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鉴定玉米品种的形态特征和考查标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鉴定玉米品种的形态特征和考查标准 1.鉴定玉米品种的性状 玉米品种可按遗传性状〔如粒型、果皮颜色、糊粉层颜色、胚乳淀粉层颜色(花粉直感)、植株颜色、叶舌有无等〕,形态特征(从种子到果穗生长各个阶段的各种性状),生理和化学特性(如抗热性等),电泳图谱(蛋白质和同工酶等)等性状进行鉴定。在幼苗鉴定时,可利用特殊的环境、营养、化学药剂、剪叶和接种病菌等处理,促进和加速鉴定性状的发育。显现出品种之间性状和特性的差异,可在5-30天内鉴定品种和测定品种纯度。 鉴定品种时可按下列分类性状进行: 1.幼苗 1.1.基部叶片的鞘色,在1-2叶期观察。 (1)绿色;(2)淡紫色;(3)紫色。 1.2.分蘖 在4-5叶期(抽雄前)观察。 (1)无分蘖;(2)少分蘖;(3)中分蘖;(4)多分蘖。 1.3.叶形 分宽大和细长。 2.雄穗 2.1.雄穗抽出期,当雄穗从顶部从叶片抽出时。 2.2.最上面一个节间长度(带有雄穗的节间),可测量从剑叶节至雄穗基部分枝的距离。 (1)短;(2)中等;(3)长。 2.3.雄穗抽出剑叶的程度 (1)短(最低雄穗分枝没有抽出剑叶); (2)中(雄穗抽出剑叶0-15cm); (3)长(雄穗抽出剑叶15cm以上)。 2.4.雄穗分枝长度 (1)短;(2)中长;(3)长。 2.5.雄穗分枝的姿态 (1)直立;(2)平;(3)下垂。 2.6.雄穗小穗颖片的颜色 (1)绿色;(2)淡红色;(3)红色;(4)紫色。 2.7.雄穗小穗颖片着生环的颜色:(1)绿色;(2)浅红色;(3)红色;(4)紫色。(颖片着生环是指附着颖片小穗基部小穗分枝末端有一个微胀起颖片带。) 3.花药 3.1.花药的育性 (1)无花药(雄性不育系等);(2)空花药;(3)正常的(花药内充满花粉粒)。 3.2。花药的伸出 (1)雄穗中轴的花药最先伸出;(2)整个雄穗顶部先伸出。 3.3.花药的颜色 (1)黄色;(2)浅紫色;(3)紫色;(4)淡棕紫色。 4.穗丝(花丝) 4.1.穗丝抽出期,最先看到穗丝的时间。从主茎上部果穗观察。 4.2.穗丝的颜色(当穗丝全部抽出,但未干燥以前的颜色)(1)淡绿(无花青素);(2)橙红色;(3)顶端浅红色;(4)红色;(5)紫色。 5.果穗(收获前) 5.1.植株主茎上的果穗数。 5.2.果穗着生高度(在主茎上最低部位的果穗)从土壤表面开始测量 (1)低;(2)中高;(3)高。 5.3.苞叶干燥时果穗着生姿态 (1)直立;(2)平生;(3)下垂。 5.4.穗柄长度(从茎节至果穗第一圈籽粒的距离) (1)短;(2)中长;(3)长。 5.5.果穗翅(果穗苞叶顶端长出的叶状物) (1)无穗翅;(2)小穗翅(长1-5cm);(3)中等穗翅(长5-10cm);(4)大穗翅(长10cm以上)。 6.叶片 6.1.主茎叶片数(在抽雄后计数) 6.2.叶鞘上的茸毛(在抽雄后不久,果穗节的叶片) (1)少茸毛;(2)中等茸毛;(3)多茸毛。 6.3.叶片颜色(在抽雄后不久) (1)淡绿色;(2)绿色;(3)深绿色。 7.不定根 7.1.不定根的颜色 (1)绿色;(2)淡红色;(3)红色;(4)紫色。 8.收获后果穗特性(每株收一个主茎果穗) 8.1.收获期(应尽量在接近充分成熟时期收获)。 8.2.无果穗株数(未长果穗的植株数) 8.3.成熟期(收获时籽粒胚乳的稠度) (1)乳熟期;(2)蜡熟初期;(3)蜡熟期;(4)硬熟期(成熟籽粒)。 8.4.穗轴上籽粒发育情况 (1)穗轴上无籽粒(由于未授粉);(2)果穗部分结实;(3)果穗全部结实(即有90%或90%以上结实)。 8.5。果穗形状 (1)圆筒形;(2)尖圆锥形;(3)圆锥形。 8.6.果穗长度 (1)短;(2)中;(3)长(用厘米表示)。 8.7.果穗周长 (1)细长,有8-16行籽粒;(2)中等(有16-18行籽粒);(3)粗大(有18行以上籽粒)(用厘米表示)。 9.籽粒性状(将果穗中部折断进行观察) 9.1.籽粒类型 (1)硬粒型;(2)硬粒与齿型;(3)马齿型。 9.2.籽粒顶部颜色 (1)白色;(2)淡黄色;(3)鲜黄色;(4)深黄色;(5)微红色;(6)红色;(7)其他特殊颜色。(黄玉米品种的籽粒颜色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受到黄色以外的白色或其他颜色品种的花粉直感作用。