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为咀嚼肌平衡失调,颞颌关节各组成结构之间运动功能失常所引起的疼痛,张口受限,弹响等综合症状。 【诊断要点】 (1)颞颌关节区疼痛,活动时加重,张口受限,有不同程度的咀嚼障碍。 (2)张口、闭口时,可发生弹响或摩擦杂音。 【治疗】 1.体针 取穴:耳门、听宫、听会、下关、颊车配合谷、翳风等穴。方法:耳门、听宫、听会张口取穴,提插捻转补泻法,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亦可局部穴位(耳门、听宫、听会)温针疗法,每次3壮、隔日1次,10次一疗程。 2.水针 取穴:下关、耳门、听宫、听会。方法:丹参、红花注射液或0.25%盐酸普鲁卡因2毫升,注入上述穴位,每穴0.5毫升,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激光 取穴:患侧下关、颧髎、耳门、听宫等穴,或局部压痛点。方法:激光(波长6328Å,输出功率2-3毫瓦,光斑直径0.5厘米,距离0.5厘米)分别照射上述穴位,每穴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4.耳针 取穴:神门、上颌、下颌、面颊等穴。方法:毫针刺入2-3分,中等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或用皮内针刺入上述穴位,用胶布固定,每日按压3次,埋针1-2日。 5.水罐 取穴:患部。方法:将藏红花泡的药酒3-5毫升,放在磨去底的青霉素小瓶中,将小瓶吸于颞颌关节处,放置1小时左右,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林氏针刺下关、地仓、翳风、大迎、颊车、合谷等穴,治疗40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结果治愈35例,有效3例。(林琳,新疆中医药,1996;(9):24) 【备注】 (1)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发病率最高,30-40岁次之。本病多属功能性紊乱。 (2)针灸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但同时需矫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