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题《孟东野听琴图》因次其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题《孟东野听琴图》因次其韵 【原文】: 谁欤住前溪?夜深以琴鸣。(1) 天高颢气肃,月斜映疏星。(2) 橡林助萧瑟,泉声激琮琤。(3) 弹者人定佳,能使东野听。(4) 束带不立朝,遥夜甘空庭。 龙眠发妙思,神交穷杳冥。(5) 不见弹琴人,画出琴外声。 郊寒凛如对,作诗太瘦生。(6) 恨不从之游,抚卷空含情。 【译文】: 是谁住在前溪,夜深人静之际还在弹琴。天高气爽,秋气肃杀,月儿辉映着点点星辰。秋风中的橡树林添加了几分萧瑟,琤琮的泉水也伴随着琴声更加激越。弹琴的人技艺一定十分高超,能吸引孟郊静静地聆听。他盛装束带不是为了去上朝,只是为了在这静夜的空庭,听取那扣人心弦的琴声。李龙眠真是奇妙的画家,他立意新奇,能与孟郊的精神相通,他能不画出弹琴的人,就表现出琴外的声情。画面上的孟郊凛然如生,他一生寒苦,为了作诗沥血呕心。遗憾的是不能和他同时而生并有交往,抚摸着画卷徒然怀抱无限追慕之情。 【集评】: 清·陈衍:“全从东野落想,是谓语无泛设。” (《宋诗精华录》卷三) 今·邱俊鹏:“这首诗用孟郊《听琴》诗原韵来题《孟郊听琴图》,难度较大。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作者较好地掌握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特点,既从题画的角度出发,以画为主,又尽可能地发掘原诗的义蕴,把画和原诗结合起来,使‘无声诗生有声画’(岑安卿《次韩明善题推篷图》),展现了静止的画面所含蕴的思想、意趣。其次,是把对画面的展现,以及对画家的褒扬,对画中人孟郊的敬仰组合在诗中,从而表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审美情趣。” (《宋诗鉴赏辞典》第1140页) 【总案】: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用寥寥数笔,就勾画出这幅听琴图的主要内容:天高、颢气、月斜、疏星、橡林、泉声,这恬淡悠远的画面与作者的诗情交融在一起,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听琴图》画的是人物,说的是听琴。画家李龙眠能借听琴人,画出弹琴人,借《听琴图》,“画出琴外声”,用视觉感受唤起读者的听觉经验,得到更深一层的美学体验。楼钥则是再把视觉的直观化为诗歌语言,用文字符号辗转传递出《听琴图》的精妙。楼钥用文字符号表达并固定了李龙眠画的情趣,使李氏之画虽然失传却仍不失其悠久的艺术魅力,这或许正是楼氏始所未料的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