在有色玉米行进行适时去雄可消除这种影响。) 9.3.籽粒颜色 (1)白色;(2)浅黄色;(3)亮黄色;(4)深黄色;(5)微红色;(6)红色;(7)其他特殊颜色。 9.4。籽粒长度 (1)短;(2)中;(3)长。 9.5.籽粒宽度 (1)狭;(2)中;(3)宽。 9.6.籽粒厚度 (1)薄;(2)中;(3)厚。 10.穗轴性状 (将果穗中部折断,除去部分籽粒进行观察) 10.1.中部直径 (1)细;(2)中;(3)粗。 10.2.颜色 (1)白色;(2)粉红色;(3)红色;(4)棕色。 2.玉米形态特征考查标准 (1)幼苗性状(在3-4叶期记载) ①叶形 分宽大和细长; ②叶色 分深、浅; ③茎色(即芽鞘颜色) 分绿色、紫色。 ④生长强弱 分上、中、下三级。 (2)植株高度 乳熟期测定。在全区固定10-20株中测定从地面至雄穗顶端的平均高度(以厘米表示)。 (3)茎粗 测定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直径(以最小的直径为准)。 (4)果穗 ①穗位高度 (测定自地面至第1果穗着生节上的平均高度) ②果穗长度 将一小区内固定10-20株作为样株,在收获后测定各株第1个干果穗的平均长度。 ③果穗秃尖度 果穗脱尖度以厘米表示。并计算其所占果穗总长度的百分比,即以秃尖长占穗长的%表示。 ④穗柄长度 即果穗下端至着生茎秆处的长度。 ⑤苞叶长度 测定苞叶长,并测定苞叶长与穗长的比例。 ⑥穗粗 以干果穗中部为准,量其直径。 ⑦轴粗 以干果穗脱粒后穗轴中部为准,量其直径。 ⑧穗形 分为圆锥形、长锥形、短锥形。 ⑨果穗行数 测定10-20个果穗每穗的籽粒行数,以每穗平均行数表示。 ⑩一行粒数 测定代表性行中的籽粒数,求出平均的一行粒数。 (5)籽粒性状 ①籽粒类型 分为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及半硬粒型,甜味型、蜡质型等。 ②籽粒色泽 分为黄、白、橙红、紫、深紫等色。 【参考文献】: 〔1〕西北农学院主编(1979),作物育种学,农业出版社。 〔2〕浙江农业大学编(1961),作物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吉林省农科院和吉林省种子公司编着(1980),农作物种子与育种,吉林人民出版社。 〔4〕菲尔索娃着(1958),种子检验和研究方法,农业出版社。 〔5〕柯兹米娜着(1960),种子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颜启传等(1986),杂交玉米吉单101及其亲本自交系种子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测定技术的研究,《种子》,1986年第5-6期第12-15页。 〔7〕李继耕等(1979),同工酶与玉米杂种优势研究,遗传3∶8-11。 〔8〕李继耕等(1980),栽培玉米起源的同工酶研究,遗传学报,3∶223-230。 〔9〕颜启传等(1993),杂交玉米丹玉13号及其亲本自交系的同工酶鉴定,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第72-75页。 〔10〕R.W.Jugenheimer(1976).Corn improvement,Seed production and uses.Awiley-lnter—Science publication John willey & Sons. 〔11〕ISTA Secretary(1975),Testing for genuinenoss of Cultivar,A°S—N.L.H,Norway. 〔12〕J.Pauksens(1975),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ultivar trueness and Purity in Maize(Zea may S.L).Seed Sci.& Techn01.Vol:3(1). 〔13〕W.J.Robert(1976),Corn improvement,Seed Production and uses.Awiley—lnterscience Publication. 〔14〕周展明等(1992),玉米蛋白质凝胶法鉴定品种纯度的研究,《种子世界》(1):16-18。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