冲液[1]洗涤,再通过200mL氯化钾-氨缓冲液[2],收集流出液并加热浓缩至约20mL。用水移入25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25mL。准确吸取该液5mL,放入分液漏斗,准确加入5mL2.5mol/L(HClO4)、2mL5%钼酸铵及10mL醋酸丁酯[3],激烈振摇,除去水层,分离提取醋酸丁酯层,作为样品液。 4.3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磷酸一钾1.917g,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准确吸取该液1mL,加水定容至1000mL,作为标准液(该液含五氧化二磷10μg)。准确吸取标准液1mL、2mL、3mL、4mL,放入分液漏斗,分别加水定容至5mL。各准确加入5mL2.5mol/L(HClO4)和2mL5%钼酸液及10mL醋酸丁酯,激烈摇匀。除去水层,分层提取醋酸丁酯层,作为标准曲线用标准液(此液分别含五氧化二磷1μg/mL、2μg/mL、3μg/mL、4μg/mL)。 5.测定方法 5.1 测定条件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条件如下: 光源:钼空心阴极灯 燃烧炉:缝隙燃烧炉 燃料气:一氧化二氮-乙炔,N2O5L/min;C2H24L/min 测定波长:313.4nm 5.2 标准曲线的制作 分别取标准曲线用标准液,测定原子吸光度,以峰高绘制标准曲线。 5.3 分析结果的表述 取检液测定原子吸光度,测得的峰高由标准曲线上求得样品溶液中五氧化二磷浓度,按式(1-16)计算五氧化二磷含量(g/kg)[4]。 式中 ρ——样品溶液中五氧化二磷浓度,μg/mL m——样品质量,g 磷酸含量(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1.381 磷酸二氢铵含量(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1.621 磷酸二铵含量(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1.861 磷酸一钾含量(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1.918 磷酸二钾含量(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2.454 磷酸氢钙含量(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1.776 磷酸钙含量(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2.185 磷酸二氢钙含量(结晶)(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2.200 磷酸二氢钠含量(无水)(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1.691 磷酸氢二钠含量(结晶)(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5.046 磷酸氢二钠含量(无水)(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2.000 磷酸三钠含量(结晶)(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5.356 磷酸三钠含量(无水)(g/kg)=五氧化二磷含量(g/kg)×2.310 注:[1]样品中共存的糖、无机盐等,用水洗去除。 [2]本操作中仅流出正磷酸。 [3]水解生成的磷酸和钼酸铵形成络合物,可溶于有机溶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